七上第2单元的所有课文,我们都可以通过解读文章标题的方式来串联文章。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可以从这两个地点的转换入手进行文章内容的归纳和情感的探究。
第10课《往事依依》,我们可以紧紧扣住“往事”和“依依”两部分。作者具体都回忆了哪些往事,又如何理解文中的依依之情?这是这节课最核心的问题。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将标题拆分后来串联课文的讲解。再塑,沙利文是如何再塑生命的,作者的生命在再塑前后是怎样的?以及文中涉及到的两个人分别是怎样的人(人物形象)?
通过这样的解读,我们可以线索清晰地了解文章内容。
对于第九课,我们应该抓的核心词是依依。依依这个词取自《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体现作者依依惜别之情。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便围绕依依这个关键词进行三个活动的创设。
活动一:寻依依之事
这一部分主要是结合“往事”一词来说的。通过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寻文章中的依依往事来初步感知课文。通过时间的顺序让同学们找寻作者的主要事件、感受 以及事件对作者带来的影响来完成对课文的梳理。
通过梳理之后,我们可以归纳出作者无论是看山水画还是读《千家诗》以及听老师讲课,最核心的要义都是围绕着读书展开的。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还可以对两位国文老师的上课情形做一个异同对比。
通过这样的梳理后,学生对于往事的归纳就可以基本完成了。此时再进行学法指导归纳:通过找每一段的第一句话进行归纳,也就能顺理成章的帮同学们总结出来。
活动二:赏依依之语
此环节,我们可以用一个半开放性的问题串联:文中“ 句话最打动我,原因是 ”这样的句式来进行句子的品析。在赏析句子的过程中,我们更倾向于对于作者情感的提炼。
活动三:体依依之情
经过前期的活动铺垫,学生很容易归纳出对往事的留恋和珍惜之情。
此时教师应重点把关注点放在金色这一颜色上。为什么回忆是金色的,不是红色的,不是绿色的呢?这样的颜色描绘有何巧妙,这是这一句话最值得玩味的地方。
此时,我们可以联系之前学过的课文《金色花》和小学的课文中《金色的鱼钩》,那么为什么回忆都是金色的呢?金色和回忆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我们引导学生练习现实和通过连读篇目可以进行推测:金色很容易和现代货币金子关联,金子在现代社会中是珍贵的象征,所以我们用金色的回忆可以看出回忆的珍贵。
通过《金色花》我们也可以推测出,金色也是美好的圣洁的的象征。所以很多作家就喜欢将回忆和金色联系起来,因为金色有珍贵和圣洁这两个特点。
从而引发学生对于回忆的正确认识。
通过以上对于文章标题的解读,我们就可以顺利完成文本的串联讲解,而且一整个单元都贯穿着相同的学法。这也事大单元教法的一种渗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