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创 2022.10.10
打火机的出现,火柴消失了; 计算器的出现,算盘消失了; CD的出现,磁带消失了; 手机的出现,BP机消失了; 数码相机的出现,胶卷就没市场了……
相继从我们生活里消失的不仅仅是这些,细数一下还有很多。交流的方式,也已经从最初的一封信,到邮件,到qq ,到微信,到视频,情感的表达也已经从怀揣着希翼,含蓄的等待,到现在的速度直白。从前真的很慢,一封信有时走上数月,短则也要一星期。岁月绵长,一生也只够爱一个人。出行的方式、耕作的方式、玩的方式,乐的方式等等都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居住的老屋不也没了踪影……机械化的水平大大的提升,解放了人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创造新世界的速度。
时光荏苒,美好不变。变化的只是不断在更新迭代的黑科技,那些已经消失或者停产的产品所带来的幸福与快乐却从未从记忆中消逝。今天就跟大家说几件:
01.连环画(又叫画本或小人书)藏着童年的快乐。
连环画连环画,又称为“小人书”或“画本”,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内容多样,是老少皆宜的通俗读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连环画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它陪伴了许多中国孩子度过童年,让他们通过连环画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给几代中国人留下了美好记忆。在那个年代,精神和物质生活相对匮乏,少有电视,更不用说电脑。很多孩子的课余时间,都是通过阅读一本巴掌大的连环画来打发时间。而且虽然那时候一本连环画只卖几毛钱,但已经算得上孩子们一笔不小的开销了。要是买到了一本喜爱的连环画,可以兴奋得一宿不睡觉,趴在被窝里,开着手电筒蒙着头,连夜也要把它一口气看完。第二天再和小伙伴们津津乐道地分享书里有趣的故事,其乐无穷。
02. 木梭。(织布装线用的)、织布机、鞋样
我的家乡是“鲁锦”的故乡,从小穿的衣服和鞋子都是手工织布做的。衣服是粗布衣,鞋子是千层底,都是按照“鞋样”,进行裁剪然后缝制,女孩子家的都是“绣花鞋样”。几乎家家的针头线脑框里都有本夹着“鞋样”的书。目前这些老物件也只有极少数的老人的箱底还有一些。我的母亲76岁啦,每每整理她的衣橱都能看见几件,盯着它顿时有种涌泪的冲动,那些都是磨碎了我母亲青春的工具,那些温暖的日子也都是在母亲的手上盛开,大概这就是情怀吧。
木梭 织布机 鞋样这些工具看起来极其简单,与其说是工具,不如说是智慧的结晶。中国人民就是有这种智慧如海,勤奋耕作,又积极进取,踏实向前的力量。
03. 风箱(农家做饭生火用的)
风箱这个东西现如今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们估计都没有见过,这就是老一辈借用风力生火的装置,叫做风箱。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一个木箱与把手,操作起来也十分简单,只要拉动把手就能产生风力。常见于家中生火,但现在即使是乡下也很难见到风箱的身影了。当然,生活普遍用的便是“火柴”。不错就是当年我们读过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最后给了她光明和温暖的“火柴”。
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小时候经常拉。小的时候没觉得什么,就是觉得神奇,看似要灭的火或者就那么点火星子,经过风箱这么一拉,立刻火势蔓延。火苗窜的老高。于是白色的蒸气如烟,这也是我梦里萦绕的烟火气。有一种烟火气,是历经沧桑后,徜徉田园的一种云淡风轻。忙时开荒种地,闲时静看炊烟,平淡却真切的生活里,藏着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希翼。
04.墨斗与木转
墨斗 木转墨斗弹直线的专用“神器”,也是木工工具的标配。“木转”就是木匠用来打孔用的,当然还有“凿子”和“刨子”。都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这些逐渐消失的物件,只是我记忆里的部分,当然还有很多。
林语堂先生曾说:“构成人生的,更多是将新火试新茶的寻常烟火,平常小事。”但是,又都那么美好。在美好里传承,传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创新中重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