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海娜花

作者: pixiu小品文 | 来源:发表于2023-10-03 20:58 被阅读0次

          —PIXIU小品文

      中秋节回到老家,一进院子就被一大一小两个菜园子吸引住了,园子边还开着一排艳丽的海娜花,在风中摇曳多姿,好有情趣。

      73岁的妈妈不无骄傲地说:“都是我栽的,海娜是我最喜欢的花。我和你爸天天在园子里忙碌,和这些花儿在一起心情也好。”

      我马上知道,父母虽然上了年岁,但他们的心仍然是年轻又快乐的。就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一样,我的父母也有一个让自己深深眷恋的园。

      风来了,园子里顿时飘来阵阵清香,我的思绪也飞回了童年的记忆里。

            (一)

      小时候,我的奶奶也喜欢在大院子的一角栽些海娜花。夏日的傍晚,当海娜花蒙上金闪闪的霞光的时候,红的、粉的、白的,还有玫瑰色的海娜花便随风摇曳起来,摇出了美好,也摇醉了往日的时光。

      奶奶乐了,提着小篮子,踮着旧式的小脚,挑一些茎叶娇嫩、色彩红艳的海娜花摘下来,洗干净,凉在了窗下,码的整整齐齐的。

      小孙女们一见也乐了,知道奶奶今晚要给她们染指甲。

      晚饭一过,奶奶就被几个小孙女团团围住。

      “孩子们,先要把花和茎叶用剪刀剪成小段,然后放进这个陶罐里,捣成花泥。”奶奶一边给9岁的大孙女讲解,一边检查指导着。

      “妹妹,别用那么大劲儿呀!难道你想把奶奶的陶罐捣碎?”

      很快,咚咚的捣汁声慢了下来。

      “听有的人家说要在花泥里放些盐或者大蒜,那可没有白矾上色效果好啊!”说着,奶奶在陶罐里加了一小匙明矾。

      泥汁捣好后,又倒入了小瓷碗里。  “一碗,两碗,足够三个小家伙用了。”

      窗内,其乐融融。窗外,一弯明月斜挂在檐前,偷偷窥探着屋子里的一举一动。风轻轻地,蛐蛐在浅唱着那个夏夜的宁静与美好。

      奶奶最后叮嘱道:“大家洗净手,躺在被窝里等着吧。包上这些花泥就不能乱动啦!安安静静的睡一夜,明早打开洗净,就会变成水红色。” 

      那天晚上,在奶奶的土炕上,并排躺了3个年龄均不超过10岁的小女孩。她们像一个个的拳击手武装起来,却不敢像白天那样打闹嬉戏了,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大早,妹妹伸开双臂,露出鲜嫩的红指甲,跑来问道:“好不好看?太神奇了。长大了,我也要像奶奶一样,给人们染指甲!”

      已经上了学的叔叔家的大妹妹也来了,高兴地说:“我已经学会了,放明钒是为了更好地上色,但我还不知道放多少正好。”

      “去问奶奶吧,她什么都知道。”

      很快,一群小女孩像雀儿一样,飞到了奶奶面前,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不一会儿,她们又叽叽喳喳飞出院子,飞出村子,飞到了开满各色小花的田野和小河边,逢人便伸出手说:“看我的指甲,美不美?奶奶昨晚给染的。她说不能玩泥土,否则会生出锈色来。”

      这都是40多年前的事情了。

      那个时候,我家和爷爷奶奶,还有叔叔家住在一个通长的大院子里。每年的夏秋两季,奶奶都要亲自给我的妹妹们,还有表姐染指甲好几次。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海娜花给了女孩子们最原始的美,也给奶奶带来了无尽的幸福。

      可惜,奶奶早已去世许多年了。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才终于明白一个道理:“我爱家乡的海娜花,每当看见它们迎风摇曳时,就感到格外的亲切和温暖,那全是因为我永远也不会忘掉奶奶曾经给予子嗣们的无限美好与博大慈怀啊!”

      我的奶奶是97岁离世的,她一生乐于助人,热爱生活,从不斤斤计较,属于一个自然老死而不是病逝的长寿老人。

            (二)

      我大学毕业后,没有回到家乡,而是在外地扎了根。结婚后,第一次看到楼区里一丛丛的海娜花时,便兴奋地告诉妻子说:

      “在我的家乡,这种花叫海娜。东北地区叫季季草,或者叫对对红。这可是美物,可以染指甲的,它的学名叫凤仙花。”

      妻子不解地摇了摇头,看来她小时候没用凤仙花染过指甲。

      其实,这个习俗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晚唐诗人李贺在《宫娃歌》中说:“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说的是邻家的女孩在朦朦胧胧的纱窗下,捣碎凤仙花,对着烛光染指的美妙时刻。这是用凤仙花“美甲”的最早文字记录。

      元代女诗人陆琇卿说的更细致:“曲阑凤子花开后,捣入金盆瘦。银甲暂教除,染上春纤,一夜深红透。绛点轻襦笼翠袖,数颗相思豆。晓起试新妆,画到眉弯,红雨春心逗。”这首诗完整地再现了女子从釆摘凤仙花、捣汁、涂甲、隔夜十指红透,到第二天早晨忙着化妆打扮的过程,可见染甲对古代女子来说是何等隆重又欢愉的美事!

        对此,清代曹雪芹也是谙熟于心的。在《红楼梦》里,晴雯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场景有三个:带病熬夜为宝玉补金雀裘,最后被逐出大观园的遭遇,还有她初次出场时那两根引人瞩目的长指甲。我们看看曹雪芹是怎么写的:

      第五十一回,晴雯伤了风寒,宝玉请来胡庸医把脉:“这里的丫鬟都回避了,有三四个老嬷嬷放下暖阁上的大红绣幔,晴雯从幔中单伸出手去。那大夫见这只手上有两根指甲,足有三寸长,尚有金凤花染的通红的痕迹,便忙回过头来。有一个老嬷嬷忙拿了一块手帕掩了。”

      这里说的“金凤花”就是指凤仙花,其实这种花在大观园里并不少见。比如第三十五回,宝玉挨了打,贾母等前往怡红院探望完毕,“忽见史湘云、平儿、香菱等在山石边掐凤仙花”。

      大观园里的姑娘们掐了凤仙花,做什么呢?晴雯指上“尚有金凤花染的通红的痕迹”,也许这就是答案。

      后来,晴雯在临死前将那两根长指甲齐根剪下,留给了宝玉。这世界的情爱,因为有了凤仙花的染迹,就变得更加触人魂魄,伤人心怀。曹雪芹不愧是语言大师,寥寥几笔,大动干戈!

      其实,凤仙花不仅能染指甲,还能点朱唇。清初黄图珌在《看山阁闲笔》中说:“凤仙取瓣染指甲,韵矣;更以点唇,未尝不可。”可见,凤仙花相当于如今的指甲油和口红。

      借此机会,让我们补充两个问题:

      第一、染指甲时,为什么要拌点儿明矾?因为凤仙花瓣里的色素不能直接附着在指甲上,必须用媒染剂作媒介,才能着色。明矾是一种极好的媒染剂,它水解后会形成一种像浆糊一样的胶质,有利于指甲吸收花瓣里的色料,使柔荑玉指“染上春纤,一夜深红透”。听说,里面放点盐、白酒也可上色。

      第二、为什么西北地区把凤仙花叫做海娜呢?其实,二者不是同一种植物,区别很大:

      凤仙花,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在40-100厘米,俗称指甲花,相传杨贵妃也用它“美甲”。

      海娜(Henna)是一种灌木植物,植株最高达6米,开出的是散沫花。海娜花作为染料,历史非常古老,在古埃及、印度、波斯、阿拉伯地区很流行。著名的埃及艳后常常用它来染长发,印度人也用它染发、彩绘纹身。阿拉伯人的染色技术很成熟,传入中国后,海娜也便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

      西北地区紧邻阿拉伯国家,人们干脆把凤仙花也叫做海娜,是不是因为“海娜花”这个舶来品太美,太浪漫,而让人情有独衷,不忍舍去呢?

            (三)

      我的家乡在西北,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凤仙花,爱它们的优美、顽强与俏皮。

      凤仙花有许多雅称。因其花头、花翅、花尾、花足都翘然如凤,姿态优美,妩媚悦人,故又称为金凤花、小桃红、指甲花。山东人叫夹桃花。

      凤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极易活。只要把种子撒在墙根下,哪怕是撒在小罐子里,到了夏天都能开花,属于给点儿阳光就灿烂的花种。

      凤仙花浑身都是宝,食用和药用价值很高。植株晒干后,称为“透骨草”。它的茎可以祛风湿、活血止痛;种子有软坚、消积之效。凤仙花还可以腌咸菜,种子可泡酒。炖鱼炖肉时,放点凤仙花的种子,口味极佳。

        凤仙花也很俏皮。它的种子躺在一个毛茸茸的“小棒槌(蒴果)”里,里面全是些像芝麻一样的褐色小粒籽。成熟后,轻轻一碰就会炸开,瞬间四散弹出,故而又称“急性子”。

        一个朋友欣喜地说,炸开后的外壳儿还有一个极妙的用处:“夹在耳垂上,就成了绿色环保又无需打磨的天然耳环。不但夹的很紧,还难掉下来。因为它的外壳儿撕开后,会反着卷过来,像一个弹力很强的皮筋。我们小时候都这样臭美,那是一种金灿灿、毛茸茸的美,不信去试试!”

        如果说花儿是有生命的,那它必有灵性。凤仙花就是有灵性的美物。   

        汪曾祺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有很多很多日子了。”

      我想说的是:“每当我看到海娜花在风中摇曳的时候,便会感动十分的亲切与温暖,便想停下来多看看它们,因为那里有我童年的美好记忆。”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节奏很快、忙碌奔波的时代,许多人觉得压力很大,甚至心生抑郁情绪。其实,生活不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工作之余,不妨放下心神,看看身边的凤仙花,听听鸟叫,寻寻虫鸣,便会知道这个世界是如此美好。

      这次中秋节回到家,看到父母把小园子打理的井井有条,园子旁边还有迎风飞舞的海娜花,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不是继承了她的婆婆,也就是我的奶奶的最爱,喜欢在院子里、墙角下、篱栏边,年复一年,亲手植下一丛丛的海娜花?但我清楚地知道,祖辈们虽然历经艰辛却从不曾悲观过,她们心里装满了年轻、希望与无尽的活力。

      昨夜雨,今朝露,斑雀声声啼不住。篱蔬新,斜阳暮,满园秋色与花舞。十月,正是家乡的海娜花成熟的季节。我要像一个顽皮的孩童一般,来到父母的乐园,去触碰一下海娜花枝上那一个个金色的“小棒锤”,听那唰的一声炸响,任海娜花的种子粒粒弹出,溅满我的衣袋,飞入我的鞋子。我要带着它们,走进阳光雨露,走向一路芬芳。


相关文章

  • 海娜花

    昨日,在集市上,看到一个小女孩红红的小手指,思绪顿时被拉回几十年前,那是一种独有的红色,是难忘的儿时回忆,更是多少...

  • 海娜花

    本文参与永冬泩双月征文第一期【谁】‧ 小说篇[https://www.jianshu.com/p/a91aef49...

  • 海娜手绘的起源

    海娜手绘(Henna art/Henna tattoo)又称为汉娜手绘,印度彩绘,曼海蒂等。海娜手绘是指将指甲花的...

  • 海娜花染发, 有毒吗?

    【引子】 莫叔,等海娜粉!刚帮婆婆买了,感觉在他们上了年纪的人里广为流传 海娜纹身哈哈哈哈 经常纹我们这边的维吾尔...

  • 微小说《哈士奇》

    文/海芬 在严热的夏季,娜仁花和格桑花姐俩决定把常常看见的像野狗一样的哈士奇狗捡回训养,娜仁花姐姐有点觉得这狗土,...

  • 海娜

    土生土长的新疆人都能知道海娜,花不一定所有人见过,但是它的叶子却大有所用,粉状的海娜叶可以染发,可以护手,...

  • 莎士比亚戏剧之终成眷属

    海丽娜是一位名医的后人,名医英年早逝,把海丽娜托付给罗熙昂伯爵夫人,罗熙昂伯爵夫人将海丽娜抚养成人。海丽娜...

  • 印度曼海蒂(海娜/汉娜)手绘艺术

    手绘原料——印度海娜/汉娜(India Henna) 印度所产海娜(又称汉娜)是目前世界上质量最好的,在印度是用于...

  • 家乡的海

    这周工作稍稍得空,便回到了离深圳不远的汕头娘家小住几天,一回来就都不想走了,小村庄的生活太安逸太舒服了,连常常一两...

  • 家乡的海

    家乡的天是蓝的,云是白的,海水是咸的,鸡鸭是在巷子的,猫狗是满村子跑的。爷爷是爱喝茶的,外公是很会弄海货的,外婆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乡的海娜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oe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