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闫相达书

作者: yx颜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11:57 被阅读325次

      首先声明,这篇文章是整理的QQ聊天记录,字数很多,里面思想、文学、讨论、碰撞等比较多,读此一文,不很易懂。

      若读不下去者,切勿强求。

    与闫相达书

        一

        和他的结识,于一个文学创作软件,在辗转反侧之后,我和他的QQ好友里都多了一个彼此。

        这次所写主要是思想交流所谈,交谈以他推荐自己所写的一篇文章为开头,文章名为《黉门》。

        文章是这样写的:

        “巍巍《黉门》,泱泱《大学》。然则其质,百世不却。黉门之至,圣贤为师。其以养生,而后阅世。

        人之天性,天地之灵;性之天生,赤子之心。钢铁齿镍,百世生锈;气水舌玉,千年冇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荡荡江海,倘若《黉门》。

        人自阖出,七岁智可,而言阅世,终身未果。荀卿所念,人之恶性;孟子所执,人之善性。斯谓同出,老、孔不言,漆雕开子,善恶皆全。荀孟所述,不平不正;未及漆雕,得兼中庸。善畔恶偏,非秦即清;善得恶存,是大而同。性有两端,歧之矛盾。矛盾之间,犹有路存。有无相生,有人所分。其之根本,谓之中庸。相互关系,相互限制,孰为此者?两端而已。两端法水,水平自正。而外物存,滴墨即溶。泱泱江海,百川皆入,或有污浊,或有清露。随波逐流,自然常冗。人之于世,其罪无穷。日日自省,毋纵勿己;日日惟新,勿忘三衣。此若赞画,必待水珠;又若耕种,必俟甘露。风吹日晒,去彼取此。而掺人欲,削性伤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甚欲,勿施于人。是以天性,持之为宜:揠苗助长,扭瓜而食,斯若规矩,混沌必死。两端之间,必有二面。此者万千,隐恶扬善。譬如子路,片言即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人生》所述;三圣皆怒。以尔所欲,其始不复。五色目盲,五音耳聋,五味口爽,五欲心狂。切莫辄尽,切莫条例。呴俞外物,使尔失义。使成方圆,使成小人,其本质者,因之伤神。三军夺帅,匹夫夺志,至也乌合,此因外力。外物外力,炎剑霜刃,非曰不可,羽翼未成。翠竹诜诜,笋藏地下。根生萋萋,枝出云涯。沧海桑田,时乖命蹇,独夫之为,自尽之先。天赋可尽,事剧即竭,少年得兼,必须思学。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彳彳亍亍,如临山顶。养生为上,养性为尚,勿将有涯,空空成曏。吾生有尽,而物无穷,兀兀穷生,难搏其用。大瓠樗树,其用无数。规矩墨索,其患无足。其用也者,至之谓器,器也何如,君子不器。觚已不觚,人也不人。岂能立哉!已失乎信。颠沛流离,詹詹闲闲;喜怒哀乐,炎炎间间。如鱼离水,其身伛僵,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鸷鸟不群,前世固然;人而不群,今世使然。授人以渔,周行不殆;授人以鱼,安乐不再。铭刻心上,百念皆一,记忆旷野,小念即非。即知其意,应当改变,尽心尽力,洗心革面。

        六月生息,鹏乃学习,腊月入息,梅乃自习。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三月桃绽,四月玉砌。空心之竹,其边苍苍;实意之榕,其枝莽莽。花开花落,秋收冬藏;潮起潮降,夏满春霜。学而不思,缘木求鱼;思而不学,瞽夫寻玉。

        少立大志,知时与势。缘督为经,知止不殆。心常清静,知辱致明。成败皆遇,自知者明。于志而行,重在过程,不屈不挠,乐在其中。坚忍不拔,无惧坎坷,明白四达,可容善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争分夺秒,名利皆抛。达生而为,寡欲无为。不争不辩,不博不乞。“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业杂不精;事少不盈。伎巧伤神,不如守中。争分夺秒,脚踏实地,积极进取,自强不息。

        七情六欲,虚伪无主。三心二意,变异难料。视尔所以,观尔所由,察尔所安,晓得其欲。秉声闻仪,正念入定,切莫嗔喜,切莫哀矜。致尔所能,致尔所竭,勿要自矜,勿要自谦。切莫应人,兀自寻耻。而应致诚,审时度势。与小人交,勿远勿近,远之匿怨,近之不逊。其独孑然,无所不至;其孤掩然,无所不及。是故为人,远近之间,此为中庸,不中则偏。呆若木鸡,于斯惟一,心恒在焉,集思广益。以贱为基,以下为本,隐恶扬善,循序渐进。

        采采蒹葭,遗种田间;澹澹金银,暗印室边。于外于内,于人于己。须有真情,须有掩饰。人非草木,岂能无情?喜怒哀乐,人之常情。此情矛盾,为忧为喜。或伤己身,或伤己体。听讼犹人,必使无讼;行军犹亲,必使冇动。引人性情,同仇敌忾,逆人性情,怨杀若海。

        知行合一,全心全意。知难行易,事过不记。可无宿诺,然勿隐匿。人言为信,心成则诚,圣贤君子,言出必行。然若强制,可以惘之,孔子遭围,然则说继。势必有损,损阴益阳,柔弱所为,胜过刚强。若事正道,事用其极;若为坏事,正心勿为。

        出乎其外,入乎其内,以心观之,以道观之。以人为镜,以事为鉴,以践迹行,勿复吃堑。万物并作,以观复始。阴在阳内,不在阳对。知时所致,知势所至,敌之害大,就势取利。自能用者,与之善交;不自用者,就时自邀。趁风而动,勿忘舂粮;就时而动,勿忘亢龙。亢龙有悔,见好就收,势去不收,自遗其咎。青蛇七寸,棒击则颓;熊罴赤目,弹刺则废。是故欲利,可即为之:执鞭之士,甘之若贻;乘船天子,畏之若兕。浮云熙熙,攘臂扔之。

        道生三书,豁然赠人,有字、无字,心念三本。倘若分鼎,海纳百川,似龙潜渊,其变千般。有字之书,纸出留痕;无字之书,阅世自成;心念之书,赤字终身。大智难言,知者不博,言论机括,道听途说;技艺难传,先者不存,其意惟潜,求索可兼;意难与同,心念不共,众人熙熙,其念也夐。是故三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少一不成。纵有罅漏,互相补充,天衣无缝,其道循循。

        其原为物,人为非物。譬如红树,终成纸斧。万物以始,其本质也。而历人言,其旨已却。万物于世,其泛无限。然物所敝,人皆行兼。套路即出,渐衰渐殂。当于凿空,道夫先路。盲人摸象,俗人持象,以为明知,实则自斨。天主基督,清真同主,儒学道家,佛教同出。俗人昭昭,以蔽混混,大道显显,以弄沉沉。求仙拜佛,据理臆断,以夺其魁,此谓佞贱。宋代理学,泯灭人性;中世教会,湮灭人形。是故君子,勿己勿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细微小径,莫成空话。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精诚所至,可开金山。切磋琢磨,淬剑炼火。尽善尽美,顿开枷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非止丘隅,逍遥知我。知己知彼,知愚知识,知郑知雅,知荣知耻。刻意为之,知致物格,持性养生,终成无我。

        内圣外王,谓之教父。黉门之致,其必斯乎!”

    与闫相达书

        随后,他让我帮他评价一下这篇文章,我是如此写的:

        “首先说一下文笔,文笔实为不错,很多心境(心绪)都已表露。

        只是在某些地方思想转换时,略有一点生硬之气,具体而言,是哪些地方,我想不同的人阅读会有不同的认为的。而我认为的就是在引用之间的转换,确切用字没有无可挑剔,只是在思想转换中,有点稍显混乱。

        其实是一下结构,结构鲜明,开篇介绍题目之意,以供后世阅读,黉门本是学习之门,全篇却很少体现个人学习经历,只作思想的结合,有点略显不明之意(在我看来),可能这是文意自知,却有些无以言达吧!不过,就其整体结构而言,实为不错。

        再次就是引用,其实全篇大部分都在引用古人思想,有所谓百家争鸣之态,可在思想引用的转换与自己的思考里,显得自己真正的思想无法表露之意。其有《大学》、《中庸》、《孔子(春秋、儒学)》、《老子(道德经)》、《荀子》、《孟子》、《诗经》,《周易》等思想之引用与揉合,也有爱莲说、大鹏鸟之境界所体现。

        这里主要是想说一下,在各家思想的连贯中,提高一下契合度,因为,在引用多的情况下,会使各家思想各抒己意,由此而生杂乱之意。此篇文章,思想冲突还算处理得当,只是在某些地方,来得太过于突然,意境突发转换,需要多加静进一点。

        最后,说一下个人理解,首次阅读,只觉引用太多,很难看懂(就是说看完之后不明白你到底在写什么,想要抒发什么),直至细读三、四遍之后,才有此一点看法。全篇讲述这么多,其实作者本意在此中已经有所体现,不过,想要看懂你究竟写了什么,这得需要读者细读很多遍才能真正有些理解。而就其现在的读者而言,一篇文章,是很难让他们一遍又一遍去读(或者欣赏的)。”

        接着他向我介绍了《黉门》这篇文章的写作大概,他是这么说的:“这篇黉门是第二次的稿子,原本的第三次稿子因为电脑故障被格式化了,所以我打算重写一次。

        黉门这篇约两千多字,第三次稿子有九百字,原本是不断精简修润,但是思想太混乱了。

        其实这篇黉门的最初稿只有五百字,后来就是不断地添加,增加内容,最后将内容提炼,精简为一个古文思想学习的一种参考。”

        ……

    与闫相达书

        二

        接着的时间里,他向我推荐了几个影视作品,他是这么说的:“影视作品,我给你推荐几个《最美的青春》、《你的名字》、《橙红年代》、《寻梦环游记》、《雄兵连》”

        我随即问道:“好的!不过,这要vip吗?”

        他向我说道:“有的是要vip,我也没办法,好东西收点费也不算什么。”

        接着我们讨论了一些关于写作的东西,开头是这么说的。

        他说:“你现在是不是大学生?”

        我回道:“今年大二。”

        他接着说:“我才初二。”

        或许是因为感觉到年纪的差距,或者是回想起了我的初中,我这么对他说着:“我只感觉挺不容易的,不过,你还好,是有兴趣。

        不过,在初中时期,还是多去看看小说爱情之类的东西会比较好。不过,这些书没有真正影响到你心智也还算不错。毕竟很多思想与觉悟是要去生活中感受的。”

        接着他向我提起了他所让我看的那篇文章,他说:“今天给你看的那篇文章是我暑假前写的。那时候文章没有基础的风格。思想也是拼凑得来的,没有实践与体会,只是囫囵吞枣。”

        我这么回着:“其实写文章还是有些许天赋在里面,有些人穷其一生也未必能达到你那个层次,所以,继续下去。也许在某一天你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文体风格。”

        他很谦虚的说:“我没有天赋。”

        我:“你的思想结合,还算是比较不错的。毕竟独树一帜终究扯不上多大新颖。”

        他:“我从自学古文至今已是第五年,然而反响平平 这是自我的一种缺失与不足。”

        我:“你谦虚得如此强硬,我都不好意思再继续鼓励了。”

        他:“思想与观点能决定人的成败,然而倘若他们的根子就不正,那么就不好改了。”

        我:“这也的确。毕竟现在只为自己心绪所想而创作的作家越来越少了。”

        他:“当初学习古文的时候就是抄那些诗词文章,背过,然后背写,全然不会去理解。只能说,谈何容易。”

        接着他说了一下我的问题,他是这么说的:“你学习写作时的方法应该是有问题的,因为你的文章没有一种活性与生气。”

        我:“我写文章其实主要就是一时有感,不注重任何别人的看法,就是主观意识的一种创作吧。”

        他:“只能说 走自己的路的时候,还得看看自己的鞋是不是别人给予的。”

        我:“在写的时候,也没想过会发表,只想着自己去印出来,装订成书,自己闲来无事,看看。”

        他:“否则便是本末倒置了。可是孤芳自赏很难提高自我啊。个人思想的特立往往会让人偏激,个人取好的特殊往往会导致个人的不合群。”

        我:“这倒也是,可要改,自己也是很纠结的。”

        他:“要改是可以改的,送你两个词:沉寂、知行合一。”

        我:“不是可以不可以改的事儿,是在纠结,想不想改。”

        他:“我得说,如果你真的想有根本的进步,那么必须得修改文风。”

        我:“嗯嗯,这是肯定的。”

        ……

    与闫相达书

        三

        在另一天里,他向我推荐了他所写的几篇文章,文章名为《晨·昏》、《黄昏赋》、《为“战争之后”谱词》、《寻·根》。

        他说:“评论一下吧,主要是说特长与缺陷。”

        我没有随即做出回应以对文章的评价,然而他也没有催我,接着我们继续着言谈,是这么开头的。

        我:“我写文章都是先有一个结构的。”

        他:“我没有,随心而写。”

        我:“我写的文章一般不会去改,除了小说。我是觉得写成啥样就啥样,毕竟是不需要很多人懂的。除非要准备投稿,否则我是不会改。我想的是,当时写的时候的感觉,会被改掉!我想要的是那种感觉,毕竟也不是为大众而写。”

        他:“嗯,但是如果你要提高,修改还是需要的,而如果改的找不到原型,你可以试着重写或者拆分成多篇文章。”

        我:“嗯嗯。我想要提高的,但不会在自己写过的文章里去改,我会重新写。不为其他外在任何因素,毕竟不是想要去迎合大众,或者成为什么知名作家或啥的,只是为了让自己在老来之时可以与相伴之人,一起谈起当时在何情何景下写下的这些文章,一起笑笑就好了。”

        这个问题我们没有继续下去,而是进行了另一个话题。

        他:“你可以去准本个笔记本,最好能装进口袋,每天将灵感记录,然后每周清算一次。”

        我:“这个倒是有过,不过都是用手机记下来的。等到用时。就忘了那种感觉了。”

        他:“这不仅能让你更加关注生活,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观察认知能力,还能让你的语言更精炼,更专业。”

        我收下了他的建议,在很久以后,我写下了那四篇文章的评价,发给了他,我是这么写的。

    与闫相达书

        “《寻根》

        这一篇借由自己的一次游玩与故居先生的做法有感,给自己启发,这是一种很不错的思维写法。在整体文章中,前三段就概出原由,《寻根》之意,在于替自己的过去找寻一些值得回忆的东西,也借由他人故事,来侧面启发引出自己的心绪。可以说,很不错。

        不过,全篇所提大部分是先生故居里留存的事物感悟,个人认为,如果在文章中也稍微体现一下先生文章所表达的意思,会更好一点。以便于自己后面的叙述能够更加有力。不过,既然是自己为心寻根,却可不必作此,其实有时我们并不是真正想知道缘由与根本,只是,得到一份自己心中所想要的答案,便已足够。此上是我的认为。

        《战争之后》

        这一篇我认为是个人感悟与故事的结合,前一段两句简述故事,其后便都已是故事感悟一并而就。写法上,我就不作什么话语了,毕竟我没仔细去研究过过多的写法,我的写法都是自己看过之后,模仿而来的。此篇看下来,只觉在语言上和亘古逻辑里需要略加以修改,以便故事与感悟能够契合的联系在一起。

        《黄昏赋》

        这一篇我的感觉是借物抒感抒情。全篇的景物描绘可以说是很完美,情与悟也在里面体现的相当契合,好文,赞!只是有一点,感悟尽量别重复多次叙述。只是个人看下来的感受!

        《晨·昏》

        这一篇景物描写可谓美感欲出,台词也精炼,只是在冥冥之间感觉缺失点什么,写晨、昏,若是对比写,突出不够明显。若是连贯写,却又感觉故事像是发生太快了。其中提到梦这个东西,梦是好写又难写的东西,具体缺点什么,我的确是没看出。不过,总是感觉缺点什么。

        以上是我对这四篇文章的一些看法,建议我就不提了。因为我知道,当我想要给一个人提建议的时候,我会很自然的现在自己的主观意识里去提,关于写作这件事,我想我是不太愿意和别人提建议的。所谓,只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就好!具体的东西,你要想再精炼一点,就自己去仔细看看,体会一下就好。

        另外。很抱歉现在才给你回这些,本来是昨天晚上就有的这些看法。奈何今天早上需要乘车到长春,所以,昨夜就没有把这些给打出来,现在我又重新看过了一遍,写下这些。也许你可能认为我并没有读懂你的文章,这也可能是个事实,文章若是用心写,是很难再有其他人真正读懂的。毕竟,作者之意与读者之意之间,总是存在这一层思想的面纱,很难真正去看透本质。”

        他回道:“哥们,必须得说,你的评论我还是比较认可的。”

        接着我们好像又接着了上一个话题,他这么说着:“嗯,好吧,但是如果你没有思想与观点的基础体系,那么你的文章还是会缺乏一种力量。”

        我:“我的文章缺乏说服力,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能说服自己,并不能很好的说服别人。”

        他:“如果文章不能说服自己,那么就是虚妄。”

    与闫相达书

        接着他发了一张图片,是自己写的一篇文章,名为《语言与文章》,让我给出一点评价,我是这么说的:“个人感觉:体系好像有些杂乱。题目是《语言与文章》,却在这两个方面写得不是很多,几乎都是在讲语文这个东西。如果要表示语言与文章合起来就是语文的话,开篇就可以提一下。毕竟你开篇就来一句‘语文者……’”

        他:“哥们,我家的字典上,语文即语言和文章,有的说是语言和文学,但我不赞同。这是个第一次的稿子,所以整体乱了还是因为布局不合理。”

        我:“语文如果是语言和文学的话。的确说不通,但如果只是语言和文章的话,却又差一点东西。”

        他:“不是。我最近在看柏拉图的《理想国》  三天才看了一百多页,太费解。”

        我:“理想国。细看就有点费劲了,按照辩论或者小说的形式去看,会好一些。”

        他:“对于理想国,我找不到柏拉图的理念本质,苏格拉底的谦词又太多,因此不太好钻研,只能边看边大瞌睡,睡过了继续看。”

        我:“理想国几乎结合了古希腊哲学家的智慧,慢慢看吧!”

        他:“你是不是看过?”

        我:“嗯嗯。理想国说是柏拉图写的苏格拉底,其实是柏拉图将苏格拉底的思想与自己思想结合一起来写的。他里面不仅仅是苏格拉底与其他人的辩论,很多的地方也是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一个思想碰撞。”

        他:“我觉得当今我有一个困惑,我恩师还说我年龄不适合看。只让我看散文和议论文  问题是理想国我都看了不少了,不应该半途而废,你说我怎么办吧?我觉得吧,转录别人的话,如果不能借此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也是白干。”

        我:“其实书不分年龄的,兴趣最重要。”

        他:“因此,理想国的主角看似是苏格拉底,实际上还是柏拉图,不过柏拉图可能是收集者和导演。”

        我:“嗯嗯,写记叙文的人也常常违背自己的意愿嘛!比如史官。对的,柏拉图将自己的思想融进去了很多。”

        他:“那可不一定,我总觉得自己上辈子是史官,性子执拗到人们都开始反感。”

        ……

    与闫相达书

        四

        这一次的交流,我们各自分享了自己钟爱的音乐,是这么开始的。在各自推荐完歌曲后,他这么说道:“单纯从情感上说,victory这首歌,气势辉煌,有悲壮之气,慷慨激昂,令人热血磅礴,情感是不断递进的,似乎寻不到结尾,而且感觉全程都是高潮,因此身心仿佛完全置于战场之中,不由得怒发冲冠,临水而歌。”

        我:“战争之后我没细细听过。只能以抱歉而回之了!take me hand其实刚开始听这首歌,就被它的前奏所吸引,听英文歌我很少去看词,比较注重旋律,尤其是副歌部分,唱功与编曲契合一度。好像就这么些了!林肯公园,刚开始初识他们是因为那首numb,lridescent算是他们风格转变的一首歌了,尤其喜欢这种绵延起伏的爆破感。victory其实并不全程激昂,它有一种起伏的感受,在1分40多秒,女生的和音进来才达到严格意义上的高潮,其次在结尾是,收得很柔,也很平缓!”

        他:“你对victory的评价比我更精确。”

        我:“应该是听得比较深一些,加上了一些对音乐的见解和自己的感悟吧。你说的其实只是说了一下普遍的一个音乐东西,在自己感受上却少有体现!歌的风格其实是人给予的,你听出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与它的背景故事无关,加上背景故事,那就始终只能是别人的故事与见解,脱离不了那个圈去认真体会了!”

        ……

    与闫相达书

        五

        这一天,他向我推荐了14为古希腊哲学家的句子,值得深思。

        我是这么说的:“这些句子,如果你在经历过很多的事情再看时,会有更大的收获。他们也是经历了许多之后才写出了这些句子。就如柏拉图也是在经历了太多后,才写下了:“同性才是真爱,异性只是为了性。”(不是原句)这样的句子。他们那个时期,讨论其实算作是一件重要的事或工作,而我们看到的只是胜利的一方,那些和他们辩论的人的思想也是很不错的。《理想国》里有很多其他学者的思想,也可以在以后有了些许经历之后,好好看看。”

        他:“曾经的我总是希望我的人生能如一首乐章,可是,人心的浮躁,阅历的浅薄,都让我操之过急,渴求能让前奏变得像高潮那般绚烂,实际上,我的人生还未启航,我的序章还未被书写,我的未来,在现状中不断地反省与前行,真正地谱写好属于我自己的乐章。”

        我:“嗯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首乐章,只能由自己来谱写曲子。人心注定是浮躁,世人皆不能避之,阅历确实不能操之过急,人生的阅历,从简单的层面上来说,都是时间给的。

        每一场人生的前奏都是如高潮一般的,然后渐渐走向平缓,最后一个急转,完美落幕。

        其实,人生的路程从出生就已启航了,人生的序章也从出生就已开始写着了!加油!!”

        他:“过去几年喜欢电音,喜欢一些看似牛逼的东西,这没什么大不了,可是现在看来,却是那么见识短浅,依据是:人生长至百年,想要在短短几年内参悟到人生的哲学,是不可能的,这不合理,也不符合常识,就如音乐家不会让只听过序幕的听众直接联想到乐章正文的内容。”

        我:“其实不然,人在每一个年龄段喜欢的东西都不一样。但只要那一刻觉得那是最好的,就够了。人生的哲学,是研究不透的,咎其本源于思想的存在。”

        他:“我最近深受欲望之苦,青春期的浪潮暗自涌动,学业的加重与友情的渐渐扑朔迷离都让我无所适从,而最让我痛苦的,就是我过去的太多太多时光,都被无意义的东西浪费了,也许这一现状是长久以往,人生永远都无力解决的。”

        我:“这是很正常的!欲望谁都有,只是自己别把它当成一种坏事儿,或者是罪恶,这是极其愚蠢的。每一个人的人生心理路程都相差不大,只不过是来得早晚而已。面对生命中曾出现的所有,积极面对就好,后果是后来的事儿,有些事,宁愿做过了后悔也别因为没去做而后悔。

        时间从来就没有浪费一说,浪费都是相对的。只要是每一刻都过得开心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回报。

        世间上也本没有无意义的事儿,这也只是相对的,人一生就那么些时间,过好每一刻就是最有意义的。”

        他:“谢谢,我基本赞同你的观点。但值得好奇的就是,为什么人在孩童时就能对一些罪恶或者低俗的东西带有极强的兴趣与天赋,而且这一能力会随着人生阅历而越来越强。这个问题,是我长久困惑的。等你打完要打的字,再回应我。”

        我:“因为好奇!和心中的情愫!”

        他:“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然而,罪恶的存在就真的合理吗,生命的延续就真的合理吗? 这样的问题让我困惑,让我费解。

        不介意我摘抄你的部分话语吗?  对我有些豁然开朗的效益。”

        我:“合理,但凡存在就合理!如果世上没有所谓的罪恶,仔细想想,人生是否还仍旧精彩。

        这本就是我们共同的财富,有何介意与否。

        心里有罪恶感比定义中的罪恶其实更可怕!”

        他:“你这一话题,似乎涉及到了主观与客观之差异。”

        我:“嗯嗯。客观存在即合理,主观意识存在,未必!人生还有一大精彩就来源幻想。”

        他:“那么,你说 信念是属于幻想,臆想,还是现实呢?”

        我:“信念其实都不属于。”

        他:“信念能让人们聚集,赫拉利的作品里说过相关的论述,这种虚构故事的能力,是好的,还是坏的? 毕竟《乌合之众》中的论述太过锋利而难以辩驳。”

        我:“信念其实只能算作是对未来和人生的一种愿景,它是否会实现,是否会实现。外在是根本看不出来的!而如今的书里很多都将信念定义化了,一旦有了定义的东西,人就会不自觉将那算作是一个目标,或者只是一个想法。在我看来,那是有些不对的!此为我对信念一部分看法。

        虚构故事其实无所谓好坏,咎其本都只是为了丰富思想。”

        他:“不妨换一个角度,信念在社会学或者生物学上,有什么特殊意义?我发现咱们这个话题,似乎有些难以继续下去了。”

        我:“有些书,其实得考虑一下作者为何会写那本书,在什么情景下写的这本书。其实很多时候,作者的意图和目的,是没办法让世人知道的。”

        他:“我最近想成为苏格拉底,就能有洞察人心的能力,然而至今都无法洞察自己的四成以上,更别提其余优秀的人了。”

        我:“除了做学术研究的!其他的文学作家,他们写作的目的何在!而在有些时代里,写一本书是几乎倾家荡产的!不像现在一样,很多人都是为了钱而写作的!

        不,苏格拉底其实也不具备洞察人的能力。他只是知道如何说服别人且让别人赞同他的观点而已。”

        他:“他能感染人,被感染的人,就如同傀儡,或是死士,他的思想如同锃亮的尖刀,可以剖析那些麻木的、被感染的人的内在。”

        ……

    与闫相达书

        六

        这一天,他说道:“我想着吧,学一门学问,除了要看一些通俗易懂的书籍,比如说是畅销书目,然而更应该追根溯源,务求得到最为真实亲切而可贵的知识与智慧的结晶。”

        我回道:“嗯嗯。以前我好像说过读书有一个顺序问题的吧!”

        他:“知识与智慧的结晶,就如同春耕的种子,播种下来,才能收获到永恒的果实。

        不只是顺序,你所说的,更多是一种思想模式与过程的形成。”

        我:“哦哦。那我就不多说那些了!”

        他:“我是寻思着,学习的顺序,没有标准答案,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我:“嗯嗯。对的!只是按不同顺序去读,感悟有所不同。”

        他:“最近都不怎么写作,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学习与思辨上,运动与冥想上,因此话题也渐渐变得深刻,变得尖锐了。”

        我:“其实可以边写作边研究这些的。当你研究到一定程度这些的时候,你会对自己越来越苛刻,这是把双刃剑。”

        他:“我再和你分享一种观念:‘大脑是硬件,思想是软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最好的学习方式,最好便是同时顺应硬件与软件的方法,例如冥想与锻炼’。”

        我:“嗯嗯,对的。”

        他:“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因此我赞同你的表述。“对自己愈发地苛求” 你这个说法实在确切。”

        我:“其实人生的事有太多,有些事不必太过于要求自己追求完美,会很累的!”

        他:“嗯,减轻点负担,对长久的进步,是有帮助的。”

        我:“疲惫感或许某种程度会让自己很充实,但更多时候会使自己无法去了解世间更多的美。尤其是疲惫到一定程度却得不到支持的感觉。”

        他:“嗯。这种感觉我已经学会应对,因此问题不大,谢谢提醒咯。”

        我:“嗯嗯,有用就好。我只是在讲一些我所经历时的一些感受。有些东西,体会过了会理解更深的,现在可以稍微避免一些。毕竟那个时候所出现的,有点不好承受。或许你会突然间的生无可恋,无所事事。”

        ……

    与闫相达书

        七

        这一天是他假期的来临,而我已经放假好久了。

        他:“我的假期今日莅临,这是一个机遇,因为在大部分人松懈的时候,正是我弯道超车的好时机,我打算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高尚的人,和一个正义的人,这个假期我认为我可以完全地从全身心地改造我,让懒惰和轻浮在我身上被完全的取缔。  朋友,我想,这么一个假期,对你也是一个机遇,美国的一个作家甚至能在两小时内写出了一部世界级的著作,名叫《致加西亚的信》,我相信,这么一个充盈的时间能够给你的许多建设性的想法成为现实。”

        我这么回道:“嗯啦。首先祝假期愉快!

        你说得很有道理,假期是人们都比较放松的时候,也可以说是学生时代恶其名曰为“堕落”的时间,是有志者或有想法者加速超车的好时机。但其实于你而言,你已经行驶在同龄人的前面了,在此指的是思想和行为。

        做一个有道德、高尚和正义的人,其实并不需要特意的准备什么,或者打算去做。在我看来,这些东西,源自于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其实世间很多东西,都不需要再去学,或者思考很多,在事情发生时,你的所作所为就已经算得上是你的品质或道德体现了。于我而言,人其实无需改造,只要能好好生活,快乐的生活下去,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了。

        现在我倒已经是很少有过多的精力去专注在某一件事儿上面了,很多时候,我们都得考虑一些环境和现实生活,对吧!

        一个假期,说短不短,说长其实也不长。在我看来,我是很少在假期给自己定一个什么计划的,毕竟回到家里,很多事情总会身不由己。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我的思想是,切勿因计划而忽略了变化,计划可以弥补,而变化,只存在于一瞬。

        懒惰和轻浮,在你这个年纪还是让它留着一些吧!不然日后回想起来,你可能会后悔自己为何成熟那么早,犯错那么少的!”

        他:“朋友,我得向你的评价表示感激,这两篇文章是我去年写的,最近我不太多去写作了,这是一个问题。不过我更想和你表达的是,是某种问候性的意味。”

        我:“我在想着如何回应,想了一会儿,感觉有些词穷了。假期就好好的补充自己吧,没有灵感其实只是来源于知道得不多。”

        他:“对,你说得对。灵感往往来源于积累。”

    与闫相达书

        在后一天里,他向我推荐了他所写的一篇文章,名叫《孤独深处》,文章是这么写的。

        “弱小的燕雀想要变成逍遥庞大的鲲鹏;短见下贱的苍生想要变成伟大的圣人。他们唯有一条道路,即是掌握自己的的人生,一往无前地步入孤独的深处。

        苍鹰翱翔于空中,身边是缥缈的云烟,晲视天下苍生,与孤独为伍,没有人不会羡慕这样独立而强大的人生,但他们很少甘于面对孤独之苦。

        圣哲独行于路上,独自选择了自己的人生,超越世俗生死,深刻地洞见事物在深处的意理,热爱众生,或蔑视万物,与孤独为伍。——老子,就是这样的人∶一生白头银须,五千蝇头篆书。

        其实,越是孤独的生命,就越是拥有强大的身心。成为自己的主人,独自嗅闻孤独的气味,感受孤独的骄傲,就是强大的本源。

        野兽的身躯感受自然的凶险,深谙孤独的气味,动心忍性,奋发于心,选择掌握自己的生死,从而登上食物链的顶端。

        圣人的思想被境遇的磨练而变得深刻,孤独的观念摆脱了肉身的限制,挣开了时代的桎梏,从而渐渐走向永恒。

        在自然道,在人世间,都有一条属于孤独的道路,境遇与现状都是孤独的雨露,强大与坚韧则是孤独的果实。

        属于过往时空的孤独被传承至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孤独的种子。但世人很少会去播种它,能够养育孤独的种子成长为一种力争上游的树木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了。然而,我们有权力,也有能力去见证这样一棵树木的神耀——见证孤独的成长,把握孤独的根基。

        翻动历史的画卷,历历苍生宛如过电影般,百十年的光阴被缩减到不过三五十页的内容;仰望银河的璀璨繁星,亿万光年的漫漫远隔被减短到一目了然的距离∶这是一种宏观层次的孤独。

        倾听钟表的声响,时光的流逝由抽象变得清晰,故人的模样历历在目;踏平脚下的道路,景象的变换由模糊变得实在,心中的遐想倏忽消逝∶一种微观层面的孤独。

        从感受上的孤独迈向情感层面的孤独,从情感上的孤独孤独迈向生命层面的孤独,从生命层面的孤独迈向宇宙层面的孤独∶随着层次的增长,其内涵渐渐深刻,其韵味渐渐深远。这都是一种由表及里的过程,也是从微观走向宏观的过程。

        孤独便是人生的钟摆,一段是痛苦,一段是倦怠,其不断地摆动,始终不辍,周旋如一∶孤独的深处,是命运车轮的动力源。

        我们唯有独自掌握自己的人生,把握孤独的序曲,才能够诗意地栖居;我们唯有独自掌握自己的人生,吟诵起孤独的长歌,才能够迈向强壮和伟大;我们唯有独自掌握自己的人生,深入孤独的深处,才能超越时空,永久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与遐想中……

        ——孤独深处,我将以为教父。”

        整理这篇文章之时,我还在思考着如何回复。

    与闫相达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闫相达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pg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