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过之说本身就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如果比较的话,最好是同一时代的人,这样才有比较的基础和可能。对于秦国而言,张仪是秦惠文王的倚重之臣,范睢也是秦襄昭王的肱骨之臣,要说谁的贡献大,确实没有办法比较。
张仪、范睢究竟谁对秦国的贡献更大?两个人对于秦国的作用是不同的,张仪是依靠两行伶俐齿、三寸不烂舌的论辩之士,据称是鬼谷子的门徒。张仪到秦国时,秦国正是秦惠文王在位,秦惠文王继位之初便处死商鞅树立君威。身边尽管有司马错等一群勇将,但缺少一位智囊,张仪的到来很好的解除了秦惠文王的困境。
张仪、范睢究竟谁对秦国的贡献更大?秦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以来,逐渐变得强大,但还没有到一家独大的地步,但其实力却也不是东方六国任何一国可以独自面对的。因此六国在苏秦的建议下便建立了合纵之盟,准备六国伐秦,这对于秦来讲是十分危险的,东有六国虎视眈眈,睡榻之旁又有义渠为心腹之患。
张仪、范睢究竟谁对秦国的贡献更大?面对这个局面,张仪提出了连横之策,因此张仪和苏秦又被称为战国时纵横家的代表。所谓连横之术是指秦与齐两大国联手,歼灭五国成为东西两帝。东方五国从六国伐秦,变成了前门有虎,后门驱狼的尴尬境地。
在张仪的辅佐下,秦国进一步发展壮大,不断蚕食我国的势力。张仪上承商鞅变法,推行连横之术毁六国之盟,;下结范睢远交近攻,争实地固本培元。
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继位,秦武王对张仪很不欣赏,曾经多次找张仪的麻烦。张仪为了自保,只好离开秦国。不久秦武王举鼎而死,秦惠文王继位,秦国大权掌握在宣太后和魏冉这些外戚的手中,直到范睢的出现,才让秦昭襄王恢复了君权。
张仪、范睢究竟谁对秦国的贡献更大?秦昭襄王在位时,秦国文有范睢行远交近攻之术,武有白起逞战无不胜之能。秦国的霸主地位进一步稳固,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抗衡。如果不是中了说客苏代的诡计,范睢怕白起独揽大功,在秦昭襄王面前污蔑白起,导致白起自刎而亡,可能秦统一天下就要提前几年了。
张仪、范睢究竟谁对秦国的贡献更大?张仪和范睢在成名前都受尽了屈辱,张仪曾被楚国国相打的浑身遍体鳞伤,但仍伸出舌头说:“舌头尚在,便有办法!”而范睢也几乎被魏国国相打死,后来侥幸逃到秦国,遇到秦昭襄王的赏识才一鸣惊人。
秦能一统天下,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奋六世之余烈”外,还有商鞅、张仪、魏冉、范睢、吕不韦、李斯等人的不懈努力。只是秦国在自身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了最合适的人而已,至于谁的功劳大,则无需计较了。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