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9】亲子关系中的常见心理模式

【19】亲子关系中的常见心理模式

作者: 陌上花开qzy | 来源:发表于2020-08-27 12:39 被阅读0次

一、踢我吧……抓到你了

(妈妈在客厅,了一亲戚们聊天,丹丹自己玩,卧室里忽然哗啦一声)

妈:谁干的?(语气……)

丹:狗狗(意怕)

妈:撒谎!狗狗被关在阳台了

妈:我才不要一个撒谎的孩子(然后开始打)

……

(妈妈)抛饵————(丹丹)上钩

妈妈为自己的愤怒找了一个理由(抓到你了)

如果这件事跳出游戏,妈妈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指出孩子的错误。

妈:打碎了台灯啊,这可是我最喜欢台灯,妈妈好心疼啊!(表达感受)

丹:妈妈,对不起!

妈:没事了,你去拿扫帚,我们一起打扫吧!(解决问题)

二、我好笨

女儿:我觉得我很笨

爸爸:以前老师不是表扬过你很优秀吗?

女儿:你怎么知道老师说的是真的?

爸:老师肯定是真心的表扬你

……

爸:个笨蛋!你不笨!

(女儿)抛饵一一一(爸爸)上钩

有这种意识的孩子,基本上是从父母养育过程中得到的暗示;父母要从批评(负面)控制型转变成正面养育型的父母才可能改变这种游戏!

如果家长习惯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从现在开始进行21天的亲子优点练习,每天找孩子十个优点。

如果家长本身在被养育过程中也缺乏了一些正面的养育,从现在开始可以进行21天自我安抚练习(自我暗示),每天找自己十条优点。

三、挑剔者、批评家

A:妈,这是新品种水果,你尝尝!

B:肯定是因为金价低点价才会推荐给你的

甲:我毕业了,想去北京

乙:北京有啥好的地铁还得排队,房子又那么贵

……

这一场施虐者、受虐者游戏。

妈妈站在道德制高点:我都是为你好

而孩子渴望的:仅仅是得到家长的支持

[结局]:孩子——难过,委屈,觉得自己总做不好;妈妈——怨恨,抱怨,孩子不感恩

最后两个都是受害者!

若是朋友间玩这个游戏:无朋友

若是职场玩这个游戏:领导无下属

为什么喜欢玩这个游戏?(瑕疵游戏)

是因为习惯处在父母状态,想证明自己有能力,有价值。

但是被挑剔的一方之后就会形成:犹豫不决、不快乐。

分析:

内在:自卑、抑郁,有施虐的快感。

外在:回避可能会暴露缺点的关系。

最后形成了痛苦的关系。

要想跳这种关系,必须自我觉醒,学会分清界限,学会自我安抚!

其实不管是哪一种游戏,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成年重复与父母的游戏!

所以意识到是自己的心理游戏很重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9】亲子关系中的常见心理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sc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