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036391/b1952e8af8924d9d.jpg)
最近在读《红楼梦》,边读边看网友评论,像看电视剧开弹幕,热闹得很。
《红楼梦》最有趣的地方是它的争议性,一个人物越有争议就越有话题,越有话题就越有热度,这大约就是人们为它争吵几百年仍意犹未尽的原因。
最近读的这几章最大的争议点就是薛宝钗的人设。
在拥黛派眼里,薛宝钗处处心机,实乃厚黑典范;在拥钗派眼里,宝姐姐端庄大气,反是林黛玉尖酸刻薄。
只能说曹公塑造人物手法实在厉害,再烂的人物都要写几笔他的可爱之处,而像薛宝钗这样的完美人设却要留几处争议。真真假假怎么都看不透,双方永远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
其实,我们可以把《红楼梦》视做一面镜子,你是什么样,便能从书中看见什么。
有一位网友说,小时候喜欢林黛玉,长大了才懂得薛宝钗的好。
我想这位朋友童年生活一定很幸福,被保护得很好,很受宠爱。长大步入社会后定然遭遇了挫折,从而审视人生的视角发生了转变,于是对薛宝钗的入世之道深为叹服。
但我正好是相反的。
初读《红楼梦》时还很年幼,受当时影视剧及言情小说的影响,认为女主都应是温柔体贴人人夸赞的大好人,而林黛玉的小性子让我极为震惊,一度认为自己读了本假红楼——明明宝姐姐才是女主的人设,林妹妹是典型的反派呀。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走过了黑暗孤独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长大后努力治愈自己,才慢慢明白林妹妹的至性至情是多么可贵。
哪怕是在今天的社会,也极少有人敢于对权威说“不”。但林黛玉将北静王的念珠串扔掉说“什么臭男人的东西”,多么解气。
她嘲笑刘姥姥、讽刺薛宝钗、调侃史湘云、看不起赵姨娘,怼天怼地畅快淋漓,与贾宝玉的爱恨情仇纠葛处处真情流露,她不一定是对的、不一定是好的,但一定是真的。
真实的自我,是最稀缺的珍宝。
而薛宝钗因顾全大局不断委屈自己,将鲜活的自我不断压榨禁锢,令人痛心。
很多人说,社会上更喜欢薛宝钗这样的人。确实如此,但他人喜欢与否与我无关,我更想让自己舒展些、自在些。
若你是入世的,那你一定更喜欢薛宝钗,从她身上能学到许多待人处事之道,让你人见人爱。
若你真正经历过人生的黑暗,我相信你一定会爱上林黛玉,她不迎合、不抗拒、不妥协,哪怕世事无常也始终热烈盛放,她活出了生命最本然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