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蔡蔡的葫芦森林
看见才是爱,有回应才是爱!清晨,叫醒我的,并不是梦想,而是二宝的臭臭。
最近二宝米娅妹妹的臭臭总是青绿色,次数也比之前多了很多,于是,我又不自觉地陷入焦虑,这么一直拉下去,她会不会拉出什么问题来?
尽管2月27日去化验过粑粑,确认没有问题,今天却再一次忍不住,兴师动众!
焦虑来源于自己过分的担心,而且是关于未来的,也许并不会发生的事情。以至于,让兴致勃勃为我挑选礼物的先生,几次沟通,都被米娅的事情打断,自己明明看见了他的用心,却没有给到足够的回应,故让他心里非常不舒服!自然也非常有情绪了!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回应不当带来的关系僵局,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回应吧。
看见,就是爱!
有回应就是爱!
回想起来,自己由于是父亲老来得子,尽管不是预期中的儿子,却依旧被父亲捧在手心,十分珍视,然而让我深深爱他的,是他的懂我!他能看见,我的努力!他能看见,我的想要!他能看见,我的坚持!……
其实,就是他愿意看见我,愿意无条件相信并帮助我。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的母亲,她看不见,更不理解!所以,印象中,与母亲的相处总是充满了硝烟,总是敌对的。因为我感受不到她的爱,
直到父亲离开后,母亲说,她看到父亲已经对我那么好了,她不知道还能怎样对我好!
那一刻,我终于释然了。与母亲之间的屏障终于有了裂缝,透进光来。
看见,不是眼睛的看到,而是用心的看到……
就像我们经常会说的,当你看到别人需要帮助,不要等到别人开口,主动提供的,才是你发自内心的想帮助~~~
当然,这里有必要特别强调一点:主动提供帮助前,需要得到对方的确认,尤其是在家庭当中,亲密关系里,非请勿帮!帮则到底!
工作中,有回应是一个人靠谱的基本条件;生活中,有回应是一个人靠谱的外在表现。
回应,从字面的理解,就是回话,回答;响应,应和。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看见就是爱,无回应就是死亡,也就是说你看见的、关注的东西就会像是活着的、有能量的、有影响力的,而没有看见的,没有回应的就好像是消失的、死亡的、没有能量的、没有影响力的。
看见才是爱,有回应才是爱!因此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能够被父母看见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得越来越好;父母对其有回应的孩子,往往内心充满爱!情绪稳定!
这个结论,与一个经典理论,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吻合的。
有人做过实验,哪怕植物,都能在你更多的关注和期望中,长得更加茂盛;而有的人身体上的问题,其实折射出的是他所在的家庭的问题,当他没有办法说出他的不满,他的身体会感知,并表达出来。
所以,对孩子最好的养育,
就是看见,陪伴,有回应!
看见孩子的需要,陪伴他们一同去经历,对他们的需求有正确的回应。这样才能激活孩子丰富的生命!激活孩子的全脑发育。
这里给到5点小建议,帮助你更好的助力孩子的成长:
1、大脑是可塑的,请给孩子足够的看见和陪伴。经常被刺激到的脑网络的突触会得到加强,这也就是神经可塑性的体现。幼年阶段,陪孩子看一些绘本,是视觉系统的刺激;带孩子听音乐,是听觉系统的刺激;跟孩子做运动,则是对运动系统的刺激。
2、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整合情绪脑和理智脑,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和解决他们的问题。孩子是情绪化的,原因在于孩子的大脑发育不均衡,所以父母无需为此过于焦虑,当我们看到孩子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时,需要我们提供正确的引导和采取必要的措施。
3、浸润式的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类的学习越早越好,更多的兴趣和爱好都该早点有计划地帮助孩子去体验,去发现。浸润式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孩子与家长之间有丰富的互动,在玩中学!
4、大运动对孩子成长的是十分有益的,四肢发达的孩子,头脑一般也不会简单。运动技能跟社交能力、认知和语言都是同步发展的,彼此之间相互支持。运动技能的发展,不仅能让孩子变得更加强壮,还能让他们变得更加聪明起来。
5、保护孩子兴趣和好奇心,这两个才是他们人生幸福的最重要技能。孩子的创造性并不需要我们去激发,却需要我们去保护,当孩子在发呆、在出神,在专注做他们自己的事情的时候,请家长克制住自己,不要打搅。
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阶段性、规律性和过程性,作为家长,有必要认识到孩子各阶段,不同能力的发展规律和时间节点,这样才能避免焦虑,放弃对孩子的不切实际的期待,敏感于孩子的滞后,积极给予回应和帮助。
育儿育己,在学习成长的这条路上,永无止境。
网友评论
在原生家庭关系,亲子关系或者亲密关系里,看见,回应真的是一项爱的技能。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