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微博热搜一看,一条亮眼的话题跃然于榜单的第43位之上---
“小唐尼,年度电影男明星”
这是刚落幕不久的颁奖典礼,而作为漫威电影中绝对C位的钢铁侠扮演者“小罗伯特唐尼”,登上了舞台,并捧起了2019年人民选择奖年度电影男明星大奖的奖杯。
纵使随后到来的第四阶段漫威宇宙,我们已不可能再看到唐尼的身影了,但过去11年时间的陪伴和功绩也足够确凿他于这个奖项的实至名归。
漫威电影的功劳
08年《钢铁侠1》横空出世,并迅速在全球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美漫超级英雄热潮。
这部作品的成功不仅挽救了濒临财政危机的漫威影业(《钢铁侠》是当年漫威破釜沉舟的尝试),也成为了凯文费奇开启漫威宇宙计划的最关键一步。
随后10多年时间,23部电影的产出将整个系列拽垃到了骇人惊悚的营收体量---
截止19年11月,排名全球票房前5位的电影就足足被漫威占据了3席,而且票房均在10亿美金以上。不仅如此,过去23部漫威电影的票房总累计也超过了200亿美金,妥妥地成为了它人望尘莫及的娱乐帝国。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漫威能做到这个程度?难道说他们真的每部作品都能拍得超棒超完美吗?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黑豹》就不说了,《蚁人》也只能说中规中矩),所以真正的秘密不在于“品质”,而是漫威创造的“IP宇宙”---
“系列电影”在好莱坞已经出现了不少年头了(《加勒比海盗》《速度与激情》《玩具总动员》等等),它们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弭影片制作的不确定性,能让前作积累的粉丝也投入到续作的支持上来。
但长久以来的经验告诉我们,传统“系列电影”的可持续性还是稍显欠缺,在持续产出之后就会陷入到明显的营收,增长,乃至内容产出危机之中。
不过最近10年漫威电影的崛起很好的改变了这一困境,它的内容依托于已经发展了大半世纪的漫威漫画,这其中拥有着超7000个英雄,也有着数十上百的不同类型的题材,以及最最最关键的“彼此关联”特性。
这属于一种“超级版系列电影”,能够保证足够的新鲜度同时,也能够逐步的俘获不同倾向的观众入场,然后再于每一个阶段的终末通过一部大团结的作品《复仇者联盟》将先前的所有积累一同引爆。
长远的未来我不知道,但起码过去10年以及未来可见的10年内,漫威打造的“IP宇宙”商业模式,也铁定会继续让他们稳赚不赔,继续躺着把钱赚。
当然,可别以为这是我自己的观点,事实上那位在好莱坞德高望重的马丁斯科塞斯(曾导拍《出租车司机》《华尔街之狼》等)就在最近撰文表达了相类似的看法:
“漫威改变了我们过去熟悉的电影制作形式,他们将电影变成了快速消费的完美产品,没有任何风险了”
初看起来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改变,但如果你们一直都有留意漫威资讯,那想来应该清楚马丁导演对漫威电影是持有“鄙夷态度”的---
自8月份以来,网络上掀起的“漫威电影不是电影”的舆论便是经由马丁导演的嘴巴首先说出,而随后本人虽然对措辞进行了修正,但独立将漫威电影厘定为“movie”而非“cinema”,也足够看出他的轻蔑。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一家在经济上给好莱坞带来了稳钻不赔的商业模式的公司,马丁导演却要如此言辞激烈的视之为洪水猛兽呢?
该不会是他老人家过渡傲慢了吧?该不会是老一辈的电影人都在嫉妒漫威电影的营收吧?
放心吧,马丁导演是有道理的,而这也体现出了何为传奇导演和平庸导演的区别所在---
漫威电影正在“毁掉”好莱坞
最近这个月,院线市场除了《少年的你》《终结者》这些票房大热的作品之外,我们也能够看到一部票房相对羸弱,但影响力绝对不输它人的创作---《双子杀手》。
很遗憾,在整一个放映周期中也仅仅得到了2.3亿票房,而如今全球营收也坐实了会让投资人血亏数千万美金。但是,这部经由李安大导演制作的电影却有着它人不可比拟的意义---尝试将观影技术带入下一世代。
顶受着骂名,也用着自己在好莱坞多年积累的资本来给电影业的未来开拓新方向,这就是李安之所以能够成为传奇的原因所在。
在马丁斯科塞斯身上也同样如此,他对漫威电影的鄙夷,其实就是为了拯救未来的好莱坞电影产业。
正如前文所述,漫威电影只是一种“快速消费的完美产品”。它们很完美,但较真来说也只能提供最浅层的温饱(体验娱乐),而不能给观影者带来深层次的内涵体验。
这在一方面对用户心智造成了影响,如同尼尔·波兹曼曾经表达过的忧虑一般,或许漫威电影统治的这10来年,当属好莱坞电影“最娱乐至死”的时代呢。
不仅如此,经济学理论也能够告诉我们“需求决定了供给”---
安全,低风险的漫威电影模式使得了投资人会更加青睐于IP宇宙,而这种模式一旦大行其道(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了),观众能够在影院选择观看的电影也就会清一色的被它们统治。
久而久之,在“漫威电影”熏陶下的观众也会越发对这类作品青睐,或者说对于电影的定义,已经完全被它们占据了认知。
就正如马丁导演在前些时间所说的这句话一般:“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如果人们只是被给予一种东西,并持续不断地被兜售这一种东西,他们当然会想要更多的同一种东西”。
当然,部分网友可能会觉得:统治就统治吧,娱乐至死就娱乐至死吧,有源源不断的财源,就能够继续确保好莱坞在世界影坛上的竞争力嘛。
但现实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最近几年的好莱坞投资已经呈现往低成本电影和高成本的科幻电影倾斜的态势了,而依据网上的统计,制作成本超过1亿美金的好莱坞作品已经从00年的4%,上升到2017年的12%。
高投入的科幻电影在“IP宇宙”的商业模式下成为了躺着赚钱的利器,而低成本的作品则成为了制作方与发行方建立关系的“伴手礼”,至于不确定性巨大,投入也不小的中等规模电影则完完全全沦为了市场的弃子。
我需要强调的是,这并非是个“优胜劣汰”的现象,相反,这妥妥地就是好莱坞的“劣币驱逐良币”的体现。
“不确定性巨大”在一方面代表了投资可能打水漂,但另一方面却也象征着“形式的多元”,甭管是制作人还是演员,都均能在这系列影片中得到最淋漓尽致的实力压榨,为他们在艺术上的造诣拓宽更多的可能性。
用马丁导演的一句话来形容:“漫威电影都是些经过市场调研、观众检验、审查、修改、再审查、再修改,直到它们可以投入消费的作品”,而这种千篇一律则会阻遏伤害出色的制作人和演员的水平发挥。
而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描述,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温饱需求之后,就一定会走向“自我实现”的追求道路,离开漫威电影乃至好莱坞也就是时间的问题咯。
网上传闻小罗伯特唐尼离开漫威是因为合同金额没谈妥所导致的,但于我看来,这里面多少存在他对艺术高度的憧憬(这也是他曾婉拒迪士尼将钢铁侠提报为92届奥斯卡男主角的原因,他明白爆米花没这资格)。
而且最近几年以Netflix为首的互联网流媒体公司的强劲崛起也没少给好莱坞带来“人才压力”,用马丁导演的一句话来形容:
“如今也就只有Netflix肯愿意投资我1亿美金去制作《爱尔兰人》了”
而我们都知道,今年年初揭晓的91届奥斯卡大奖中,Netflix发行的《罗马》 也勇夺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外语片在内的三座小金人,妥妥地的实力碾压好不好。
随着这种事态的发展,我相信越来越多怀揣雄心壮志的演员和制作人都会选择逃离好莱坞,而到了那个时候,“漫威电影们”可真还存在可看的价值吗?
我相信这就是马丁斯科塞斯所忧虑不已的事情,也是促使他怒喷“漫威电影不是电影”的本质所在。
所以千万别认为马丁傲慢了,也千万别小看了漫威电影可能对好莱坞百年生态所造成的“毁灭”影响了,而作为一名小小的电影喜好者,我唯一能够做到的也就在此呼吁一件事情:
如果可以,希望你们能够多支持有内涵的创作,就算是为了拯救你们钟爱的漫威电影吧,好吗?
今天内容就到这里,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发表你们的看法。
请收藏和转发,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