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735138/da1b31fee2a5d6bd.jpg)
避免冲动:采取孩子预设以外的行动
摘要:
如果孩子的行为破坏规则、不合作,那么他就是在用错误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大人不假思索的冲动反应,则会强化孩子的这些错误方法和目的。结果,孩子内心会越来越气馁,认为自己没有别的方式。当我们留意自己的行为反应,就很容易发现对孩子的影响。当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冲动反应,孩子的错误努力就会失效,就有可能找出更好的方式。尤其当我们用心地给予孩子正确的关注,就能帮助孩子用积极的、建设性的方法,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
评:
大人的冲动反应,会强化孩子错误的方法和目的。大人是关键点,如果大人行为反应得当。孩子也会行为得当。
避免过度保护
摘要:
我们做不到一辈子保护孩子,我们也不想这样做。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训练和培养孩子有勇气、有力量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家长能够给予的最好的帮助和鼓励,就是承认并相信孩子有能力应付。
评:
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是训练和培养孩子有勇气,有能力面对生活。我们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能力。
摘要:
我们过度保护孩子的原因,是我们对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自信。因此,我们对年幼孩子的能力更没有信心。孩子对父母过度保护的态度,取决于孩子的目的。最危险的态度,是自卑。孩子会对自己完全气馁、绝望放弃,期望自己一辈子被保护,无法面对任何困难。
评:
我们自己能力缺乏的情况下,会怀疑孩子的能力,也会导致孩子对父母的态度是轻蔑地。我们过度保护孩子,也会让孩子自卑,一辈子无法自立自强。
摘要:
如果孩子身体情况不好,我们应该如实告诉孩子。因为最终他需要自己面对和处理。
评:
让孩子面对问题,学习如何克服困难。我此生要学习的课题,也曾纠结该不该告诉孩子她的身体状况。我不想把她保护的是个不知人间疾苦,不知生老病死,不知人生无常的温室小花。我明白自己也没有能力保护孩子,有时候觉得是孩子保护我。
摘要:
当我们对孩子溺爱,试图保护他们一辈子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送给他们一件“性格礼物”:认为生活令人愤怒,而自己只能无助地暴躁。
评:
老话说的好,溺爱孩子就是害孩子。
摘要:
为避免给孩子带来这样可悲的错误,我们必须明白,我们不是全知全能的,但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孩子用合适的方法和态度面对生活。步骤是:首先,我们要审视自己面临的情况是什么?然后,找出答案:“这个问题可以怎么解决?”我们不要运用自己的智慧,不应该只是一味地保护孩子,而是让自己成为“过滤器”,过滤出孩子可以面对、应付的情况,然后有意识地退后,让孩子去经历、去成长。
评:
我们不是全知全能的,我们并不能帮孩子解决所有问题。孩子成长路上遇到的情况,还得自己去解决,我们相信孩子有能力应付所有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就是支持,做她强有力的后方。
激发独立
摘要:极少有父母会故意不让孩子发展独立和自立的能力,我们都希望孩子拥有这些。因此,我们必须对过度保护有意识,并且能够培养孩子独立的各种机会保持敏感。我们向后退一步,给孩子空间,给孩子鼓励,但不插手。
评:
发展孩子独立和自立的能力,需要我们时刻对过度保护有意识,并且对培养孩子独立的各种机会保持敏感。我们给孩子空间,给孩子鼓励,但不能插手。
摘要:
绝对不替孩子做她能做的事。这个规则非常重要。替孩子做她能做的事情,让她非常气馁,这样剥夺了孩子体会自己能力的机会。
评:
我们要对孩子有信心,相信孩子有能力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尊重孩子,尊重她是个独立的个体。她有能力和勇气做自己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