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长大,我对86版西游记的孙悟空热爱依然如故,六小龄童在辽宁卫视的演出,又一次引爆朋友圈,而我,每每看到六小龄童演出的节目仍然热泪盈眶,感动莫名。他触动了我童年许多许多的回忆。
荣格追随者可能会说,这是对英雄的崇拜和追随。的确,悟空确实符合所有人对于英雄的期待。他有过人的胆量和能力,但是仍然会被权威打败,之后经历了万般苦难,达到胜利的极乐。不过,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们对孙悟空的喜爱是中国历史上最浩大的一场叶公好龙。
吴承恩本人应该是对佛教唯识学非常了解的一个人,而此书也显然是一个佛教故事。在他的笔下,唐僧,猪八戒,沙僧都是有象征意义的。而唐僧取经团队,作为一个整体,显然体现的是一群人经历许多的苦难和挫折成道的一个故事。既然成道,就必然牵扯到佛教里开悟的基本定义。佛教唯识宗认为开悟是阿赖耶识转识成智之后的形态。熟悉佛教的朋友们可能会知道,唐僧在佛教中非常像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意识的根本,意识的一切都是从阿赖耶识里变现,所以阿赖耶识本身对意识中出现的现象没有选择性,如唐僧,只会忍和接受。猪八戒是代表人的动物本能,即贪念,贪财好色,而沙僧代表的是痴,人的本性中留恋过去,放不下的那个部分。白龙马则象征意识本身就是游走的。而悟空,常常被人认为代表的是末那识,是修行需突破的最后一关,是关于“我”的意识,也是最难突破之处。末那识主要用于抓取念头。有的人喜好吃喝,有的人喜好嫖赌,便是末那识取用造成的。
当修行者开悟成道以后,阿赖耶识转识成智,又称作大圆镜智,代表圆融无碍的一种智者的意识状态。大圆镜智已经明白了自我并非真的存在,而是与外界一体协作的关系。这从孙悟空成道后,变成了正面角色相得益彰。这时候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白龙马会有非常好的协作关系。也是孔子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心智状态。
佛学解析人的意识是纵向的,认为阿赖耶识是一个更根本的意识层面,是一切心识种子(即思维,熊十力认为我们的意识是海洋,一切思维都是这片海洋上的波浪,阿赖耶识就是这一片海洋)的变现。它的概念有一些接近潜意识,但是比潜意识更广泛。
关于悟空
悟空在佛教里,是证得空性见的意思。悟空这个名字本身已经说明了一切。空这个字很有意思。
空这个字在第一层面有变化无常的意思。悟空可以七十二变,象征着人的思维和念头可以瞬移,瞬间改变。当一个人开始注意自己的念头时,猛然发现念头纷繁而善变,并且无固定形态,来去如空,这是空字的一个层面。
另一个层面是指空虚的感觉。在西方,虚无主义(nihilism)的空,是在基督教的基础上,认识到宗教的信仰是虚无的。是一种信仰失去之后,对社会存在的基础感到失望的状态。我喜欢王彻老师的一个定义,是说,有一种虚空,是当人们发现自己原先所依赖的生存法则,是被预设的,而人们非常难改变这个预设,由此产生的失望感,常常是虚空感的来源。虚无主义就是这一种。像“楚门的世界”里的楚门,一出生便被放置在一个被预设的空间里,依照人们预设的轨道,将自己的生活完全的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但是他自己却不知道。他任何的反抗都会被外面观察他的人们控制并且限制。世界对他来说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一种给定法则的存在。
人生都是要经历这一段虚空的。这是在我们跨越了童年的,以满足父母或者宗教,或者社会教条的需求的行为主要模式的阶段之后,发现这个过程并不是像我们原先所期待的那样,有付出必有所得,或者如果这样这样付出,就会有那样那样的收获,所以,我们开始明白,自己以前相信的东西都是虚无的。这种空虚感,极其容易带来“生活无意义,我要去自杀”的想法。
佛教所谓的空,比虚无主义的空要深一个层次。佛教称虚无主义的空为顽空。在佛教,人们喜欢说“真空不空“。心经上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是另外一种空。这种空是指人的意识离开了原先有的,依赖于眼耳鼻舌身意以及感觉和情绪的意识状态的空,是一种意识独立于感官之外的空。
他不但发现父母的爱是虚妄的,因为父母其实常常是有所图的爱,情物交换,或者物情交换,而且发现自己原先崇拜并且服从的社会系统是虚空的,他甚至发现自己能体会到的是虚空的。譬如发现情感原本是虚幻的,见到一个恍如失恋的前女友顿时热泪盈眶,但是一旦看清了真面目发现不是前女友时,立刻又恢复了常态。我们能够看见一定光谱范围内的光,但是实际上光的范围远远不止可见光,我们能看见它们,只是因为我们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眼睛如此的功能对于我们只是最低配置。那些原先追逐的喜怒哀乐,对于真理的距离还差十万八千里,而可笑的是,他曾经竟然把那些奉为圣经,奉为不可超越的真理。于是,一切的一切,都是可以被颠覆的。
佛教的空与虚无主义的空是有相似之处的。首先,一定是对原先由社会和家庭植入的认知的颠覆。这是虚无主义的空。其次才是对身体感觉,感官的空,这是悟空的空。但是与虚无主义的空还是有重合的地方的。有一个共同点是,不管是悟到了虚无主义的空,还是悟到了“真空不空”的空,有一种行为都是必然的,就是一定程度上的攻击性。
虚无主义的空让人抑郁,反社会。而佛教的空,因为了悟“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往往会变得兴奋与傲慢,这种傲慢恐怕他们自己都很难意识到。如同一个心理学的学生在意识到意识中的一切可以通过心理学被颠覆的时候,也会有类似的感觉,他们常常用自己的理论去解读所有的人的行为,认为所有人都在他们的理解之内。通常佛教修行者在这个阶段也有类似的态度。他们常常用“佛法”已知的“四大皆空”去教育周围的人,并且对于与他观点不同的人辩论。
由此,悟空会大闹天宫的行为就可以理解了。如果稍微理解一点精神分析,大约不会反对玉皇大帝和西王母象征的就是权威,是父权,是权力,也可以代表社会秩序。悟空,就是发现这些都不是真的,末那识便选择不再相信他们,愤而攻之。
然而,逃避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和反抗权威和社会秩序并不是面对现实世间的正确方法,所以悟空一定会经历一个“低头”的过程。这是向现实世界的妥协。所以他被如来佛压在了五指山下五百年。
关于唐僧
这时候,令人爱恨交织的唐僧出现了。
剧情在遇到了唐僧之后,小朋友们便开始有一点点不开心了,那时我常常会想,孙悟空明明可以独自去取经,一个跟头就来回了,为何却要带上一帮猪队友,尤其是唐僧,根本就是猪中翘楚。
可是唐僧却是整个取经队伍里最重要的人,没有了他,孙悟空不可能从五指山解放出来,也也不可能在遇难的时候动用观音菩萨,如来,以及各路神仙的关系。没有他巨大愿力的整合,这五个人的团队也不可能走上取经这一条自我升华之路。
现实中的玄奘和尚,绝对不是这样一个窝囊货的。在海量的对玄奘和尚的研究中,都认为他是一个伟岸帅气的男子,甚至也是一个尚武的美男子,保证他在西去的路上遇到各种风险都能幸存下来。
唐僧象征的阿赖耶识是一个完全没有暴力的意识层面,他唯一会做的就是,善待诸人,妥协,妥协,再妥协。他对于自己的徒弟悟空,却异常暴力的动不动就念紧箍咒——就像我们的良心和善念不断的对我们的愤怒,嗔恨情绪戴上紧箍咒一样。
阿赖耶识是本性和妄心的合体,当彻底开悟之后,妄心去除,才成为大圆镜智。一个人在开始决定要改变之后,在佛教即称为“修行”,便需要控制自己的念头,其实也就是心理治疗常常说到的“觉知”。禅宗十牛图就将这个过程用人和牛表现出来。最初牛非常野,直到最后的阶段,放牛娃和牛融为一体,象征着阿赖耶识可以很好的控制末那识,也就是控制念头的取用。
说起来其实我们好人情的中国人对代表阿赖耶识的唐僧是深有体会的,朋友来求助的时候,我们会对自己说“唉,不忍心,卖个面子吧。”岳父来求帮忙,我们会对自己说“怎么能不给面子呢?帮!”虽然常常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但是我们也常常乐在其中。有一个词很好形容阿赖耶识就是“不忍”。忍字是心字上面一把刀,刀切了心就是忍,不切,就是不忍。对于亲人朋友的情,如何能切断呢?往往,这斩不断的情,就是唐僧代表的的阿赖耶识作用力的结果了。
阿赖耶识会给我们那些攻击性加上一个紧箍咒,告诉它不可以在社会上随便攻击人,也告诉它。
小朋友对于这部剧的厌恶,大约在他们遇到了如来佛祖之后,唐僧命孙悟空将紫金钵盂送给阿难,以求见如来佛祖的时候,达到了最高潮——怎么如来佛祖也来这套!
那时的我,一直疑惑,为什么唐僧的信仰没有在那一时刻崩塌,弃经书而去。
对于一个像唐僧一样布道者,他西天取经的目的并不是判断是非对错,而是将信仰推销出去。一个推销者在进行推销的时候,首先必须是取得对方的信任,而这个信任获取的最佳方式,是做一些让他觉得自己可信的事情。在中国,斗酒就是兄弟之间获取信任的一种仪式,行贿,因为其意味着“从此以后我就和你在一条船上了”也是一种重要的获取对方信任的仪式。在这样的仪式过后,信任才能建立起来,唐僧的理想才能渗透和传播。
所以如来佛祖在最后关头,以行贿考验唐僧,实则大有深意。一个精神上不低头,行为上低头的人,才会成就传道的事业。这是整个取经队伍经历的考验,象征他们必须对世俗和人性中不美好的那些层面低头。
所以
可以说唐僧是一个人人格的善良,妥协的部分,而孙悟空则是一个人攻击性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孙悟空,多半会很快的站到玉皇大帝的队列中去。
一个人如果意识和行为之中带有太多的孙悟空的人格,即攻击性,是没有办法在这个社会中正常生活的。即使他们能够生活,也会把周围的人搞得疲惫不堪。他们多非常聪明,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一切不对的,没有道理,没有逻辑,不公平的事,并且用精美的逻辑将世界破斥得七零八碎,让人们明白自己原先喜欢的这个世界居然有那么不堪。当他们把一个人当做“自己人”的时候,会期待这个人时时处处做到完美,最好的例子是谢耳朵,一个只讲对错,却不通人情的科学家。
现实中如果某人不幸遇到了一个孙悟空式的恋人,在不小心打碎一只碗,或者没有打扫干净屋子的时候,事无巨细的指出ta的错误,多半,这并不是什么值得留恋的生活。如果有孙悟空式的父母,那真是不幸到了极点,他们将在离开父母之前都要面临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生活,成年之后也难以获得心灵的自由。
往往一个生活在二元对立世界中的儿童会喜欢孙悟空,因为他们的概念中就是打死错的,帮助对的。在青少年时期,这种对错二分的人格特点发展到极致。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世界的认知全面起来,会更偏向于唐僧人格。他们会理解每一个人都是多面的,这个世界也并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错中有对,对中有错的。所以他们会更淡然,对世界释放更多的善意。同时也需要压抑人格中孙悟空的部分。
当然,一个纯唐僧的人格也并非好事,虽然很多人认为佛教就是这样教导的,但是其实并不是真的。唐僧只有与悟空协作才能够真正的将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
一个最成熟的取经队伍,才能够适应社会的种种变化。统领自己人格中各种猪八戒,孙悟空和沙和尚。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程度,即既能理解别人,又能保持自己的童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