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 · 薤

作者: 云卷云舒_fa6e | 来源:发表于2020-05-18 17:00 被阅读0次

    一看篇名,不知道是啥,而且还有一个字不认识,只认识一个字“葵”,“薤”字不认识,我以为里面有个韭菜的韭,是不是也读韭,赶快查字典,读[xiè],看到注释一下子就知道了,天呐,怪不得说咱们的文字是象形字呢,闹了半天是它啊!从这个字的形状看,老祖宗真是太聪明了,它长的样子确实像韭菜,但比韭细多了,发明了这么个有学文的字。到底是什么呢,咱们后面再说哈。

        开篇汪老就引用他小时候读的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这首诗我也读过,一读基本都明白,里面兔、狗、雉小孩子都认识,谷也知道,葵不知道是啥,听老师说是一种野菜,具体是什么也不知道,到此为止了。巧的是,汪老也不知道这个葵到底是啥?但他一直纠结、研究这个东西到底是啥。汪老书中说他是后面读了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吴其濬是嘉庆进士,自翰林院修撰官至湖南等省巡抚。但他并没有只是做官,他留意各地物产丰瘠与民生的关系,写成这两部巨著。是我国十九世纪植物学极重要的专著。直到现在,西方的植物学家还认为他绘的画十分精确。吴其濬在《图考》中把葵列为蔬菜的第一品。他用很激动的语气,几乎是大声疾呼,说葵就是冬苋菜。汪老也这才弄明白,原来葵本来是中国的主要蔬菜。他查阅了《诗.豳[bīn]风.七月》,“七月烹葵及菽”,《齐民要术》以《种葵》列为第一篇。《农书》还称葵为“百菜之主”。但明代的《本草纲目》中已经将它列入草类,压根儿不承认它是菜了!是什么原因让它变得不行了呢?分析说可能是大白菜取代了葵。现在南方几省还有冬苋菜,汪老书中说,要不是吴其濬都死无对证,当年他要是不到湖南当巡抚,大概也弄不清葵是啥。

    汪老是由葵想到了薤。  书中说,薤叶极细。我捏着一棵薤,不禁想汉代的挽歌《薤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时何时归!”不说葱上露、韭上露,是很有道理的。说到底,这个薤到底是何物?我上面提及是查字典才知道的,在我们这里就是野蒜,多生于坡岭地,俗称贼蒜。它的叶子比韭菜细多了,它的鳞茎就像大蒜,我们当地每年清明前后吧,勤快的人们会到地里铲一些回来偿鲜,用它包包子特别好吃。但春季一过它就老了不好吃了,多数人也嫌麻烦,都当野草处理掉了,它的繁殖力很强的。南方人还常吃它,称它为“蕌[lěi]头”,但很少知道蕌头就是薤的。北方城里人现在极少吃了,也不认识。你们知道、认识吗?

相关文章

  • 葵 · 薤

    一看篇名,不知道是啥,而且还有一个字不认识,只认识一个字“葵”,“薤”字不认识,我以为里面有个韭菜的韭,是不...

  • 天地·律 | 食物微史之五菜篇

    文 | 乄妖乀 所谓五菜者,《灵枢经·五味》载,‘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即葵、韭、藿、薤、葱也。...

  • 藠的前世与今生

    汪曾祺老先生在他的散文《葵·薤》中写道:古代的薤就是现在的藠(大意如此)。这样看来,咱中国人栽培、种植、食用藠的历...

  • 何不试食葵薤

    我一贯喜欢读汪曾祺,他的文章有点精致的家常味道。常常分享一些他老人家知道的稀奇事,即使是看他说植物,说酒,说吃...

  • 近日读汪曾祺散文《人间草木·葵与薤》时,认识了一种“新”植物——葵。乐府诗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想必都很熟...

  • 薤,原来你就是六藠

    读了汪曾祺的《葵.薤》一文,饶有兴致地查了“薤”字的潮语读音,才恍觉这种自商汤就有的古植物竟然是潮州人佐粥的...

  • 繁荣昌盛的“百菜之主”——葵

    早在先秦时代,重要的蔬菜有五种:葵、藿、薤、葱、韭,称为“五菜”。 葵为“五菜”之首,在古代有很高的地位,有“百菜...

  • 《岁朝清供》2 舌尖事

    葵·薤到豆腐 我觉得汪曾祺先生十分擅长运用一些感官描述来传词达意。例如在《夏天》中就有: ...

  • 人间草木汪曾祺16个笔记

    08 葵·薤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

  • 五菜为充

    五菜为充 菜又称为“蔬”, 蔬,“疏也”,可以疏通气机。 五菜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各种蔬菜均含有多种微量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葵 · 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cp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