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一个杂志上看到过一则小故事:有一个人觉得活在世上很迷茫、空虚,不知道如何生活下去,于是他就去请教一位哲人:“请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哲人听了之后,不紧不慢地回答道:“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所以我要继续努力活下去,去探寻人生的意义。”提到这个故事并不是想搞笑,而今天看了电影《天堂电影院》让我又想起来,略有感触:生活的理想,无非就是理想地生活。
人从生下来就不断在认识和体验这个世界,你所出生的地方、环境,家人以及亲戚朋友,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历都不断在你脑海里投射下唯有你才会有的独一无二印象。寻着这条事件发展顺序,久而久之,你会慢慢形成你的三观并且慢慢习惯,你以为这就是你以及你真正所处的世界。电影中的主角多多就是从小喜爱电影,并且和小镇电影放映员成为了“忘年交”,在人生初期就成了小镇电影放映员,也因为电影邂逅了初恋女友。小镇环境、上课、在教堂兼职、与电影放映结缘以及对后来转入小镇上学的女孩心动,多多似乎安于这种电影般的生活。
因为小镇的成长土壤和环境,在多多脑海中已经扎了根,学习、工作、爱情纷繁皆交错于小镇,甚至在服兵役之后,对于电影院的萧条和初恋女友的杳无音信怅然若失。受伤失明的艾佛特没有再用像当初多多小时候一样,用电影台词宽慰他,而是告诉他——“人生和电影不一样,人生,要更辛苦,在这里居住了一天又一天,你认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你相信一切都永不会改变”,“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这里,我并不是想强调那句类似的鸡汤:如果你不出去看看,你以为这就是全世界。我是想说,人们往往会习惯于一直以来的生命状态,在这条线上预设自己应该的生活,但是应该的生活,毕竟不是现实的生活,人的一生就是在现实和理想这种持续往复的张力中,不断螺旋式上升的。
还记得读研的时候,在一次课上,教文化人类学的教授跟我们提到“应该的生活”时,举了个例子:什么是应该的生活?就比如我们现在是研究生,无论物质还是精神生活状态应该很好的,不用为工作和生活的负担顾虑太多,但事实就是研究生就业越来越难,尤其是文科生,而且研究生教育也开始变味,很多人都是奔着混文凭的思想来的。其实,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生活的真是差距,电影和人生的不同,你以为,你觉得,你一直以来感受,在现实面前,在实实在在的存在面前都经不起推敲和考验。你必须经常跳出你熟悉的感受、经验、区域来反观自己的状态,因为理想也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你得活出它,而不是习惯它。
所以,人要成熟就必须迈出自己,就像电影里艾佛特逼多多出去,“不要回头,不准写信,想家时要熬住”。当你做决定的时候,该放下的、忘记的必定会带来不适应的阵痛,理想、现实,爱情、婚姻,这个世界想要两全的东西大多不存在,我们只能在理想化的现实、现实化的理想间游离中和,已达到看清自己,实现自己的初衷。
在理想预设中跳出来,从现实关照;从现实生存中摸索,追寻理想方向。生活的理想,无非是理想地生活,前者的“生活”是名词,后者则是动词,人生就是现实、理想动静交融,不断蔓延向前的过程。
就像至尊宝一心为了爱情理想,想救出紫霞,但又不得不认清,必须要以拥有强大力量但却不能拥有半点情欲的齐天大圣去面对的现实,本以为应该和紫霞为爱双宿双飞的理想预设,其实只有在经历了对现实力量的清醒认识后,才再次深刻理解了舍身取义的普世理想:理想需要现实来实现,而现实始终有缺憾,缺憾又促使我们不断去实现更深意义的理想化,人生才得以真正圆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