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看了几本心理学方面的书,也在豆瓣上看了一些关于提升在自我能量的帖子。
说到能量,仿佛是一种玄学,其实并不尽然,有本书《具身认知》,讲到的是关于身体状态对身体状态的影响,很多年前看过一本畅销书《正能量》,里面其他的内容都忘了,只记得一点,有时候人不开心的时候如果面部做出微笑的表情,慢慢地心情真的会好转。
身心其实是难以分割的一体,身体状态好,心灵状态也会更加充沛,而心理状态的平和愉悦又作用于身体的良好状态。
开始研究内在能量,始于一句话“日出千言,不病自伤”,作为一个不说话会憋得很难受的表达和分享星人,看到这句话还挺震惊的,这句话出于孙思邈的医书,作为一个开始绿茶加枸杞的中年人,没想到话多居然也能伤身。
其实现代人,除了教师、导游或者其他需要说很多话的职业,用嘴来讲的场合并不多,那么我们的语言出口在哪里呢?社交网络变成了输出的主要渠道,不是在微信聊天就是在发朋友圈和回复朋友圈,浪费时间只是其一,耗费能量是最大的弊端。
……码了半天没保存,现在只剩一半了,输出观点的动力都快要消散了,过于信任网站自动保存了。
作为一个任性的公众号作者,继续想到啥说啥。
为什么在微信上发朋友圈或者聊天也如同上课讲话一般损耗能量呢?因为有来有往的聊天,会有期待和互动,会让人身心无法安在当下,一部分精神和灵魂会被吸取网络中,能量无法完全集聚于自身,而是给了网络,留了期许。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打开微信就会没法跟现实中人好好说话,因为神思溃散,难以凝聚,能量自然无法聚集,更无法补足。
止语生定,止语生慧,是集聚能量的原因,一切向外求,都会让人心绪波动,向内求,读书写字运动,都能凝聚能量而不伤神。
因为这一切无需回应,只要安在当下,专注于此时此事就可以给自己赋能。
人生的力量有来自他人温暖鼓励和帮助,更多地还是自己一个人默默成长,多长出一些根系来,深深往土里扎,让自己更能经风雨,更茁壮。
网络信息洪流很容易把人淹没,过于投入,没有觉知,就很容易沉溺在虚拟,口鼻在现实中呼吸,身心分离,大脑在虚拟的信息洋流溺亡,成为一个被网络控制的空心人。
正如友人所言,微信只是短信的另外一种形式,有事说事,无事少聊。
当然这也是因人而异的,身为女性我们可能更加需要彼此鼓励,互相安慰,彼此赋能,但能量来源应该是多元的,稳定的,最好是主要能量能够自生且可再生。
以后还是继续保持有觉知地使用微信,它只是一种工具,不要被工具诱导,成为一个工具的工具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