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谈鲁迅小说(九十五)

谈鲁迅小说(九十五)

作者: 鸿蒙沐阳 | 来源:发表于2021-10-03 22:28 被阅读0次

子君已不能够与自己思想交流,并给予自己情感上的理解和慰籍,相反带 来的更多的是“神情的冷”和“恶毒的冷嘲”。

这“真的隔膜”使涓生感觉创伤, 因为他知道,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而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 奋身孤往,否则只会一同灭亡。而子君早已什么书也不看了,即便他故意找些谈 资,也觉得难以同行了。

涓生欲丢掉这“里比多”的附着对象一子君,而以自我本身代替,以此来修复创 伤。可他又陷于说真实的苦恼中,因为说真实是须要有极大的勇气的;可是没有 这勇气,而苟安于虚伪,那也便是不能开辟新的生路的。所以在面对子君的犹疑“你近来很两样”之 时,他不得不决绝地说着:

你要我老实说;是的,人是不该虚伪的。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 经不爱你了!但这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

弗罗伊德说,自我里比多在常态的情况之下,不难转变而成客体里比多,而 客体里比多最后又能为自我所收回。

涓生要开辟新的生活,为“免得一同灭亡”, 决定奋身孤往。他的欲望的满足对象投向了自己,已不需要子君来满足自己的性 欲望或是爱情的欲望了。投注在子君身上的“里比多”这时被涓生所撤回并又集 中于自我了。

所以他决绝地说:“因为我不爱你了!” “但这于你倒好得多,因为 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 了。殊不知这只是他自己的心境。最后只留下了悔恨 与忏悔。

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故事,鲁迅意在揭示整个社会的停滞、腐朽能毁掉爱情的 绿洲,若整个社会及文化环境不改变,个人的理想追求也是不可能得以实现的。

相关文章

  • 谈鲁迅小说(九十五)

    子君已不能够与自己思想交流,并给予自己情感上的理解和慰籍,相反带 来的更多的是“神情的冷”和“恶毒的冷嘲”。 这“...

  • 谈鲁迅小说(八十)

    这个“叛逆的猛士”知道人民的一切苦痛,知道眉间尺的父亲是冤死于统治 者的残暴,也清楚眉间尺的软弱注定不能替符报仇雪...

  • 谈鲁迅小说(九十)

    弗罗伊德说:“矛盾乃由性的剥夺而起,因为里比多得不到满足,就 不得不寻求他种出路和对象。” 魏连殳早料定自己会继承...

  • 关于《在酒楼上》的“鲁迅气氛”

    关于鲁迅的小说《在酒楼上》,周作人称其为“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根据钱理群先生在《鲁迅作品十五讲》一书的第四讲所谈...

  • 谈鲁迅小说(九十三)

    弗罗伊德说:“性的客体可将自我的自恋吸去一部分, 于是自我对于客体的估计便常常过分。” 子君在恋爱初期,将涓生看做...

  • 谈鲁迅小说(九十六)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道:“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 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 谈鲁迅小说(九十四)

    弗罗伊德说“假使于此之外再加以利他主义,将得自爱人的利己主义引向客 体,那么性的客体就成为至高无上之物:而完全吞没...

  • 谈鲁迅小说(九十二)

    无情的社会剥夺了魏连殳的天性,使其不得不以一种变态的方式修复这缺失带来的创伤。这注定走向死亡的悲惨命运,让我们真切...

  • 谈鲁迅小说(九十一)

    弗罗伊德说:无情的自我谴责实际上都有关于自己所已经失去的或因有某种 过失而不再加以珍视的性的对象。 魏连殳曾将中国...

  • 【21-243】【老小孩谈39】说说鲁迅笔下孔乙己的回字写法及其

    【21-243】【老小孩谈39】说说鲁迅笔下孔乙己的回字写法及其它zjkzxd 一, 鲁迅一个短篇小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鲁迅小说(九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ib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