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作品,作者

作者: 昇夫 | 来源:发表于2019-08-05 01:35 被阅读6次

    听俩人聊天,碰巧说到了读书。女的说:我在看一个小说,每天零点更新,又想接着看,只是耽误我睡觉。男的问:什么小说?讲的什么?女的说:讲的是一个爱情故事。旁边的我其实没有听清楚,可我听出来这部小说对她是有股吸引力的。男的接过来说,他读过一个叫兵皇的小说。兵什么?女的问道。兵 皇,就是皇帝的皇。我听了大概判断出讲的是那方面的故事,狐疑是不是叫兵王?“皇”更倾向无上的权利。女的问男的:讲的什么意思?男的答说,就是讲一个特别历害的兵,无所不能,刀枪不入。哦,我想那是讲兵王吧。像老虎头上不就是有个“王”字么。我在一旁有意无意听他们接着说下去。女的说,每次都叫我充费,三十,五十都行,呵呵,我就是不充。男的也附和,那就签到了。签了到就可以免费接着看。是啊,就是这样的。

    读者,作品,作者

    我从这段聊天中,读出两个信息,或者说是一点了解。现在不缺作品,也不缺读者。一是很多人习惯的喜欢读的是什么作品呢?是小说,网络小说。是不是?这群读者都是些什么人?但我想,正如对话的男女,是网络小说的读者,有没有代表性?我没有了解数据,不能直接知晓。但我想,他们所占的比例应为数不少吧;二是如今信息爆炸,获取途径、选择多样,愿意甘心捣钱来阅读的,恐怕是占极小的比例。也如女的所说,就是不买。心想,我就出于消遣,打发时间,填补一下空虚无聊,哦,看点小说还要捣钱?实在犯不着哇。真正愿意捣钱的,一定也有。那这极少数又是什么人呢?简单的猜测:首先是觉得作品写得好,有价值意义,遇上了热爱文学的有情怀的读者。

    这两点信息,又引起我的两点思考。

    一是读者喜欢读什么?二是文学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第一个问题,我想是读者与作品间的关系。在当代社会,物质化明显,每个人所处的生存环境不同,生活状态不一样。那么空余想读点书的时候,获取途径、选择内容都是有所不同的。

    有的人喜欢读小说,有的人喜欢读散文。我从零零碎碎的信息给我的印象中,总觉得散文相较小说,读者要偏少。

    首先这是由作品的内容性质决定的。读小说,重在情节,故事。很容易让读者有代入感,容易让读者获得消遣的某种需要和效果。不需要认真思考,看过了就算。反正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

    而读散文就不同。每一篇优秀的散文,一定会给读者传递一种或多种信息和能量。比如田园山川自然,给人忘我脱尘的向往精神享受。比如某种人文风景,带你穿越时空,领略古人历史的风采辛苦,感叹当今和平文明的美好。比如通过对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故事的叙写,将复杂鲜活的生命展现在你的眼前,总能引起你的一番感慨和思考。

    我就觉得,散文的精妙就在于:它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像营养一样一点一点融进你的血液,注入你的五脏六腑,到达你的内心。使得你的胸怀撑大,眼界开阔深远。这些无形形成了你在生活中不一样的表现:从容,睿智,平静。洞隙观火,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临危不乱,平静自处。可以应对现实所有的丑陋,也能笑迎生活点滴的美好。这就是学识,气质,层次。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我就觉得,读好的散文就是修行。而能写出好的散文的作者就是人生修行的成功。

    而现在,小说更受市场的欢迎,不是吗?很多影视剧来自小说改编。而散文,像是一件古董,不被人赏识。又像是个弃妇,孑孓行走在一条陌路之上。与高大光鲜的影视剧表现出来的作品比较,散文成了不能再小的小众存在。

    对于一个偏喜爱散文,写散文的作者来说,这不能说是一个好消息。但幸好,还能想到林清玄。林先生乃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可见散文仍没有没落。

    第二个问题:文学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在这里我所说的文学,是指所能见到的所有作品以及写作品的作者范围。特别拣小说和散文来指代我要说的文学。

    作者写出来作品,是给读者看的。有的会捣钱,比如在网络上购买充费。有的直接买纸质书籍。有的不愿意捣真金白银,只要你来读,签到来读,我想也是体现了它的价值,或许流量会间接带来效益。从这点看,文学是物质的,是买卖的商品。

    买的是读者,卖的人是作者。那么作者写作是因为物质吗?或者说,作者搞文学是出于金钱的目的吗?这是个让人思考和可以讨论的话题。但是有一点可以让读者知道,作者写作品也如你工作一样,有着其中的付出辛苦。当然,值不值得你花钱,也一定是读者你来决定。

    但文学一定又是精神的。不论是什么样的读者,不论社会地位、是做什么工作、是贵是贱、是穷是富,文学作品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带给读者一种体验,宽慰,享受。

    不论是偏重于精神,还是偏重于物质,对于文学本身,并没有什么损害,也不能以此可以来分辨它的优劣。但是可以区分出的是:读者是怎样的一群读者。

    愈偏重于精神,我想现实的表现是,这样的读者相对物质富足,不用为生活奔波辛劳。当不愁物质,追求精神是另一种需要。当然,也有一种人甘于清贫。一簟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的大观胸怀心态。既使没有什么钱,也不会陷于物质的苟且。这样的人格品德生活境界更尤难得。这就好比是一篇于化境的散文模样吧。

    读者,作品,作者是联系在一起的。在精神和物质之间,在现实生活和时空流转之间,互为并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者,作品,作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nu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