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感觉的界限——读P.F.斯特劳森《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二

感觉的界限——读P.F.斯特劳森《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二

作者: 小洛与鞋带 | 来源:发表于2024-04-17 07:44 被阅读0次

二、经验的形而上学

1、空间与时间

四个重要的二元性统摄着康德关于人类知识本性的理论:现象与事物自身、直观与概念、先天与经验、内在与外在。所有这四者都出现在这部著作的第一个主要部分“先验感性论”中。我们通过直观和概念的二元性,试图理解它们在那里是如何关联的。

“先天的”三种意义或解释:

①朴素的解释,一个概念或特征(元素)如果是任何我们能使之对我们是可理解的经验观念中的本质性的结构元素,就可被称为先天的。

②先验唯心论者的解释,称一个元素是先天的就是声称,它的作为经验特征的呈现可完全归于我们的认知构成的本性,而不归于刺激了我们的认知构成以产生经验的作为其自身的事物的本性。

③我们的空间和时间观念(而非空间和时间本身)在这第三种意义上是先天的。这第三种意义,在关于我们的观念的来源的古老而著名的争论中,是通过“内禀的”这个词来表达的。也许至少康德的某些论证应被解释为试图确立空间和时间观念具有笛卡尔和莱布尼茨认为至少我们的某些观念具有的特征,而对此特征,洛克和休谟由于断定我们所有的观念都源自经验而全部予以否认。

时空的先天观念具备像范畴一样的特征:它是我们头脑中的认知框架,事物在此框架下为我们所认识。“在经验中相应特征的显现、在世界中的呈现,是可单归于我们的认知构成、我们的机能的本性,而不归于刺激我们的构成以产生经验,并的确以产生我们的世界的那些事物自身。”

2、客观性与统一性

“对象”这个词带着“客观性”的内涵。知道一个对象的某种东西,就是把它归于一般概念之下,就是知道某种东西,而这与任何特定的意识状态的发生,与对“所讨论的处在一般概念下的对象”的任何特定觉察经验的发生无关。对于对象的判断,如果是有效的,就是客观地有效的,就是独立于特定觉察状态的发生,独立于特定的经验而有效的。

斯特劳森在这部分将要论证康德通过求助于形式逻辑来发现范畴表的线索会在进一步的考察中崩解。最佳方案是不要考虑基础的逻辑形式,而是考虑基础的逻辑观念,即一个逻辑系统由之得以建立的观念的基本成分。另一方面,康德对于“经验来自于统觉的单一自我意识”的论证仅仅是分析性的阐明。

先验演绎要求我们必须把它同时看作两个事物:“既是对于一般经验概念的蕴含的论证;也是对造成了经验的主体机能之先验机理的描述⋯⋯我们必须在仍然意识到这两者的同时尽量分拆这两种元素;这是由于看来若不注意对这个模型的严格要求,我们很可能无法完全理解该论证的阐示。我认为,理解的一个更为严重的障碍是,部分因为先验心理学的要求,部分因为在这个探究的每一个阶段他都竭力追求最大的一般性和抽象性,康德推迟到‘原则论’才考虑真正给‘演绎’的非常普遍的论证和结论以实质内容。”

为什么经验要归之于自我意识?

斯特劳森指出同一性。回答“有赖于如下一点:将各种状态归于一个主体,要求主体自身是一个可直观的对象,而该对象有其经验可应用的同一性标准。为客观性条件奠基的要求并不恰恰就是,经验应该能被归于这样的主体,而是经验应当具有自我反身性的特征,该自我反身性被康德用自我意识的观念来表达。这个表达并不完全妥帖,因为我们马上被它引导去用人的自我意识,并因而用经验之日常经验的自我归属的完备条件思考。但是这个表达所意指的是少于此的东西,然而这种东西仍确实构成了人的自我意识的本质核心。”

对于先验演绎中的结论,我们应该善意地抱有、而非完全地据有或确信。

评价:5星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相关文章

  • 《人性论》说了什么

    一、与《人性论》的缘分。 《人性论》是我在阅读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之后开始阅读的。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

  • 2021-03-13

    今天,偶然看到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康德的《天体论》,《不可知论》,进而引申出康德三大哲学体系:1、纯粹理性批判,...

  • 写给丹晴的2021年新年计划参考

    书 《悟空传》今何在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政府论(下篇)》约翰·洛克 《复杂》梅拉尼·米歇尔 《合作的进化》罗...

  • 精神病人需要理解和关怀

    天才不仅有想象力,还有超人的智力的,而后者是被很多人忽略的。——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凭借“博弈论”获得199...

  • 从康德的观点看数学

    提要:康德在理性的根源处探讨数学和物理学“是怎样可能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两部分,可...

  • 哲学随笔2

    康德的问题,康德所面临的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成为可能;给予的人类知识,它的前提是什么,界限是什么。经验论...

  • #华与华书房#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1】

    华杉 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前读的是商务印书馆的蓝公武译本,那种民国时期半文不白的翻译,比读古文还别扭,读了五...

  • 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

    纸上推进 邓晓芒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煌煌两大卷,1300多个页码。按邓说,“我本来就是想用十句话来解康...

  • 康德记录(二)——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的三大批判内容实质上就是指认识论、实践论、判断力论,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批判哲学的认识论——纯粹...

  • 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物自体概念的一些思考

    1781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出版了《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1787年出版了第二版。在这本书中,康德以一个新视角讨论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觉的界限——读P.F.斯特劳森《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us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