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笑的人运气好?你怕是遭遇了“可爱的诅咒”
入职1年的琳琳,是个爱笑的女孩,在同事中颇有人缘。
有天她急着约我,见面后,琳琳一改往日的笑颜,显得有些疲惫。
原来,因为她的随和,琳琳已经成为,同事眼中的“便利贴女孩”。
好用、方便、安静、简单、无成本、人畜无害。
本来对工作有追求的琳琳,渐渐沦为打杂的“人手”。
“琳琳,帮我打印下文件。”
“琳琳,饮水机打开一下。”
“琳琳,帮我取一下快递。”
“琳琳,调研数据帮我完善一下。”
“琳琳,你去给经理送一下图纸,下午开会用。”
开始时,琳琳还能适应,同事也对她态度友善,后来见她没什么脾气,整天笑呵呵的,就索性“直接指使”她,毫不顾忌。
“都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我怎么就成了倒霉鬼?”
琳琳很受伤,却不懂,她其实就是遭受了职场上“可爱的诅咒。”
《可爱的诅咒》是英国作家雅基·马森写的一本书。可爱的诅咒的含义,无关相貌,
而是那些把友善待人(如和蔼、慈悲、讨人喜欢等)当作唯一的行为准则却因此受尽委屈的人们。
我们所说的职场滥好人,就是指有讨好型人格倾向的人,就是受到“可爱的诅咒”的你、我、他。
波杰克
职场滥好人,是如何形成的?
1. 缺乏“无条件的爱”:
职场滥好人,最大的特点是敏感自卑,这种“悲剧”的特质,可能要追溯到原生家庭和早年的生活经历。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就塑造了一个讨好型人格的形象——索尼娅。
索尼娅是个孤女,从小寄人篱下,加上物质的极度匮乏,让她成为被挑剔虐待的对象。
为成全他人的幸福,选择牺牲自己,于索尼娅,已是家常便饭。
她总是不能及时,说出内心的渴求,克制压抑自己的想法,即便觉得痛苦。
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赢得周围人的赞赏,这份沉甸甸的赞赏,是她安全感的最大来源。
讨好型人格的人,从小被环境熏陶,而被迫灌输的观念是:
我只有“受委屈”,才能得到爱。
于是他们,形成了一个错误认知,并把这种习惯带入职场生活。
2.自我意识弱,观念固化:
职场上讨好型的人,大多是刚入职不久的“小菜鸟”,或是刚进入公司,根基不稳的“新人”。
讨好别人,是为了让自己的工作,开展地更顺利一些。
这些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不必要依附他人而存活。
造成自我意识弱的原因,可能是长期生活在一个控制型的环境,自己的一切都由别人安排,不允许自由的意志产生。
他们还忽略了,人是社会属性的动物,需要靠情感或利益与他人互动,而不是单纯的讨好。廉价的“帮助”,只会让别人忽视自己的需求。
波杰克3. 得寸进尺
这几年,有个职场热词叫“社畜”,指的是被公司压榨,被同事欺负的老实人。
发现了吗?从某种程度上看,讨好型人在职场上,也是“社畜”。
当我们第一次被同事“剥削”的时候,就为第二次做好了铺垫。
我们常说得寸进尺,就是心理学上的登门槛效应:
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久而久之,软弱的你,就成了同事的“靶子”——专门用来射击。
职场滥好人的“坏处”
1. 短期受益,长期人际关系受损
职场滥好人,也许短期,能收获一些好口碑。但长期看,是一项不划算的“投资”。
试想下,我们工作不忙的时候,可以适度帮助同事,做力所能及的事。
一旦你的工作负担加重,你就没有多余的精力,给别人便利。
无形之中,你给自己抬高了“拒绝的成本”。同事会觉得,之前你很乖顺,忽然就不热情了。
心理学上有个近因效应,
是指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
因此,同事只记得你最近一次的拒绝,而选择忽略你过往的所有好处。
2.失去职场竞争力
管理学上有个“二八定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抓主要矛盾,把80%的精力,放在20%的重要事情上。
帮同事干杂活,会大量占用自己的工作时间,长期以往,就会失去职场竞争力。
你牺牲了自己提升的时间,成全了别人的进步和升迁。
波杰克3.承担过多的责任
越忙越出错,是很多职场人的切身体会,只有专注,才能创造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职场滥好人,思路间隔地被打断,没有办法投身到工作中,必然要出更多错,承担更多无辜的指责和甩锅,最后还怀疑是自己能力不行。
摆脱“可爱的诅咒”,2步3招就可以实现
第一步,建立“我可以让别人失望”的意识。
讨好型的人格,说话做事经常考虑他人的感受,一旦拒绝别人,就难以摆脱如影随形的内疚感。
学会接纳自己,你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个体,不需要借由过多外界的评价,才能肯定你的价值。你不需要对他人的情绪负责。
对于职场滥好人,我想说,被人喜欢不是我们生活的必须。你有让别人失望的权利。
他们对你的“期待”,不应成为困住你自由的枷锁。
第二步,找回真我,树立信心。
做职场滥好人,未必被所有人看好,甚至有人会觉得你“虚伪”。
不仅自己累,还费力不讨好。
心理学上有一对概念叫假我与真我。
我们要挖掘和释放的,恰恰是真我。
蒋方舟曾经在《奇葩大会》上,自曝自己战胜讨好型人格的历程。
她在还没毕业时,当过半年节目主持人,面对前辈的“胡说八道”,蒋方舟始终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
经过一段时间,静静的自我沉淀后,蒋方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在面对一个长者的“谆谆教诲”后,她骂了对方并摔门而去,而后四处给朋友打电话,非常开心。
蒋方舟这成为她成长的一个标志,一个里程碑。
所以,找回真我,树立自信,是成功改掉“滥好人”的第二步。
第一招:改变说话的语气、姿态
回到文章开头,琳琳的问题,爱笑在生活中,也许是件好事,但在职场上,未必行得通。
可以说,恰恰是琳琳的“爱笑”,导致她成为同事“欺负”的目标。
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只要我们笑,对方就会满足我们的需求。
讨好型的人,在职场上,通常与人为善,说话非常客气。
一般是抱有“商量”的口气,而不是坚定的要求,这就让同事有了“对付”你的理由,给了他们可乘之机,说明你是“可以商量”的,他们可以和你“讨价还价”。
所以,职场上说话,尽可能温和中,不失干脆利落。
行为举止上,也要落落大方,镇定自若,不要卑躬屈膝。
第二招:有条件的答应
“别不好意思拒绝别人,那些好意思为难你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当同事提出要你帮忙做事时,我们可以不立即答应他们。而是选择有条件的回应。
例如,对方说,帮我查一下考核数据。
你可以回答说:“我在弄领导要的方案,特别着急,要不你帮我瞅瞅,一会我有空,再帮你查数据。”
有条件的答应,是为了让对方“自主”地学会尊重你,尊重你的价值和劳动,而不是对你呼来喝去。
第三招:把“猴子”转移给别人
《别让猴子跳回背上》提出一个新鲜的办法,要把你遇到的问题,巧妙转移到,给你出难题的人身上。
例如,对方让你帮忙做事,你可以把做事过程中遇到的不明白,一一盘问他,让他告诉你更多的信息、知识、技能。
最后对方不耐烦了,就不需要你帮忙,为了节省时间,选择自己去做。
即便对方,依然坚持让你去做,你也“利用”了他的帮助,学到了更多有用的东西,或者更快地解决了问题。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说:忍耐不是美德,愤怒才是。
职场上,在必要时刻,可以直接拒绝同事无理的要求。
放心,不用过多担心对方的情绪反应,我们的尊严和人格才不容轻视。
卡内基说:不要让小事,人生中的小白蚁,摧毁你的幸福。
以上。
来自公众号:路路有为啊,更多职场,个人成长干货,等你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