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木凡尘
前天参加幼儿园的亲子活动,遇到了一件事,瞬间就挑起我过往一些不好的记忆。
***1***
家长们在老师的指引下,到操场找到自己的孩子。
当时我站在大伊的身旁,四周的小孩都有家长来了,唯独站在大伊前面的一个穿红裙子的小女孩,她一直在四处张望,嘴角有些往下弯,她不开心。
A老师走过来,发现红裙小女孩身边没有家长,温柔地跟她说:***(小女孩的名字),你先等一等,老师帮你去找一下妈妈。
过了几分钟,B老师走过来,发现红裙女孩是一个人,她安慰道:***(小女孩名字),周围人太多了,你妈妈很难找到这里,别着急,老师现在去带你妈妈进来。
大约两分钟左右,一个年轻的妈妈从人缝中挤进来,同时,她怀抱着一个大约2岁左右的小男孩。红裙小女孩看到妈妈,就抱住她的大腿,这妈妈看到孩子,也是回以笑容。
我当时心想:老师们对孩子那么温柔又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善良又美好。嗯,小女孩的妈妈终于赶来了,真好。
只是我当时还隐隐生出了一点担忧,这个担忧,在接下来的亲子互动中,还是发生了。
一个家长配对一个孩子,进行拥抱,跳操等等互动,位置勉强可以,但是如果一个家长同时带两个孩子,那互动起来,地方其实不够的。
红裙女孩和她妈妈一起互动玩耍时,年幼小弟弟是不肯放开妈妈的手的。
如果这妈妈一直抱着或者牵着小弟弟,她又没法和女儿互动。
在这过程中,年轻妈妈让小弟弟站在一边,她尽量配合老师的要求,和女儿互动,但是,小弟弟就会在地上打滚哭闹。
这样几次下来,我看到了这位妈妈的为难。
她只有两只手,在亲子互动中,放下一个,就没法兼顾另一个。而红裙小女孩玩的热情逐渐冷却,她就安静地站在妈妈旁边,脸上也没有笑容和兴奋。
***2***
在过来参加亲子活动的前一天晚上,我问先生:小伊小班,大伊中班,你看看能不能请假,我们一人去一个班。如果你不能请假,这次亲子活动我们统一不参加(小孩留家里不上学)。
我之所以这样跟先生说,就是因为一年前,我试过带着2岁的小伊,参加大伊的亲子活动,遇到的情况就和这位带小弟弟来的妈妈一样。
手忙脚乱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当时会有一种“两个都需要我,而我不能分身”的无奈感。
小孩玩得不开心,大人也不开心。
而且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些不好的情绪,类似:一个人带两个太辛苦了!为什么别人有人帮忙带孩子,我没有?
所以,很容易掉入极端的念头:不如不参加,不参加就什么事都没有(带情绪的想法,可以理解但不可取)。
其实,亲子活动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管对孩子,还是对家长。好处不细说,讲一些我经历过后的想法。
1.亲子活动,能参加尽量参加。
2.如果要带上年幼小宝一起去,最好事先问问老师,方不方便带多一个孩子;如果不方便,请求朋友或者老师帮忙照看小宝。
3.鼓励夫妻双方一同参与,这种应该是最完美的了。
如果能做到夫妻一起参加,亲子活动就不仅仅是亲子活动,同时也是家庭活动,也是夫妻增强感情链接的活动。
4.很多时候事情难以完美,如果真的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参加,不必太过苛责自己。因为我们爱孩子的心,不会变。
***3***
大伊从小班读到中班,我都是带着小伊去参加她的活动。
过去我也有怨言,但是当我对先生表达不满时,两个人的气氛就会有些凝固。
后来每次亲子活动,我能去就去,不能去的就告诉老师我不参加。
自然也不会去批评责怪他不参加孩子的亲子活动。
这次难得他选择并实践了我的建议:他去小班和小伊互动,我去中班和大伊互动。
于是,活动结束后,我把先生夸了一顿,是夸奖,一连五句都是夸奖他做得很好。
他的反应很“受夸”,看得出他心情挺好,当然,我的夸奖也是真诚的。
我希望他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和陪伴中,所以这次先生参加亲子活动,算是他“找夸”的一个机会。机会合适,我自然就不吝啬夸奖了。
曾经,我是抗拒幼儿园的亲子活动的,但是现在,多了淡定和从容。
希望对亲子活动有困扰的妈妈们,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多多照顾自己的内心。
——END——
![](https://img.haomeiwen.com/i3044925/28ed68826eaf270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