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之美

作者: 4cc009b55409 | 来源:发表于2018-12-10 06:25 被阅读14次
    秋日晚霞

    1

    我的邻居小雨刚从国内探亲归来,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月前,她从休斯顿飞回上海,到浦东机场,取好行李,正准备搭乘机场大巴到市区。这时候,一个身材瘦削的男人走过来,说自己是在外地做生意的,要坐大巴到老家杭州,零钱不够,银行卡也坏了,暂时取不到钱,问小雨能不能借几十块钱给他。

    男人举止优雅、谈吐自如,为了表明自己是正经人,特意给小雨看了自己的身份证,说回去之后第二天就把钱给小雨打过来,还留下了小雨的微信号。

    “我真的没看出来他是个骗子”,小雨喃喃的说,“当时觉得几十块钱就能帮人解忧,何乐而不为?”面对那个素昧平生的男人,善良的小雨选择了信任。

    故事的结局不出所料,那个信誓旦旦的男人永远消失在祖国的茫茫人海之中。

    “家人都说我在国外呆傻了,换做他们,根本不会相信陌生人。”小雨尴尬地自嘲。

    可不知为什么,听到这个故事的我,却为小雨人到中年还拥有这样一颗单纯的心而感到欣慰。在我看来,错的不是她,而是这个世道、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却渐渐丧失信任的古老的国度、曾经的礼仪之邦。

    2

    小雨的故事不禁让我联想起十多年前中国发生的一起著名案件:

    南京小伙彭宇搀扶了一位摔倒的老太太,却反被诬告说自己就是责任人。双方各执一词,最终法院判决彭宇需承担责任,而法官据以判案的逻辑引起了强烈争议:如果不是你撞倒的,你为什么要送老太太去医院,而且还垫付了医药费?

    事实真相究竟如何,我们无从得知。只是,作为一个有正常逻辑判断能力的人,作为一个曾经的法学生,隐隐觉得有哪些地方不对劲:不要说法律的精神应是“疑罪从无”,至少,法院的判决应当考虑到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应当有利于好的公序良俗的形成。

    在证据不足的前提下,如此判决,不仅不能服众,更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不信任、让老百姓的良善之心日趋冷漠,完全违背了法律精神题中应有之义。

    “彭宇案”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老百姓都不敢去搀扶大街上跌倒的老人,到今天这种影响依然存在。

    信任,特别是陌生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在中国大陆已经逐渐成为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奢侈品。

    3

    什么是信任?

    德国当代杰出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卢曼认为:信任是为了简化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值得信任的个人或团体意味著他们寻求实践政策、道德守则、法律和其先前的承诺。

    信任可以省略很多不必要的程序、消除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能够促进一个社会更加和谐有序的发展。

    在实践中,无论是付出信任的一方,还是收获信任的一方,都能感受到满满的善意、体验到信任的美好。

    而失去了信任的世界,即使高楼林立、灯火辉煌,也只不过是行尸走肉、毫无生气。试想以下几个场景:

    国庆长假,你和朋友在景区游玩,路人主动要求为你们拍摄合影,你会不会毫不迟疑地把自己吃土半年、省吃俭用、刚刚到手的尼康全画幅单反交到他的手上?

    春运期间,正在候车的你抱着刚满月的宝宝、拖着巨大的行李箱、正发愁不知如何挤上回乡的列车,这时你的邻座提出可以帮你抱孩子或者提行李,你会选择哪一个?

    如果你正在火车站附近闲逛,一个陌生人走过来,说他的手机没电了,要借你的给前来接他的家人打个电话,你会不会做那个能够帮助别人的天使?

    本来很自然、很简单的事情,却因为信任的缺失而变得异常艰难,人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却并不增加任何社会财富,无形中提高了社会和谐运行的成本,得不偿失。

    4

    三十岁,在命运的安排下,飘洋过海,来到美国。

    蓦然发现,在国内难以寻觅的信任,竟然重拾于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

    买东西不用挑挑拣拣、犹犹豫豫,不满意的拿回去退掉就是;有些超市,哪怕是挤了一半的牙膏、啃了一口的面包、甚至是用到最后一圈的卫生纸,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退货,而且不会问你为什么(事实上那样做的人也很少);

    购物一定要等打折,实惠多多;同时还有美好的名为PRICE MATCH的价格政策,保证此款商品在一定时间段内不会再降价;如果价格再次调低,则会按照最新的价格,把多出来的money退给你,让人买的放心,买的舒心;

    选择网上购物,即使快递公司显示已投递,但顾客并没有收到货的,卖方都会选择信任顾客,重新给你邮寄一个新的过来;

    用信用卡买东西,万一被盗刷,只要给信用卡公司打个电话说明情况,这笔消费就不会算在你头上;

    而陌生人之间互相帮着拍照、提行李、甚至抱孩子,更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这里,信任如同随处可见的小雏菊,开放在每个人的身边,简单却美好。

    5

    为什么信任在美国依然存在?

    (1)美国是一个有信仰的社会

    这里说的“信仰”,不仅仅局限于信仰某一种宗教,如果你有正确的三观,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绝对不可以做,那就是我所定义的有信仰的人。如果一个社会绝大部分由这些人所组成,则足以可以称作是一个有信仰的社会。

    (2)生活相对富足,人的素质相对较高

    中国古人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马克思也说过: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美国不算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但也有相对完善的福利制度,基本上做到了《礼记·礼运篇》所云:“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说白了,就是大家的日子过得都还可以,基本的物质需求能够保障,人们不需要绞尽脑汁去谋生计,所以也没有必要去做超越底线的事情。

    (3)违反规则的代价太高

    美国是一个信用社会,有一套完善的信用体系。一般来说,你所说的、所做的,别人都默认是真实的,但是一旦发现是虚假的,你就会陷入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小的方面,你或许会登上某个商家的黑名单,以后再也无法购买他家的所有商品;大的方面,可能是永远无法以你的名义租到房子,无法买车,无法贷款;而如果胆敢对海关撒谎,则可能会被吊销签证、遣送回国甚至是锒铛入狱!

    貌似自由的美国社会,其实是有一道看不见的天花板,他控制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协调着人们之间的关系。

    (4)国家强大的法律支撑也是重要因素

    2017年感恩节后,美国法院判决梅西百货、西尔斯等商家在节日促销过程中把原价提高后再行打折,属于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处以巨额罚款;

    而远在2008年,好几个知名化妆品品牌如倩碧、雅诗兰黛、兰蔻、娇兰等则被美国法院认定为联合起来垄断市场,谋取高额利润,判决他们向所有购买过这些品牌化妆品的消费者均免费提供化妆品一份。

    好的法律与人民内心的道德判断应当是一致的。对与错,赏与罚,一目了然;反之,坏的法律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毋庸置疑的。

    6

    我有一个梦想:

    有一天,中国的爸爸妈妈们能够随心所欲的购买自己国家生产的奶粉,而不用把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浪费在昂贵的国际邮费、海关关税以及提心吊胆的等待上;

    有一天,中国的大叔大婶们不用战战兢兢地在超市和菜场挑选水果和蔬菜,不用害怕皮革奶、瘦肉精、苏丹红;

    有一天,我的弟弟妹妹们在街上遇到摔倒的老人,能够第一时间毫不犹豫的搀扶起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

    有一天,当我们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再也不用带着戒备之心,而是与遇到的每一个人相互微笑,说一声“你好”;

    我坚信这一天终会来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任之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bl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