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
害怕说错话(做错事)的背后

害怕说错话(做错事)的背后

作者: 灵心_心理咨询_邱玉东 | 来源:发表于2019-01-19 22:01 被阅读27次

一、怕说错(做错)源于原生子亲互动模式

今天突然发现 ,很多事情(比如做一次讲座)我不敢轻易去尝试,要不然就要长期的去表达(也就是天天上课)。偶尔的一次讲座,我不太放心,担心有讲得不到位的地方,给人留下一些不良的印象,或者准确地说,是担心听者产生片面认知,或者甚至是误会 ,而长期听听讲课,讲者可把知识原理来龙去脉清楚明白的表达完全,听者就可以有机会修正片面理解,减少了让人误会的机会——对新知的不完全认识,可能是阻碍当事人进一步学习、导致其浅尝辄止的原因之一——让TA能够真正的全面的理解一个学问。

之所以对短程交流有这样的担忧,可能源于我的原生家庭交往(沟通)当中,与父母双亲的交往,总是一句两句简单的交涉,缺乏较为深入时间较长的沟通:这样的交往因为两方面都没有痛快淋漓地发言,给彼此都留下太多的“添油加醋”,对对方一两句话加上自己想像“扭曲、概括、删除”的机会,极易产生误会,给交流沟通的双方留下一些不太好的印象。

我自小父母双亲都是短促的一两句话,很多时候都是单向表达——长辈说,我听,很少有觉察感受、表达自我的机会 。长此以往,易受暗示驱动,揣摩对方,想象力“爆棚”,严重“扭曲、概括”二老言行并推而广之,对靠近我的人,也开始闭嘴不询,凭想像猜测“眼见、耳听”的蛛丝马迹,从此存活于“自己的世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极认真”的“同志”就这样创造成功!(自闭)

当下我想明白了其中的“过节”,当然要减少让听者“胡思乱想”瞎猜测的机会,所以,我轻易不表达“专业”的知识,要不就是在持续进行的课堂上——心理学课堂,或者信息技术课堂。

二、当下与父母的交流沟通是一种适应与考验

现在与母亲的交往,开始进入“多言多听”的境界,有点像心理课上传播心理学知识,长篇大论,又有互动;与父亲的交往还仍然是“三言两句”——父亲喜欢色彩,动作快,变化多,条理欠缺一些,偏向视觉型,选择重要关键的词汇,一句两句直击要害——正面积极地来看,这何尝不是一种考验?抓住机会,好好“锻炼”——NLP用得更好、更完善了,可能就可以跟爸爸“多言交互”了——对,害怕是一种提醒我深入研究,广泛学习,提升能力,用更好的方法面对和处理让我产生“害怕感觉”的人、事、物……(选个好主题,拓展延伸……)

再添赘言:父母的“严厉”诱发“少言多思”,亦造成谨言慎行,“不轻易书写或发言,一出即精品”,历史上“大器晚成”的人,都是由怎样的父母管教的呢?

(写于190118,190119续写、修改)

相关文章

  • 害怕说错话(做错事)的背后

    一、怕说错(做错)源于原生子亲互动模式 今天突然发现 ,很多事情(比如做一次讲座)我不敢轻易去尝试,要不然就要长期...

  • 2020-01-11

    年纪在增长,心却不长大。 总是做错事,说错话,之后后悔莫及。 害怕背后的议论,其实这样的议论免不了。 很多东西想清...

  • 我允许自己说话了

    我允许我自己说错话了,其实就相当于我允许自己说话了。 小时候敏感又脆弱,害怕说错话,做错事。慢慢就让自己不再说话,...

  • 越是不懂,越需要去问

    工作以后总是会害怕自己出错,害怕说错话,害怕做错事情。很多时候,不懂也不敢问。也有的时候害怕别人看出自己不会,可是...

  • 社交恐惧的人,如何自愈?何不试着这么做

    文|琪雪 【原创不易,且看且珍惜】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害怕自己说错话、做错事,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看到别人就...

  • 做错事或说错话后的应对秘籍…

    做错事或说错话后的应对秘籍…

  • 😁

    说错话是不是比做错事更可怕

  • 为什么你总是害怕做错事,说错话?

    你有没有这种情况?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总是想要做到完美,不停反复地修改。 在关系中,有时候常常以不想伤害对方不敢跟对...

  • 一、第三类人

    1.认识自己 第三类人 在与朋友,同事,家人的相处之中,很多人常常会说错话,做错事。一旦觉察说错话,做错事...

  • 学习必须要复盘

    有些人在做错事或是说错话后,会非常后悔,但到了第二天就什么都忘了。所以,在上一篇文章中说了,当我们做错事或是说错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害怕说错话(做错事)的背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ig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