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来谈一首非常有名的《红豆曲》。曲云: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
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
呀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我在朗读这首《红豆曲》的时候,脑海里都是盘旋着一种曲调。(小丽老师深情吟唱,请脑补,并欣赏原音解读哈)又是一言不合就唱歌,这首歌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我相信很多朋友对这首歌都很熟悉。事实上我们称这首曲子为《红豆曲》,也是因为这首歌,而不是因为这首诗。我们知道这首《红豆曲》是《红楼梦》中宝玉的一篇杰作,但是在《红楼梦》中他并没有诗题,我们之所以称它为《红豆曲》是因为八七版的《红楼梦》,王立平老师为这首《红豆曲》配乐,男声的原唱是叶茅老师,女声的原唱是陈力老师。而这首《红豆曲》是在电视剧里头出现过两次的。那么就小说而言,它只出现过一次。就是因为电视剧的影响太大、太经典了,所以这首《红豆曲》也唱遍了大江南北。所以你看我刚才念这首《红豆曲》的时候,其实那一句“忘不了新愁与旧愁”,我还念错了,就是因为脑海中盘旋的音乐习惯,念成了“忘不了,忘不了新愁与旧愁”,两个“忘不了”。音乐里头当时的表现。电视剧里头这首《红豆曲》的音乐固然非常精彩。那么小说之中的这首《红豆曲》,它又有怎样的作用呢?
我们先来看这首《红豆曲》,它在《红楼梦》中出现在什么位置?它出现在《红楼梦》第28回,这一回,冯紫英请客,宝玉去赴宴。席上有五人冯紫英、贾宝玉、薛蟠、蒋玉涵还有云儿,先是云儿在恶俗的薛蟠的要求下唱了一首比较俗的俚曲。
两个冤家都难丢下,想着你来又记挂着他。两个人形容俊俏都难以描画。想昨宵幽期私订在荼蘼架,一个偷情,一个寻拿。拿住了三曹对案我也无回话。
这是一种典型的民歌俚曲的小调。虽然也很接地气,但毕竟格调不高,所以这时候宝玉就笑道:“听我说来:如此滥饮,易醉而无味。我先喝一大海,发一新令,有不遵者,连罚十大海。”这时候冯紫英、蒋玉菡等都说道:“有理,有理。”宝玉拿起海来一气饮干,说道:“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原故。”这就是要行一个新的酒令了。说悲愁喜乐,却要扣住女儿来说。
所以你看宝玉不经意间,其实也就是雪芹先生写出了他写这部《红楼梦》的出发点。我认为雪芹先生写《红楼梦》是要为女儿立传。他不是简单的写个人的情爱历史,也不是只为了表现家族的沧桑变幻,其实他满心满意要为那些纯洁的生命以青春女子为代表的最美的青春生命,为女儿立传也就是为生命为青春立传。
说完了以女儿行悲愁喜乐四字令的这个酒令之后,要唱一个新鲜时样的曲子,最后还要拿席上的一样东西来结。宝玉说完了之后,自己就身先士卒,说我先来。他就说了四句酒令,“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平心而论,这四句话说起来并不是怎么出色。这也体现出雪芹先生用笔之细。从前面的俚曲俗调引向宝玉的《红豆曲》要有一个过渡。说完四字酒令之后,宝玉开始唱了,一张嘴就是这“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郦波解读曹雪芹《红豆曲》有关这首《红豆曲》其实有两个疑问,特别值得注意,就是这首红豆曲有没有隐喻?我们知道曹雪芹是最擅长写伏笔的,特别喜欢用谐音。我们在讲温庭筠的“玲珑骰子安红豆”的时候就说了,温庭筠和曹雪芹特别相似的一点,就是一个在精神上,他们都蔑视权贵。二一个就是他们都为女儿代言。但在技法上特别相似的他们都擅长用隐语谐音,尤其是谐音的手法。那么在席间行令的时候,蒋玉菡后面很清楚的说道,“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包括后来他做结的时候,拿到一朵木樨花来,念道:“花气袭人知昼暖。”这毫无疑问是隐喻了最后他和袭人的结合。席间两个雅致的人就是蒋玉菡和贾宝玉。那么蒋玉菡都有隐喻,宝玉的这首《红豆曲》难道没有隐喻吗?当然不可能,所以你看上来第一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红豆曲》的得名,也是因为这第一句“相思血泪抛红豆”。就这样第一句陡然间就让人想起绛珠仙草来了。绛珠是什么?绛就是红色的,红色的珠子。黛玉的前身就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草,赤霞宫的神瑛侍者每天以甘露浇灌,使得绛珠草后来要转世人间以泪相还。所以“相思血泪抛红豆,”这肯定讲的是黛玉嘛!当然关于绛珠草到底是一种什么草红学界争议也很大。著名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认为,绛珠草就是《尔雅》所说的酸浆草。周先生这么认为是因为酸浆草又有一个别名叫做洛神珠,暗含了黛玉投水自尽的结局。但我个人非常不认可这种观点。因为这种酸浆草,其实我们很常见。结酸浆果,如果绛珠仙草竟然是酸浆草的话,那完全没有办法和通灵宝玉相匹配了。所以我个人认为绛珠仙草应该是雪芹先生的一种杜撰。是结了红色珠子的,像极了相思豆、相思子的那种仙草。而不能说是那种结了红色的果子的,但不管怎么说吧!绛珠二字完全可以和“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丝丝入扣。
郦波解读曹雪芹《红豆曲》而“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也不由得让人想到七十回黛玉写的《桃花行》。她说,“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那不就是“春柳春花满画楼”的时节吗?无论是红香绿玉的怡红院,还是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潇湘馆,都曾经开满春柳春花。可终究也有一天要面临“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悲凉结局吧!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不由让人想起黛玉后来病卧潇湘馆所作的《秋窗风雨夕》。“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挑泪烛,”所以从春柳春花到秋情不眠,真是“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啊!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我们以前提到过张翰张季鹰的《莼鲈之思》,所谓莼菜鲈鱼之美。玉粒金莼说的就是锦衣玉食啊!再美的佳肴也难以下咽。
“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这不就是颦儿的形象吗?所以提到颦儿两个字,真是“展不开的眉头啊,捱不明的更漏”。宝玉初见黛玉时就为黛玉取字颦颦。是说林妹妹眉间若蹙,不正是展不开的眉头吗?“捱不明的更漏,”,则是长夜漫漫,相思难解。所以最后一声感慨,“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一说到青山绿水,我们便要想到前面讲过的上邪:山无陵,江水为竭;又会想到敦煌曲子词,“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所以人们常以青山绿水为誓言。而隐隐悠悠又让人生出相思似如水,抽刀断水水更流的哀叹,所以这句“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呼应了第一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点出相思的主题。
郦波解读曹雪芹《红豆曲》所以全曲都在说什么?都在说相思呀!这也和王维的那首《相思》完全吻合。王维是写的红豆,诗题是相思,所以红豆又叫相思子。所以你看,宝玉作为富贵闲公子,在酒席宴上随口吟出,心心念念,念念皆在,都是他的林妹妹。当然也有人认为,这首红豆曲并不专指宝玉对林妹妹的相思,而是如同整部书为女儿立传,所以宝玉深情吟唱的是天下女儿纯情女子的心态。其实这么说,和隐喻林黛玉并不矛盾。黛玉其实是天下女儿最纯最美的浓缩的化身,所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是什么让宝玉这个富贵闲公子如此深情的吟唱?是黛玉,是天下女儿纯洁唯美的生命,时时刻刻打动着宝玉的灵魂,拨动着他的心弦,让他在不经意间也会如此深情吟唱。
郦波解读曹雪芹《红豆曲》但这样一来,就有第二个问题了,如果说宝玉在不经意间袒露了他和黛玉的相思之情,当然有人会问所谓相思,就像纳兰公子所说“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要两处销魂、两地望穿秋水的寂寞才会有入骨的相思。可是你看宝玉和黛玉同住大观园,朝夕相处。而且从小就生活在一起,两小无猜甚至是同寝同食、如影相随。那么这个时候又没有和黛玉诀别。或者分处两地的宝玉,怎么会做出这种“相思血泪熬红豆”之语呢?这就是雪芹先生的妙笔生花之处。一来爱情里的男女不能以常理度之。就像陕北信天游里唱的“高山上建庙还嫌低,面对面坐着还想你。”二来刚才我们讲绛珠与红豆的关系,我们就知道黛玉原本是灵河岸边的绛珠仙草。宝玉初见黛玉时就觉得眼熟。殊不知,这就是命运。绛珠仙子下凡就为追随宝玉而来,就是那相思红豆落入凡尘。所以你看宝玉对那个红色的记忆是来自于灵魂深处的,大概作为赤霞宫的神瑛侍者每天为绛珠仙草浇灌雨露的时候,那一抹红色就深深的印在灵魂里了,所以你看他住的地方叫怡红院,他唱的叫《红豆曲》。《红楼梦》中对人物的服饰描写非常丰富,唯独黛玉,几乎很少写到她衣服的颜色。唯有赏雪时讲到她穿的红色的衣服,系着绿丝绦,红配绿。就因为原来她是绛珠仙草嘛!草是绿的,绛珠是红色的。这应该是一份生命的原始记忆,前生往事的记忆。所以宝玉潜藏在心中的思念,不是从这一生这一世才对黛玉开始的,而是从上一世对绛珠仙草的思念、相思开始的。当思念成为一种习惯,当相思成为一种本能。所以你看宝玉,即使是在姐妹聚会中,总是能本能的悄悄的关注着黛玉的心情。而在与冯紫英,蒋玉涵,薛蟠的酒席欢宴上,推杯换盏中,只要开口吟唱,一种本能的寂寞的相思,不留神就脱口而出。
所以这是前世带来的相思,这是灵魂赋予的痴念。正所谓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常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宝玉也好,黛玉也好,那些纯洁唯美的生命啊,在这一首相思的《红豆曲》里,升华成人世间最美的奇迹。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郦波解读曹雪芹《红豆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