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从万紫园返回,高速路临时封闭,只好跟着GPS,走智能路线。
车子行驶在窄窄的县级公路上,突然看到右手边的一处路口,有两个老人在卖杏子,虽然只是一晃而过,但对于酷爱吃杏子的我来说,马上来了精神,忙叫先生,停停停,杏杏杏。
说着喊着,车子已开过百十米远,待先生将车子停稳后,我与秀芬乐颠颠的往杏摊跑去。
两位卖杏老人一高一矮,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一个杏摊,杏儿大大的,黄黄的,颜值不低。
高个子老人性格外向,远远的就向我们打招呼,并介绍他的杏子如何如何好,都是熟透了的,一点也不酸,甜甜的,完了又说,都是自家树上结的,俺还能骗恁不?
我们自然是买杏心切,接过高个子老人递给的一只杏子,与秀芬各吃了一半,甜而绵软,味道果然不错,于是向老人要了方便袋,两个人四只手,迅速的往袋子里装,跟不要钱似的。一两分钟后,两只袋子就装满了。
老人说杏子四元一斤,我们也没还价,又随便挑了一只青涩些的杏子进一步品尝,发现还是有点酸。
高个子老人打圆场说,青的放上几天,就甜了。
一旁的矮个子老人是个寡言的人,一直没有吭声,但见伙伴开了张,不免有些失落。
他的杏子有点生,硬硬的,个头也小。我说您的杏子是不是摘的有点早了,需要再放些天才能吃吧!
矮个子老人说,是的,有点青,放几天味道就好了,你们要的话,我这个十元三斤。
反正能多放几天,那就多买点,农村老人卖东西不容易。于是又买了矮个子老汉的两袋杏,这下可是满载而归了。
高个子卖老汉很健谈,他告诉我们,他们村子叫颜家庄,就是孔子的学生,颜子的那个颜。他们村家家都有杏树,这两天才刚刚采摘,要一直到芒种节气,收割麦子的时候,这里都会有杏子卖的。
这就是常说的麦黄杏,即与麦子同熟,又与麦子同色。
我向两位卖杏人付现金,没想到两人竟异口同声的说,还是刷码吧,没零钱找。说着指了指杏摊上的微信收款码。
之前我和先生出门,习惯带一些现金零钱,因为常常会遇到一些摆摊的老人,他们没有自己的银行卡,即便可以微信扫码,也是绑定在子女银行卡上的,辛苦半天卖的钱,未必会落在老人的口袋里。所以,他们希望最好付现金,这样心里踏实。
现在听卖杏老人说,最好扫码,不想要现金,不禁有几分诧异,便多问了一嘴,扫码的话,你们可以捞着钱吗?
高个子老人抢着回答,没问题,没问题,绑定的是俺自己的银行卡,俺们都恁大年纪了,挣个仨瓜俩枣的,不能再给孩子们了,有点零花钱,自己花着方便。
于是便向他俩逐一扫码。随着手机滴的一声提示音,两个老汉喜滋滋地举着手机,确认着,只听高个子老汉连声说,过来了,过来了,这玩意儿真不错,可以当钱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