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培养阅读习惯,能让孩子以后赚大钱吗?
答:不一定。但一定能提高Ta的赚钱能力。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两位学者调取了1958年以来的1.7万人的数据,做了一项关于阅读与赚钱能力的研究。他们发现,一个人7岁时的阅读能力与其成年时的社会经济状态直接相关。
童年时阅读能力越高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其收入、住房和工作就越好。
具体来说就是:7岁时的阅读水平每提升一个等级,35年后,即42岁时其年收入就要提高5000英镑(约合43000元人民币)。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即使考虑智商、教育年限和家庭出身等因素,这项调查的结论也是成立的。
——阅读的重要性,将贯穿孩子的一生。


无独有偶。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朗读手册》的作者,吉姆·崔利斯曾经也列出一个阅读的定律。
看起来很简单,但却是真理:
1)你读得越多,知道得越多;
2)你知道得越多,你越聪明;
3)你越聪明,在校学习的时间越长;
4)你在校时间越长,获得的文凭越多,受雇工作的时间越长——你一辈子赚的钱就越多。
反之,以下定律也成立:
1)你读得越少,知道得越少;
2)你知道得越少,越不聪明;
3)你越不聪明,越早辍学;
3)你越早辍学,越早变穷,而且穷得越久。
看起来,阅读已成为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最佳利器。
虽然现在中国人每年平均读书不过4本多一点,但我相信如果每一位中国家长都知道,孩子的阅读能力与其将来的收入直接相关,他们对待亲子阅读的态度一定会更为积极。


读书不一定能让你赚大钱,但一定会让你更容易赚到钱。
这样的道理,每个人只要稍微想想就能明白。
但我们很痛心地看到,很多年过去了,「读书无用论」在农村社会和城市市民中依然很有市场,在网络上也时不时冒出来,引起网友大讨论。
微信朋友圈曾经盛传过一篇标题为《这两份名单,你认识多少人?》的文章,文章中列了两份名单。
第一份名单:
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
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估计大部分朋友圈的人都不认识第一排,而熟知第二排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
最后揭晓的答案是: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后者全是当时落第秀才。
……
这一类文章,很明显是在赤裸裸地为「读书无用论」背书,而且很有迷惑性,让人很难反驳。但是,其背后隐藏着成功比例的问题,却没有人去追问。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杨华研究员曾指出:
自隋唐开科举至清末而废,一千三百多年间,中国历史上个共产生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除了极个别外,这些状元进士都在其岗位上做出了很好的业绩,且多数在文史上有较高造诣和成就,包括文章所列的9位状元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可以说,只要进入了状元进士行列的人,就有99%的机会获得成功。
——也就是说,状元们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而历史上的落第秀才有多少?(不计其数。)其中一些颇有成就而为历史所记住的,又有多少?
综合起来看,落第秀才的成功几率是多少?千分之几?万分之几,还是亿分之几?总之,概率很低很低。
——能够像李渔、顾炎武他们这样落第而逆袭成功的,几千年也没有多少,纯属偶然事件。
那么,在这样一个成功概率面前,你是希望走寒窗苦读的道路搏一搏,还是等待偶然性的降临。


中国社会是有阶层的,并且日益固化。
正常情况下,想仅仅依靠一代人的努力,就实现阶层从下到上的流动,几乎是不可能的。
——假如这一代人都不爱阅读,「几乎」二字更是可以去掉。
中国家庭尤其是社会中下阶层的家庭,千万不要对阅读有任何的抵触。
因为对于大部分的普通家庭来说,在学习资源落后的情况下,阅读反而是获取知识门槛最低、最好最公平的上升途径。
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就是想摆脱平庸。
而一个人如果在孩童时期就比较平庸,又不阅读,今后要摆脱平庸就会十分困难。


说了这么多阅读的宏大好处,再从微观层面来说点更为迫切的吧。
很多父母只是知道孩子语文不行、数学不行、英语不行,其实归结到底往往是阅读能力不足所致。
孩子在小学阶段,仅凭聪明和用功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等到初中、高中,一个不阅读的孩子,你会发现他的基础非常薄弱,智力结构非常单一,逻辑不行思维也不清晰,一旦面对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很容易就会感到力不从心。
孩宝君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
小学的时候由于比较用功,年年都拿奖状被评「三好学生」,还去参加了两次奥数比赛;初中时「三好学生」就时有时无了;等到高中、大学,早已泯然众人。
所以,孩宝君非常认同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句话: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家长们如果希望孩子未来在学习上能够有更强的爆发力,就必须、赶紧让孩子爱上阅读,越快越好。
我们只要记住,孩子的智力启蒙、道德养成、素质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阅读。
阅读,理应成为孩子人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技能。


阅读能让孩子更容易赚到钱
阅读能让孩子逐渐摆脱平庸
阅读能让孩子在学习上有更好的爆发力
阅读能让孩子的人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
你还有什么理由不拼尽全力,让孩子爱上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