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个新朋友,闲聊中无意得知他的女儿北大(裸考)毕业,儿子北理工(保送)毕业,妥妥的一枚学霸家长。
问起他的教育经验,他两手一摊:“我自己都没有读什么书,哪里有什么经验啊!可能是我的运气好吧。”
我们知道真正的成功认识都会认为运气很重要,因为我们所处的世界目前还是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但我们也不能否定他们努力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细聊之下,得知方得之一些稍细内容。
他是重庆合川人,早年家贫,他是长子,下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母亲让他辍学劳务以减少家庭负担,供弟弟妹妹上学。
他很喜欢学习却不被允许继续上学,而弟弟妹妹被要求上学但却不是那么喜欢学习。
还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他的孩子在家乡生活和学习,而他则在深圳拼搏,除了过年,只有偶尔的假期能和孩子团聚,和孩子们的很多交流都是在电话中进行的,甚至女儿上北大都是自己去的。
现在两个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一个在重庆,一个在成都,小日子过的都不错。
不过,他的一段话揭示了教育的一个真想:
“女儿打电话给我,说:‘爸爸,我们小时候都是以你为榜样,听你的话,好好学习。可是你现在怎么变了呢?’”
他是因为心地善良,最近这几年听信他人,踩了不少坑,女儿很关心他。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成语-----无为而治。
如果做父母的真的不懂教育,千万不要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指手画脚,更不要听那一些砖家的话,要去向有结果的人学习。
卢梭早就说过:“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前几天听一个住在深圳东部某地的朋友说去年她所在的小区发生一起坠楼事件,一个刚刚收到中山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孩子将录取通知书和遗书放在一起,然后坠楼轻生了。
这个孩子从小就被父母规划好了未来,辅导班、兴趣班、夏令营、游学……上学放学有接有送,节假日不是爸爸就是妈妈陪伴在孩子的左右,父母给孩子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当然孩子也没有辜负父母的付出,一路高歌猛进,顺利考入中山大学。
早几年,某保险代理机构为了答谢客户,邀请某学霸家长分享其教育孩子的经验,他也是从孩子小时就给孩子规划好了成长路径,最后如愿考入世界名校。
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宝妈嘀咕了一句“那后来呢?”
因为那个学霸父亲讲了孩子一路成长的很多精彩故事,但对孩子考上名校以后的一字未提。是继续读研?还是名企工作?抑或创业成功?
很多父母不仅仅关心孩子的学习,更关心孩子进入社会以后的状况。所以那个宝妈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我还记得大学班主任的第一堂课就讲到过“规划”,他用调侃的语气说:“规划规划,墙上挂挂”,我们既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又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具体方案,而不能刻舟求剑,不考虑环境变化的影响。
所以我觉得要做好教育工作,一定要围绕“道、法、术、器、势”这五个维度展开,其实其他工作也应该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