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汉帝国在巴蜀-饶胜文

大汉帝国在巴蜀-饶胜文

作者: 更欣 | 来源:发表于2024-12-09 20:37 被阅读0次

初看书名,以为是大汉帝国在巴蜀的百年简史。其是以刘备集团进入益州到消亡的政治方面分析。常规认知中蜀汉的消亡是因为一州之地的资源有限,诸葛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一件事物的产生,总有其各方面的原因存在,本书着重的原因是政治纲领不明确。另及,既然在巴蜀立足,两湖集团的人进入四川会改变其饮食习惯吗?

全书以《隆中对》存在的缺陷为开篇,引出刘备集团会犯错的初始原因。《隆中对》的基础目标是三分天下成就霸业,完整目标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是没有对汉室的具体表现形式做出明确定义,刘备要复兴的是以刘备为首的汉室还是以汉献帝为首的汉室,两者导致细节行动完全不同,其中刘备在汉献帝还在世时就称帝,尤为名不正言不顺。蜀汉有蜀汉的浪漫,但是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们的理想不明确,使之有了空想的走势。导致蜀汉集团以《隆中对》为战略发展时,总出现偏差,具体表现形式为刘备称帝、攻击东吴、攻击刘璋等动作,关羽失荆州也有蜀汉因自身认知偏差,对东吴产生不正确的看待角度。同样因为以兴复汉室为主要纲领,注定不能偏安一隅,心安理得在地方称王称帝,一个国家三个政权,是对汉室和《隆中对》的背叛。诸葛亮和姜维的频繁北伐一方面是为了国家大义,另一方面也害怕时间拖太久,百姓们开始淡忘汉室。那么蜀汉的口号所带来的政治优势便越来越小。

关于蜀汉内部在复兴汉室认知不同上,有说:蜀汉的重要将领赵云,的目标是兴复汉室,并不是为刘备成就霸业,故而有时候会和刘备的意见产生分歧。和此相类似的内部特殊矛盾中,最典型的是益州旧势力和荆州新客人之间有天然的主要利益不同,益州土著并不会心心念念收复汉室,刘备得到益州的方式使得他和益州帮出场就自带冲突,可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除了荆州和益州,也没有其他的地盘能够让刘备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得。此外还有刘焉带来的东州帮,在客人和主人的身份之间摇摆,第一次出祁山时在后勤方面拖大后腿的李严便是东州帮,和诸葛亮一起担任辅政大臣后,核心诉求是成为和诸葛亮平起平坐的绝对权力,势必导致蜀汉内部不能全力以北伐为第一要义。书中将诸葛亮和姜维北伐的时间线罗列出来后,作为普通人对其频率多少会心生不满,底层家庭面临生离死别的可能性太大了。对大多数人来说,家里明天吃什么比现在的皇帝是谁重要得多。故而,蜀汉时期频繁的大赦天下,成为收拢人心的逼不得已的手段。

同时几次重要矛盾全部体现了名正言顺的重要性。蜀汉和东吴来来回回的结盟和互刺都是为了维系根本利益、诸葛亮坚持不懈的北伐是为了维护刘备集团代表汉室讨伐逆贼的行为正确性、谯周的《仇国论》是为了完全否认了刘备的天命,以实现让刘禅放弃的目的。所有人的行为背后是为了让政治正确深入人心。衣带诏的出现可能是刘备为了让自己更名正言顺构思出的产物。诸葛亮本人选择的同事:张裔、姜维、蒋琬等人最重要的原则是价值观一致,其次才是他们同样能力优秀,能够为复兴汉室带来帮助。

《隆中对》的确有其缺陷,任何人为思考的战略布置,总会被其他人发现缺陷。我们站在上帝视角指点江山总归比当时的局中人简单点。结合现实,做一件事,是不是要先为自己定下明确的目标,有了完整的目标指引,才能不断调整路途中的战术。但如:米其林。原本推荐餐厅是为了卖轮胎,结果现在发展成了餐饮界的话事人。他们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会将根本利益作出调整。

此外,孙刘集团之间的根本利益有冲突,但是眼前利益部分,通过合作能带来好处,还是可以偶尔信任一次。一直都说不要为了眼前利益放弃长远利益,但是很少有人提到不要为了长远利益,放弃所有的眼前利益。毕竟你只有先好好发展自身的情况下,才能有机会撑到最后摘果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汉帝国在巴蜀-饶胜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bg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