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93632/85bdd2680a22b860.jpg)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继续分享重读《刻意练习》的感想。
01
刻意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心理表征反过来在刻意练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简单来说,技能和心理表征是一个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的练习,以磨练技能。
就像很多下棋高手,他们不只是记忆力、分析力好这么简单,而是存下了很多心理表征,能很好的识别模式、分析情境。
我们可以用“三个F”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即: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纠正(fix it)。
换个说法,就是练习、复盘、改进,不管是技能方法还是心理表征,都可以这样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升。
02
一定不要闭门造车,重新发明轮子,而要整合前人的技术和经验造车。
我们要面对的情境,要处理的问题,绝大多数都已经有前人走过,有现成的经验教训。
我们怎么做?就是先拿来主义,再改良优化,让经验方法更适合自己。
刻意练习也是如此,对于技能的提升,刻意练习效果好过一般有目的的练习,而不同人的刻意,关注的地方大概率不一样,使用的方法也因人而异。
想要成为高手,先别闷头自己去刻意练习,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刻意为之,而是抬头看看已有的高手乃至大师,他们如何处理,怎么刻意?
沿着他们走过的路去刻意练习,能少走很多弯路。
03
在线性思维下,我们从时间跨度上看问题,很容易就默认有时间的加持。
认为做某件事情时间越长,技能越强,沉浸某个行业或领域越久,就越是专业的。
虽然说一般情况或者说人们的期望是这样,可现实并非如此。
工作一年,只是有一年的经历,而不是有一年的经验;工作十年,只是有十年的经历,而不是有十年的经验。
也许,有的人工作一年可以有别人十年的经验,而有些人工作十年的经验教训,别人工作一年就都获得了。
线性的时间观只会让我们产生日积月累的错觉,而唯有强度、频率及刻意练习,才能让我们有实打实的收获。
在工作中,想要个人有成长,技能有进步,身价能增值,就不能被动熬年头,而要多经历事情,多锻炼能力,多总结复盘正反经验,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做刻意练习。
如此才能不会白白浪费时间,才会收获成长的硕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1793632/f4a6b7a69acf48af.jpg)
04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很多事情,很多问题,其实都有先例,很多人都走过路过,可以作为我们的导师。
导师是一个指导者,从更高层面对现状及问题进行指导。
导师是一个旁观者,给我们提供反馈。他可以是强于我们的高手,也可以是身边的朋友,重要的是,他们能给出我们及时的正确的反馈。
尤其是互联网上资源丰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案例,可以找到一些高手专家作为导师。
05
在刻意练习中,意志力很重要,与之相比,动机不容忽视,动机是启动之力,它来自起心动念,而意志力是惯性之力,让我们维持一个状态。
对于动机,关键不在于它有多强,而在于改变的动力强过维持现状,刻意练习的需求强过随意练习,前进的决心强过停下来的踌躇不决。
只要是正向力强过负面力,我们就有向善向上的动机,也就会向前行进,只要动起来,再借助意志力不断推动自己前进,那么就能保持一直向前的状态,哪怕起步慢一点也没关系。
在刻意练习之前,需要有足够强的动机,然后保有足够的意志力,不让有限的意志力分散在各种细枝末节上,而是力出一孔,才会高效做功。
前进路上,目标可以小一点,里程碑可以近一点,小成功可以容易一点,正反馈也就更多一点,我们也就更容易进步,看到自己的进步,然后保持住良好状态。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