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收到好久不见的朋友的消息,年轻的一对伴侣为着生活而奔波,还不时遭遇着波折。
不感觉不公吗?有的人无需努力就占尽天时地利,而你们不断地奋斗却还是所获不多?
很遗憾,生活是这样,它不像交易的天枰,很多时候有付出也没有回报。而且无论你认为自己是如何的重要与独特,假设你不存在,世界还会在那里,一直转个不停。
你存在的价值,在于你为自己和他人,留下了多少痕迹。奋斗的过程,原本就是一种收获,你收获了自尊,自强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而如果在这同时,你还能尊重他人,无论差异与强弱;还能爱护环境,无论植被与生灵,那么你的努力,就证明了你的存在,无需他人的认可,你也能一枝独秀。
所以,我的朋友,要继续加油,还要记得一路寻找快乐的源泉,或许一场小小的旅行,或许与朋友的把酒言欢,或许给需要的人伸出援手,找到快乐的所在你就有前行的力量,那力量将伴你一路风尘,依然有颗赤子之心。
二。
女儿偶尔会问我,如果可以选择,我想要什么样的超凡能力,是点石成金,还是青春不老。
我说我想要的,是能够掌控自己死亡的时间与方式。
自杀就可以做到,有人或许会说,但自杀需要常人无法想象的绝望与勇气,不是一般人都可以做出的选择。
最近在读关于老年痴呆症的书。老年痴呆症并不只局限于老年,中年发病的案例也愈发常见。一个健全的个体逐渐失去思维能力和生活能力的过程,让人恐惧,也让进入不惑之年的自己恐慌。
令人遗憾而无奈的是,对于健康的概念,只有你真正地感同身受,才能体会到,而往往到此阶段,损伤已经造成。比如当你年轻,是听不进逆耳的忠言的,也不会在意你身体的健康,与日复一日的个人习惯息息相关。只有征兆出现了,才追根溯源,感叹问题的所在。
我有两个雇主老太,分别住楼上楼下。楼上年方75,一直注重保健,生活严谨,社交活跃,至今身体和头脑都灵光得很,她还常通过网络搜索信息,处理琐事;楼下老太刚70出头,年轻时烟酒全沾,10年前因酒醉摔碎胯骨,不得已戒掉酒瘾。如今她患上帕金森,只能用Walker帮助走动,而且自理能力逐渐下降,很快需要入住老年院。澳洲的系统是如果你到老一无所有,政府会安置你到公费的老年院,每月的费用从老年金里扣除,但整体设施和地理位置就只能看你的运气。如果你有储蓄和资产,那么便可以选择满意的入住,当然选择需要有代价。这种老年院一般需要支付巨额保金,金额不等,加之每月的费用。所以楼下老太需要先卖掉她的公寓,才会有足够的资金入住老年院,而她百年之后,保金回到遗产继承人手中的也不过过半,当然这个比例也因院而异。
我对女儿戏言,建议她从开始工作起,就需要为老年院进行储蓄了。
所以我的朋友,注重你的健康吧,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乐观的心态,建立良好的社交圈,虽说你就是每件事都坚守规则,做到圆满,也不能保证意外的发生,可至少基石稳固,剩下的就只能顺其自然,坦然以对。
三。
最近诸多琐事,焦躁不安,情绪也很低落。好在我不懒惰,一有问题就寻求解决的办法。
刚读完一本有意思的书,《The Year Living Danishly》,说的是为什么丹麦人被誉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一位住在丹麦的英国自由撰稿人,通过与当地各行各业人士的接触,总结出了原因。丹麦人注重家庭,工作时间短而效率高,福利系统完善;他们思维开放,社交群体众多,提倡运动,甚至居家也讲究细节,追求设计型家居。所有这一切,使丹麦成为了世界上最快乐的国家。
这其中,以社区为中心的社交群体给我以启发,扩大社交圈势在必行。于是我立马在社区义工的网站注册,完成网上基本知识的考核认证,几日后我就分到了任务,和团队里的其他成员利用周末,进行社区周边树林的维护。
除却关节炎的手指还隐隐作痛之外,所获甚丰。首先人是群体动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交谈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疗法;其次是长了知识,可以辨别出三两种野草;再者帮助他人或社会,你会有一种愉悦感。更不要提大家都喜欢我的幽默,欢迎我的加入,这是额外的加分。
所以我的朋友,走出去,伸出你一双帮助的手,换回一颗快乐的心,那种快乐,会给予力量,帮你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