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中国作家
乡土散文:一村又一庄

乡土散文:一村又一庄

作者: 乡土文化记录者 | 来源:发表于2023-12-01 12:32 被阅读0次

    老家没山没水,只有一望无际的平原与村庄。小时候不懂事,总是幻想着长大,逃离这个看了就厌倦的地方。终于,那年我考上了省城的大学,我激动地彻夜未眠。

    那时候,去济南还没修高速,要乘三个多小时的长途汽车,虽颠簸不已,路上也没饭吃,但那三个小时却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因为在路途中,可以看见一望无际的村庄,那是一片片生长在山区里的村庄,比我老家更寂寥的村庄。

    踏上客车,一路向北。走走停停的长途客车不断上人,但过了银山,路开始弯曲了起来,车也不再接人了,这时候的客车才算正经地行驶起来。银山是平原与山区的交界出,往南就是华北平原,往北就是济南的南部山区了。过了这个镇,车窗外的视野就变得好了起来,一个接一个的村庄不断出现在我的眼前。

    说起银山,它离我的家乡很近,但开车也要一个小时的路程。记得第一次去银山,是跟父亲一块去的。那是个晴朗的秋天,父亲开车农用车载着我出发了,目的是去银山收当地农民的地瓜,然后拉回家卖给自家的村民。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看见山,第一次看见不同于我故乡的一村又一庄。

    过了黄河,路过大大小小的村庄,远处的山也隐约可见了。路上,我看到了连绵不断的起伏在天边划了一道道自然的折线,兴奋地叫了起来:大山。我当时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三问了父亲几次,才知道那真的是山,而不是我在地理课本上看到的山。那一刻,突然感觉我们变得渺小起来,两侧与前后都是大大小小的山峦。向前望去,有光秃秃的山,有长满柏树的,也有的山体明显缺少了一大块,还伴随着炮鸣,父亲说那是开山的。走了许久,突然,前面的一座山吸引了我的目光,那座山通体是白色,尤其是山顶,像积了雪一样白,在下午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父亲说,那就是银山。

    银山镇的村庄很多,但都不大,有的只有零零散散的几户,它们不仅仅坐落在山脚下,也分布在半山腰里。山里的房子都是用石头盖的,有的院子里也铺着石头,种着柿子树。那是个深秋的季节,柿子树的枝头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院子里摆满了从山里收回来的地瓜。那时候虽小,真想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感受一下这里的风土与人情。

    但过了银山,一个接一个的村庄似乎变得寂寥起来。远远望去,偶尔看见几头路西大黄牛在远处吃草,它的背后属于它们的古老村庄。这里的原野不是平的,而是布满了延绵起伏的土丘与沟壑,长满了枯黄杂草与野枝,漫天的褐色尽收眼底。有时候,还能近距离看到村庄的真实模样,那是用土坯盖的囤顶农屋,院子不大,但干净整洁,墙上挂满了玉米与红辣椒。门前那醒目的春联还未完全褪色,三两个老妈妈围着围巾在院子里剥花生,这是路途上最常见的乡土人情了。

    颠簸的路要持续两个多小时,汽车在山里爬上爬下,沿途从平原换成了丘陵,又成丘陵变成了山区,村庄的屋顶也从囤顶坡顶,从坡顶又到石头房。起伏不定的路让人感到十分辛苦,但看到沿途的风景却也是非常值得的。在两个多小时的旅程中,车辆在山区中上下起伏,仿佛在欣赏一幅流动的山水画。

    我国地大物博,每个村庄都有其独特的风情与习俗,就像一首歌唱得那样: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仿佛是在诉说着千里旅途中见到的独特风土与文化,它是这片土地上人们生活的见证,让人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磨难与沧桑。

    (声明:本文为原创散文,图源网络,无关本文内容,图片如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人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散文:一村又一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ec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