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读书
断舍离|过减法的生活

断舍离|过减法的生活

作者: 苏心恬 | 来源:发表于2023-02-20 13:57 被阅读0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本书·——

    断舍离,不仅仅只是物品整理法,它是“出”的美学,不仅是家里的物品,不需要、不舒服、不合适的情感和被父母强加的价值观都可以通过分离和舍弃,更多的是自我的整理,自我审视的过程,让自我身心变得轻松起来,物质上去繁从简,内心却越舒服充盈,人生因而发生巨大改变。

    ——·关于作者·——

    山下英子,生于东京,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并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随后便致力于提倡以这种概念为基础的、任何人都能亲自是京东新整理术“断舍离”,通过对日常家居环境的收拾整理,改变意识,脱离物欲和执念,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

    什么是“断舍离”

    我们习惯于收拾整理,但很多时候,会因为对一件物品的留恋,舍不得丢弃而仅仅是收拾,但收拾的结果是:收拾了又乱,乱了又收拾 ,以至于重复的劳累和厌倦。

    我们大部分人处在舍不得丢弃的执念中,有着喜新厌旧的人类本性劣根,例如女性:衣服千千万,唯有新的最好看。所以女性朋友总缺一件衣服,看到喜欢的就“买买买”,看到打折的也要“买买买”,从而掉入商家多变的营销的坑里。因此,我们很难处理好与物品的关系。“断舍离”就是很好的一个整理术,帮助我们做物质的减法,精神的加法。

    你之所以无法放手的原因:

    我们身处“物质过剩”的世界,一边感叹着“东西难收拾”,一边视若无睹地过日子。东西越来越多,越难收拾,有些东西总以为能用得上,丢掉太浪费,收拾起来真麻烦等等,习惯之后变得熟视无睹,甚至是“眼不见为净”。

    随意消费,喜欢囤东西,对居住空间的考量不足以及一些陈旧观念,以及防不胜防的促销活动。

    “无法放手”的三类人:

    ·逃避现实型:这类人由于工作繁忙,待在家中的时间短,不会认真地做家务。还有很多事对家庭和家务有情绪,不想待在家中,只想埋头工作。另外看到家里乱七八糟,心情特别差,更是不愿意待在家中,陷入了不良循环。

    ·执着过往型:这类人总是会收集和珍藏很多不用的旧物。他们总是沉缅于过去快乐的时光,而不愿意直面现在和现实。

    ·忧虑未来型:这类人喜欢储备东西,有些东西现在没有,他就会发愁,过多的囤积,虽说未雨绸缪是好事,但过度就会给生活带来焦虑。

    “舍”与“弃”的不同:

    我们常常说“舍弃”,由“舍”和“弃”两个字组成。
    佛教用语中有“布施(将金钱或贵重物品捐赠给寺庙或贫苦人)”一词。其中的“施”就是“施舍”之意。也就是说这些东西在我处不再起作用,而让它们在别处起作用。
    这带有“二次循环”“再利用”的意思。再来看“弃”,即“废弃”的弃。你家里有的东西被弃之不顾、置之不理,被随意扔在角落,或是保留在箱柜里,本质上就像被丢弃了一样。所以“舍”即“出”。
    观念上的断舍离:
    ·认识现状:物品的“量”和空间的“质”:凌乱、过剩还是堆积。
    ·停止自我否定:摆脱自罚性的思维倾向。
    ·描绘家的具体构想:找到自己理想的居住空间。
    杂物上的断舍离:
    ·拿出杂物,俯瞰
    ·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
    ·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
    ·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真正地做到断舍离,需要从整理自己的头脑开始,转变思维方式:以自我为中心去思考,不要被物品牵制;把自己与物品的关系比作人际关系去缕清,去繁从简。

    扔掉看得见的东西,改变看不见的世界。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书中还把行动具体细化到具体的场所:卧室、客厅、衣橱和厨房等等以及“七·五·一”总量控制法则。这部分的内容还是挺详细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阅读。

    最后附上精通佛法的高人对断舍离的诠释:

    每个人都会在某一天失去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几乎没有人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做到释怀。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练习如何放手,
    才能坦然地接受烦恼,
    甚至衰老、病患和死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断舍离|过减法的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fg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