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多数人是缺乏归纳和演绎的能力的,于是会出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把它称作“知识相对论”(如你所知,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什么关系):我们都知道,学会中学数学不代表学会高等数学,学会中学物理不代表你了解量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复杂系统,学会中学语文不代表你能读懂甲骨文或者写出好文章,学会中学化学不代表你了解有机合成,学会中学生物不代表你了解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每个学科都有其高级和进阶的知识,我们穷其一生也钻研不尽其中一小类,了解这一点,人就会变的谦虚。但只有一门学科例外:政治。不论多普通多平庸的人,只要一谈政治,似乎立刻就成了万万人之上的人物,羽扇纶巾,指挥若定,并且因为自己学过中学政治而沾沾自喜,反问别人:“这都不知道,建议把中学政治好好学一学。”这就是所谓知识相对论:别的知识都不行,怎么到政治这,突然就行了呢?
电影《甲方乙方》里有一段令人捧腹的讽刺:
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几个人面对着南京地图,指挥柏林战役,想象坦克师集群直扑元首的总理府。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31944/0f17f176a15b2996.jpg)
我想要说的是,政治学也是一门很复杂的学科,在大学里也有特定的专业去研究。我们所学过的那一点匮乏的政治知识,根本不足以让我们对世界局势有正确的了解,还是少高谈阔论为好。社会结构是如此复杂,经济理论、政府建构、人事调度、决策方案,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们为之呕心沥血,正在大学进修的学生们为专科课而烦恼抓狂,何以普通人不费吹灰之力,仅凭经验和常识,就能对其如臂指使呢?
我在开头说过,之所以会出现“知识相对论”的情况,原因之一是大多数人缺乏归纳与演绎的能力。让我们来看看归纳与演绎是如何帮助我们走出知识相对论的误区的吧(当然,关于归纳是否可靠的问题,有著名的休谟问题、罗素悖论,以及康德对因果律的解释,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如果要进行学科研究,我们只好坚持演绎实在论和逻辑实证主义)。
首先是归纳:根据中学所学数学、物理、语文、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不足以支撑更进阶的知识,我们可以归纳出规律,即,学会中学知识并不意味着认识了某门学科的真正智慧。
然后可以用三段论的方式进行演绎:
大前提:学会中学知识并不意味着认识了某门学科的真正智慧。
小前提:一些人只学习了中学政治。
结论:只学习了中学政治的人并不了解政治的真正智慧。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再在酒桌上、在社交网络上高谈阔论,并且还认为自己掌握的就是真理啦。
如果喜欢文章,请关注我;在接下来的文章里我会接着讲在本文中提到的休谟问题和罗素悖论哟^ -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