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优秀或卓越者的品格特征之五:感恩知足

优秀或卓越者的品格特征之五:感恩知足

作者: 栎树老何1 | 来源:发表于2023-11-30 10:02 被阅读0次

优秀或卓越者的品格特征之五:感恩知足

俗话说:“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这句话的意思是经常怀着感激的心情对待他人,经常记住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其内涵强调了感恩和互助的重要性。感恩是一种对他人帮助的感激之情,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尤其是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同时,这句话也强调了互助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帮助和支持。在得到他人帮助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给予他人帮助,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助关系。

此外,“常念相助之人”也提醒我们要有感恩的心态。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其中有些人和事会给我们带来帮助和温暖。对于这些人和事,我们要心怀感激之情,记住他们的好意和帮助。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可以让我们更加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

“知足常乐,活在当下;珍惜眼前,勿怨天尤人。”这句话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它教导我们要学会珍惜现在,不要被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担忧所困扰,要懂得感恩和满足。

首先,“知足常乐”告诉我们要懂得满足。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但现实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总是追求过多的欲望,那么我们将会永远不满足,永远不快乐。因此,我们要懂得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事物,不要被欲望所驱使,要学会感恩和满足。

知足常乐还有更深层的内涵:

一个人的幸福感很大程度取决于内心的感受,这种内心感受很大程度受到人的本能、情绪和直觉的控制和支配,而大脑的理性思考在多数情况下只起到一个辅助和顾问的作用。我们多数人为什么会感到不幸福?答案是因为我们的内心会有各种冲突,而占主导地位的本能和情绪天生有着追求外在名利地位的欲望,而且这种欲望是永无止境和永远无法满足的;另外,人的本能和情绪也天生具有容易感到不快乐的特点。所以,外在的追求或获得通常无法让我们持久感到幸福,反而,永无止境的欲望和攀比却令我们的内心感受更大的痛苦,正如佛陀说的“执着于身外之物的苦海里”。所以,如何找到幸福呢?佛陀给的答案是:放下身外之物,向内求。想要幸福,只能追求自己的内心,减少对外在名利地位的欲望和攀比,才能逐步培养自己内心的平静喜乐心态,达到知行合一,让自己的理性思维和本能情绪和谐相处,同步前行,这才是获得快乐和提升我们内心幸福感的关键的途径。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提出与佛教幸福观相似的三个另类观点:一是智慧的人生不是追求幸福,而是减少痛苦,放弃欲望才能获得幸福,或者说不去追求幸福才有可能获得幸福;而是人生追逐的不应该是财富,而是智慧;三是享受孤独,自得其乐,是获得快乐的源泉。所以,知足常乐也可以说是佛学与叔本华幸福观的通俗表述。

其次,“活在当下”意味着要关注当前的生活,不要被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担忧所困扰。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改变,未来的事情还没有发生,无法预测。只有当下的生活才是我们可以掌控和改变的。因此,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刻,做好每一件事情,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再次,“珍惜眼前”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眼前的人、事、物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他们构成了我们的生活和世界。如果我们不珍惜眼前的一切,那么我们将会失去很多宝贵的东西,留下很多遗憾。

最后,“勿怨天尤人”意味着不要抱怨命运和责怪他人。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从自身找原因,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抱怨命运和责怪他人。抱怨和责怪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我们失去信任和尊重。

总之,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现在,不要被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担忧所困扰,要懂得感恩和满足。只有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一切,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为了方便理解和记忆,老何把上面的陈述整理为:

心存感恩,知足常乐;

珍惜眼前,勿怨天尤人。

懂得“心存感恩,知足常乐;珍惜眼前,勿怨天尤人。”之人有以下的特点:

一是心存感恩:常怀感恩的心态,对别人的帮助或恩惠心存感激。

二是知足常乐:他们深刻理解到生活中的幸福和满足感,对已经拥有的事物充满感激,并不过度追求物质利益或欲望的满足。能够看到生活中的积极面,对待问题和困难时更加乐观和自信。他们相信通过努力和积极的态度,能够克服挑战并取得成功。

三是专注于当下:他们了解过去无法改变,未来无法预测,因此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生活中,认真度过每一个时刻,并从中寻找快乐和满足感。

四是珍惜人际关系:他们重视与家人、朋友和同事的关系,珍视与他人的交往和相处的时光。他们懂得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积极维护和发展这些关系。

五是自我反省和成长: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他们不会轻易抱怨或责怪他人。相反,他们会从自身找原因,思考如何改进和成长。这种自我反省的态度帮助他们不断进步和发展。

六是心态平和:他们能够保持心态平和,面对压力和挑战时不易焦虑或烦躁。他们注重平衡和内心的平静,追求和谐的生活方式。

七是有责任感和担当: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负责,勇于面对挑战并承担责任。这种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让他们在个人和职业生活中都表现出色。

八是积极面对未来:尽管未来可能充满未知和挑战,但他们仍保持积极的态度。他们相信通过努力、计划和适应,能够应对未来的变化并创造更好的未来。

这些特点使懂得“心存感恩,知足常乐;珍惜眼前,勿怨天尤人。”的人在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中都更具优势,更容易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外在的成功。

韩信是汉朝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小时候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在他的同乡、好朋友钟离昧因得罪朝廷而逃亡之后,韩信自己也被迫离家,四处流浪。在快要饿死的时候,一位洗衣妇人施舍给他一餐饭食,让他得以存活。后来,韩信成为一位大将军,他没有忘记这位恩人,亲自前去拜谢她,并赠送给她许多礼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记住恩情,对别人的帮助要心存感激,并以实际行动回报。

在《淮南子·卷四·主术训》有一个塞翁失马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老人丢了一匹马,邻居们来安慰他,但他却认为这不一定是坏事。果然,没过多久,这匹马自己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几匹野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为失去的东西抱怨或沮丧,而应该珍惜眼前拥有的东西。有时候,失去可能会变成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秦朝末年,各地起义不断,刘邦也是其中之一。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刘邦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其中最著名的是张良、萧何、韩信等人。这些人之所以愿意帮助刘邦,是因为他有一颗感恩的心。在得到天下后,刘邦对张良、萧何、韩信等人都给予了高官厚禄,并且时常感激他们的帮助。这种感激和珍惜的态度让这些人更加愿意为刘邦效力,并且推荐更多的人才给他。正是因为这种懂得感恩和珍惜的态度,刘邦才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一批人才,最终夺得天下。

上面的故事说明,懂得感恩、珍惜和知足常乐的人更有可能获得贵人相助。这是因为这些人能够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不抱怨或沮丧于过去失去的东西。同时他们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从而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相反地那些不懂得感恩和珍惜的人往往会对别人的帮助视而不见甚至心生怨言这也就让他们更难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我们要学会珍惜当下拥有的东西并感恩他人的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并获得更多的成功与幸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微习惯的训练来培养和形成心存感恩、知足常乐,活在当下、不怨天尤人的品格特征:

一、行为习惯:

每天记录下自己感激的三件事。可以是家人、朋友、同事的关心,也可以是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比如美丽的风景、喜欢的书籍等。通过记录,培养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度和感激之情。

每天进行冥想或静心练习,帮助自己更好地专注于当下,减少对过去和未来的担忧。

二、思维习惯:

当遇到不满或困难时,尝试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或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乐观的态度会逐渐影响你的思维方式。

每天花些时间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考虑它们是否符合心存感恩、知足常乐的原则。通过反思,逐渐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

三、心理习惯:

学会放下过去的烦恼和未来的担忧,专注于当下的生活。可以通过正念冥想、瑜伽或其他放松技巧来帮助自己放松身心。

与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建议。这种交流可以减轻你的心理负担,并帮助你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四、潜意识习惯:

通过正向的自我暗示和激励,比如在心中默念“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我能够克服困难”、“我会越来越好”,来增强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培养对潜意识的认知和觉察能力。通过学习心理学和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潜意识需求和恐惧,从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五、信仰理念:

树立积极向上的信仰体系。例如,信仰佛教的人可以学习佛法中的慈悲、善良和智慧,从而培养心存感恩、知足常乐的品质。信仰基督教的人可以学习圣经中的爱、宽容和谦逊,从而更好地活在当下、不怨天尤人。

总之,通过日常生活中各种微习惯的训练,我们可以逐渐培养和形成心存感恩、知足常乐、活在当下、不怨天尤人的品格特征。这些品格特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区别

    【平凡者、优秀者、卓越者之区别】1、平凡者,害怕挑战;优秀者,迎接挑战;卓越者,寻找挑战。2、平凡者,等待机会;优...

  • 五维课后收获

    1.在五维的课堂里对我印象最深刻的体验是关于卓越品格的贡献者的讲解。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卓越品格的贡献者,但是又不能...

  • 五维教练第二天

    心法篇 行为—思维—情绪—信念—卓越 1、卓越“做卓越品格的贡献者” ·乞讨者关键词是“要”,表现的是控制、批判,...

  • 读书笔记——《从优秀到卓越》吉姆·柯林斯(上)

    第一章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 >>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这就是为什么鲜有优秀者实现卓越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说优秀是卓越...

  • 幸福小太阳的感恩日记D16

    感恩使人知足。俗语语说,知足常乐。老子说,知足者富。知恩,感恩,谢恩,才会懂得知足。 感恩使人与环境融洽和谐。感人...

  • 卓越是优秀之上的严苛自律

    参考二八法则,生活中大概有20%的人是比较优秀的,而称得上卓越的,在优秀者当中的更是万里挑一! 优秀者常见,卓越者...

  • 《从优秀到卓越》小结

    第一章:优秀是卓越的大敌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这就是鲜有优秀者实现卓越的主要原因。1996年作者的朋友比尔·米汉说,...

  • 手记三:锻炼卓越品格——“优秀学生”的培养 (一)

    今天看了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三:锻炼卓越品格——“优秀学生”的培养。 激励“优生”超越自我的...

  •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

    看到书名,优秀和卓越是两个褒义词,但这本书当中却说优秀是卓越的大敌,这引发了我读书的兴趣,为什么鲜有优秀者实现卓越...

  • 上善若水•中庸灰度

    老子用水之特征和作用,来比喻最优秀的领导者所应该具有的人格特征。 水最基本的特征和作用主要有四点: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优秀或卓越者的品格特征之五:感恩知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hq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