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讲一讲形而上学的由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知识点,这就要讲到亚里士多德了。
亚里士多德认为有智慧的人所从事的技术就是哲学,它不同于一般的技术,不是研究具体的事物,而是一切事物;不是探索某个原因,而是第一原因。哲学所面对的问题都是终极的问题。宇宙起源、世界开端、万物由来、何为至善,这些问题跟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关系,研究它们没有实用的意义,只是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而已。
但是历史上的哲学家们就是这样一些吃饱饭没事干的人,他们一直在思考写人与自然,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历史上很多的哲学家除了是哲学家,还是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物学家之类的,他们除了些哲学著作,还写物理学数学等著作。
亚里士多德算是哲学史上比较早的人,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他研究的兴趣比较广泛,写了很多的著作,主要分为物理学著作和其他著作,物理学方面的就整理为《物理学》。
而其他的学说却不知道取什么名,其他的学说就是指哲学著作,可能当时这些东西大概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也不知道取个啥名。
所以亚里士多德就把这些书稿装订在《物理学》的后面,大概命名了个《物理学之外的学说》之类的名字。
日本明治时期哲学家井上哲次郎把这些书稿名翻译成了“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原始哲学的一个门类,指对不可证明的无形世界本质的猜测,他是非经验性的。
我们知道一般事物,如果接触得久,就会变得很有经验,所以处理起来就会熟能生巧,但是有很多事情,他并不是因为经验就能得到一定结果的。
经验具有普遍性,但是不具有确定性。
所以,因为自然界中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发生,有时大家又会有很多困惑,哲学家就要把这样的事情想明白。
从认识论基础上来看,形而上学类似于基础数学,也是非经验性的,对于不能直接透过感知所得到答案的问题, 它在先验条件假设(类似于数学公理)下, 通过理性的分析和缜密的逻辑思维来推演出答案, 并且不能有矛盾。
所以,当时才会有很多哲学家们用类似数学公式的方法严密的推导出上帝是存在的,给当时愚昧无知的人们以理论的支持。
当然这些都是为神学而服务的。
所以形而上就是这样来的。
那为什么井上哲次郎会用到“形而上”这三个字呢?
《周易》里有这样一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着谓之器。”
大道无形,形而上就是道,我们知道周易里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些概念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哲学就像是在讲道,有时又像诡辩论。
有形的东西就是器,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相反,没有形的东西就是意识和思想。
所以“形而上学”这个翻译是非常好的,也看得出来日本哲学家对中国古典哲学也是颇有研究的。翻译讲究信达雅,这个翻译是真的很传神,让我们一看到这个词就会觉得非常舒适,不会再决得有其他适合的词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