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主题是指导论文,我那读职业艺术大学的侄女写论文。
太卷了。大三的学生,学校组织论文比赛,她积极踊跃参加。
对于这种积极的行为,我的确应该鼓励。但写论文这件事,真不是鼓励就可以的。大三的他们,肯定没有受过专业的指导。这里忍不住吐槽一下,现在不仅大学生,包括很多硕士研究生也没有这样的训练,可想而知大家摸着石头过河的惨状。遥想当年我读书的时候,导师也只是大致讲讲论文的学术问题,而论文的语言、规范、格式要求各种只字不提,对,你得自行学习自行体会……真是直到我从事这个行业了,我才真正的了解懂得敬畏,真正要做出研究,并不容易,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学问。
现在大学生就需要写论文?实话,我们学报都不会收大学生的论文,情绪偏激甚至夸张到闭门造车通过想象来就写的不严谨。大学生只能说有做学问的潜力,但做学问,还是需要钻研需要积累,才能拨开云雾见理论。再有,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需要做学问,比如操作性的艺术类的,有成果就是成绩,何必一刀切?唱歌的跳舞的体育的来写理论。简直卷卷卷了。
看着侄女兴致勃勃样,我除了鼓励,还能怎样?对于长辈来说,她有这样的态度,是不是应该觉得欣慰了?昨天还在想,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成绩优秀,那么像她这样高考了两次,最后还是在名不经传的学校,但有向上的学习态度,跌倒了重新起航,更应该支持?无论当时大人怎么的苦口婆心,还是要自己经历了失败,才会奋起直追?
真是手把手地教。其实我也是这样的耐心对我儿的呀,只是我儿不接受,这样的输出,也没啥意义。侄女肯定完全没头绪。先帮她找了相关选题的很多论文,对,不会,咱就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依葫芦画瓢。阅读了别人的,在阅读中找自己的思路,学习语言规范各种。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学传媒要选法律的选题。写法律类的论文,更是需要专业训练,特别是语言,言简意赅,说清楚。她确定选题后我把大致结构给她讲清楚。引言正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结语。然后正文中每个部分分结构,一一对应主题来写,分析原因和解决路径也一一对应。还有论文的格式,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的著录,一个不能少,这基本就是入门级的写作方式了。
一番功夫后,文章雏形有了,尽管在我看来有很多问题,但初级选手只要结构清晰,从中能看出些许思考就足够了。顺理成章进入复赛。
又是一番改改改,从最初的4000多字改成8000多字,又是一周,白天改熬夜改,终于在交稿的deadline前一个小时给我终稿,我说不看了,预祝成功,再看我肯定还有无数的要求,对她而言,徒增紧张,做学问本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肯定有遗憾的,只要try my best就足够了。
在这一过程中,应该会有收获吧,只要不是为参加而参加,经历了,就应该雁过留痕。她很懂事地说我辛苦了。我回应,你最辛苦,不过这才来开始,以后得靠自己。
只要愿意努力,未来可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