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一则《关于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以下简称“处理公告”),再次明确禁止利用微信产品功能进行诱导分享的行为,还将流利英语、薄荷阅读、火箭单词等教育类产品作为违规案例集中列出。公告一出,对很多教育机构无异于当头一棒。教育营销圈一时间风声鹤唳,哀鸿遍野。
《关于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
1、为何教育行业首当其冲
教育和知识付费产品是重灾区,甚至有人指出《处理公告》是针对教育行业的封杀令,可见此事对教育行业的影响。那为什么是教育行业首当其冲,深受其害呢?
这和教育行业特征有关系。近两年经济下行,而教育行业天然抗周期的属性,让教育市场松柏长青。品类众多,获客需求量大,微信生态日活10亿的强大流量池就成了教育行业的营销获客圣地。而且教育类产品注重过程,贴近用户日常场景,微信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环境。这就使得随时随地打卡复习,随手分享求赞成了最自然场景之一,也让朋友圈打卡类营销在教育行业大行其道。
不需要高昂的广告投放成本,却可以实现裂变增长,朋友圈打卡这种方式让教育机构似乎看到了某种“捷径”,大家趋之若鹜,纷纷推出自己的打卡分销活动。而第三方教育服务商也看到了某种机遇,大量的打卡工具被借势推出,为教育机构提供极大的便利。一时间,朋友圈打卡泛滥成灾。
(火箭单词:背单词打卡返现)
(流利阅读打卡返学费)
(薄荷阅读打卡送实体书)
欲使其灭亡,必使其疯狂。泛滥引来的是禁止和取缔。《处理公告》对一部分此前完全依靠裂变式营销驱动增长的教育类或知识付费产品而言,近乎灭顶之灾。很多教育机构正在着急整改,更多机构陷入迷茫,朋友圈裂变这条路明显已经走不通,是时候想想下一步怎么办了。
2、利诱红利的短暂故事落幕
其实,对于朋友圈裂变的故事走向,业内一些专业人士此前早有预言,指出一切短期爆发式获利的运营手段都注定是不可持续的。现在《处理公告》的发布也是一种验证。与此同时,眸事基于微信生态的“宝贝开课啦”小程序让大家看到了另外一种风景。
不同于利诱裂变的获客方式,眸事走上了另外一条路:内容+算法+自然流量。一条基于专业内容优势和算法优势,形成用户自发转发良性循环的持续获客之路。
(一)内容为本
眸事自主搭建专业的内容运营团队,根据当前的时效性热点及家长普遍关心的育儿教育问题,高频、高效产出不同形式的内容。捕捉家长的关注度,并通过精细设计的用户路径,有效获取用户教育需求,使用户输出意向数据的过程更加自然和真实。让教育营销回归于内容本身,产出真正好的内容,家长需要的内容。
(二)算法优势
不同于一般机构采取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眸事以大数据重磅加持,于眸事自有1.4亿活跃教育用户数据库中识别、分析用户教育需求及消费几率,为教育机构精细化描摹用户画像。深入了解用户,了解用户的教育需求,近期关注的教育品类,教育消费预算区间等,让教育机构用对方法打动家长。
(三)自然流量
摈弃种种利诱、要挟手段,不睬违禁红线。在眸事“宝贝开课啦”小程序上,用户自主完成授权,不强制引导,用户自愿完成表单填写,完成课程认领。朋友圈转发也是用户自主意愿,没有反感度。
通过以上种种方式,眸事挖掘了一条可持续的、良性健康的基于微信生态的获客之路,持续为教育机构输出更多真实的教育用户数据,给予品牌更多为教育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机会。目前,眸事日均触达 30万+ 目标教育用户。
3、重新审视获客思路
目前来看依旧是一个在教育行业可以持续去做的事情,只是这个渠道和途径会在官方的监管下更加严格。教育机构应该以怎样的姿势迎战?拥抱变化,审慎前行或许是一种正确的态度。充分抓住靴子落地的空隙,做好整顿工作。与其苦心思虑如何打擦边球,不如重新审视自身获客思路,挖掘适合自身的新方向。
未来将何去何从?不少人认为未来营销都会聚焦在转化模型+营销产品设计+目标产品设定上。这一判断或许预示着一个“内容为王”时代的回归。这正是眸事基于微信生态布局正在走的一条路,也让眸事目前合作的教育机构获得了利好,大家已经看到明显的成效。眸事认为,教育机构完成这两件大事,则未来可期:一是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产品;二是与更多专业平台展开合作,以更合理合规的姿态拥抱微信。这也是教育行业未来破局的方向。教育机构是时候做出选择了!
最后
眸事作为垂直于教育行业的大数据精准招生平台,期待为教育机构的招生助力。点击“眸事获客”快来眸事通过在线获客模拟器看看您销售线索的单价预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