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忘忧社每天写500字
谁说年轻人一定要先安身,后立命----《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谁说年轻人一定要先安身,后立命----《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作者: 林书讲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18-01-22 22:14 被阅读17次

《拆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是a和b两个人,都是大学毕业留在北京,一个没买房,在单位附近租了房;一个买了五环外的房子,每天乘坐单位班车上下班,路上要用4个小时左右。

因为房子的问题,两人的月收入相同的情况下,压力却大不相同。

过了一段时间,a因为时间充裕,手头宽裕,用了相当的业余时间来提升自己,事业上上了台阶;而b因为还贷的经济压力和业余时间被路途耗时挤占等原因,只是守着本分做自己的事情。

五年后,与b相比,a的进步更呈几何式的跳跃,薪水是a的二倍不止,在买房就可以手到擒来了。

两人选择不同,结果高下立判。

我们从来都以为先安身,后立命。

但是这个迅猛发展的时代,确实越来越颠覆我们的认知,有一句很励志很暖心的话:房子是租的,生活不是。

我们太容易在安全感这个问题上,做出错误的选择。

过去我们觉得有房子才是在城市里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可以放置心灵和身体,否则就认为,人在漂泊。

是的,在我们奋斗的城市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确实是一种自己与这个城市建立亲密关系的最直接方式,是我们被这个城市接纳的最明显标识。

会有那么有一段时间,我们会安下心来,向这个城市里生活的人一样,享受房子带给我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然后和其他市民一样,抱怨堵车、污染、小区停水等等,像足了那种熟不拘礼的自己人。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仍难免有漂泊的感觉。

漂泊的感觉,是人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一种迷茫和无助的情绪。这种不确定包括工作、生活、情感、事业等等,究其实质,是看不到或者没有建立明确的方向和坚定的目标。

有房子不代表你愿意停步不前,不代表你可以比过他人,更不代表你的成功,尤其是像b这种举全家之力,全员负债供房的例子,更是如此,因为房子不仅带不来安全感,反而成为你前进的羁绊,房子的问题占据了你生活的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

这个时候你可能不会再有新的目标,因为精力实在分散不出来。

可是,有目标的人生是航程,没有目标的人生就是流浪。

本来是要用房子来获取安全感的,结果反而更觉得不安全了。

房子都只是生活的驿站,它本身并不会带给我们任何安全感,真正能给我们安全感的永远是那颗勇于奋斗的心和敢于前行的脚步。

相关文章

  • 谁说年轻人一定要先安身,后立命----《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拆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是a和b两个人,都是大学毕业留在北京,一个没买房,在单位附近租了房;一个买了五环外...

  • 复盘66 2018-03-26

    上班 阅读完《拆掉思维里的墙》 背单词 明日任务: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重新阅读《跃迁》书籍 ...

  • 我们拆墙也疯狂

    读后感小结之——拆掉思维里的墙 书名:《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百万经典版)》 作者:古典 出版社:北...

  • 《拆掉思维里的墙》

    拆掉思维里墙;拆掉思维里的墙;拆掉思维里的墙;拆掉思维里的墙………………。我的脑海中在使劲中的回忆,当初这本...

  • 好浓的一碗“鸡汤”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有两位朋友都给我推荐了古典的两本书,一本《跃迁》,另外一本《拆掉思维里的墙》,我都...

  •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古典老师《拆掉思维里的墙》这个标题很是形象,拆掉思维里的墙即拆掉思维定势、思维陷阱、条条框框。从小到大,我们生活在...

  • 先Why后How~《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书买了挺长时间了,但一直束之高阁。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内因起决定作用,但外因起加速作用。所以,当参加了线上读书活动...

  • 拆掉思维里的墙

    拆掉思维里的墙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是不断拆掉自己过往旧的思想和思维模式,拆掉思维里面的墙。 当你认识到思想是有墙...

  • 写给自己:解读自己的人生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禁锢在思维里的自我,半年前的我 01 铃!铃!铃……该死的闹钟催命似的闹腾着,我很不情愿...

  • 拆掉思维里的墙

    《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古典 今天读了《拆掉思维里的墙》,顾名思义,是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开启新的认知的一面。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说年轻人一定要先安身,后立命----《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vr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