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家庭聚会,二妹和母亲说起一件事,母亲带着戏谑的口气说:“唐先生(妹夫)未满18岁,年轻气盛,一不高兴就拍案而起。”事情原委是这样的,前几天早晨上班下楼开车,不成想有一部车把他的车给堵死了,没办法开出去,妹夫一急抓着钥匙的手在车子上拍了一下,车主下来看见引擎盖上有凹痕就责问他,妹夫很坦诚的承认了,结果硬被吵着赔维修费,无奈掏了500元了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97209/fef8ee3d00f4f354.jpg)
这件事她们责怪妹夫太冲动,不该扩大事态,把人家的车砸坏,堵车是日常小区难免的小事,邻里邻居相互理解,多多担待,和谐友好为上。
听了她们调侃说笑,我倒是来了情绪,就说了一句,这要是在国外,警察执法,喝令犯罪嫌疑人住手,面朝墙壁举起双手,如有不从,执意对抗,必然遭到制服,甚至开枪射击。二妹义正辞严的说:“哥,每个地方都不一样。”
我并不想说国外有多文明,也不想说谁的方式代表素质和进步,不必牵扯这么深远,但是,有一点很重要,这不应该绕过去,谁对谁错!?是最起码要分清楚的,至于解决问题的方式,选择适合自己国家的方法都无可指责。千万不可拿着“每个地方都不一样”而放任自流,这就很可怕,犯错的人不知错比知错不改还严重,不知错的人浑然不知自己是恶果的制造者,很可能不以为然继续我行我素,一犯再犯,终有一天酿成大错,那就悔之晚矣。
01
我记得几年前法国卢浮宫曾对外公布,宣称中国游客游览卢浮宫时,出现喧闹现象,和卢浮宫庄重的场合相违背,有人随地吐痰,带孩子的母亲让孩子随地大小便,景区不得不发出警示,如果发现上述现象,游客将遭到惩罚甚至拒之门外。
另一则消息是去年9月,“3名中国游客在瑞典被酒店报警驱离”事件,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酒店方没有房间了,游客不肯走,依然静坐要求解决住宿问题,结果酒店以滋扰正常经营为由报警,中国游客在劝离无效的情况下被强制驱离,游客身心遭受打击。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97209/e098e4fabeb79d54.jpg)
以上事件并不代表中国游客的主流形象,也不代表国外民众对中国游客的态度,实际上他们的想法刚好相反,中国游客受欢迎的程度超过了西方人。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等主流国家在中国节假日装饰中国龙和花灯,用喜庆的大红色作为主色调,都显示了“讨好”中国游客的心态。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强民富,富裕的中国人出国买买买的节奏,让经济陷入困顿的西方国家眼红心急,这是一块肥肉,谁都想吃一口。
所以,孔子学院,汉语学习热呈现悄然壮大之势,我在2016年去迪拜旅游的时候,在机场愕然听到熟悉的汉语:“你们好!欢迎你们!”还以为是接机的旅游公司导游,结果发现是机场工作人员,倍感亲切。类似的待遇发生在泰国、日本……这不难理解,我们是送上门的消费者,任谁都要盛情接待。
02
这几天我在香港、澳门游玩的经历,体会到一些真实的现象,行人刚到红绿灯路口,行驶中的车辆在临近斑马线的时候,依次减速缓慢停止,静静地等待行人通过。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97209/fec5096346e974d2.jpg)
就算在非十字路口的繁忙路段,由于行人如织,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车辆都会主动停下来,让行人优先通过,他们会静候最后一名行人的背影离去,才会轻轻的踩下油门缓缓而行。
这并非只有国外和中国香港、澳门独有的现象,大陆也同样有这样温馨的感受了。
我记得赣州是在去年开始执行行人优先通过无信号灯路口的规定,实行两个月之后,大部分路口都实现了行人安全贴心通行的状态,时至今年,行人再也不用心惊肉跳的穿越“火线”了。
03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远在春秋战国,孔子就主张恢复礼教,可见,礼仪和秩序一直是中国人秉持的理念。
唐朝,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最值得夸耀的自然是唐诗了。古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一个有钱还有闲的社会,它就会在文化艺术方面开创新纪元,《全唐诗》序中,谓全书共“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从中看出当时的盛况。
之后的宋朝,赵匡胤皇袍加身成为开国皇帝,由于忌惮于武官的效仿,宋朝杯酒释兵权,逐渐弱化武官的力量,另外由于赵匡胤得天下并非名正言顺,所以也就默认在言论方面开明的政策,于是宋朝的诗词曲都有巨大跨越,尤其是特色文体-宋词,洋洋大观、蓬勃浩荡。
不仅如此,宋瓷、宋画,宋朝建筑等等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现在日本箱根的建筑,明显就是宋朝文化的遗脉,可是在国内反而没落了。
这些曾经的文明制高点,都是在我们中国创造的,它代表着世界顶尖水平,无出其右。
04
五四运动发生反对古文之风,周作人等人都有著述表达反对言论,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鼓吹白话文学的“八不主义”:一不言之无物,二不摹仿古文法,三不讲求(拘泥)文法,四不作无病呻吟,五不用滥调套语,六不 用典,七不讲对仗,八不避俗字俚语。其后果是导致中国文化发生了断层。
接着是文化大革命时的各种运动,让人性产生扭曲,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基础打破,寻求自保的趋利避害行为愈演愈烈,现实逼迫,求生不易。
改革开放之后,这种思维依然保留在一些人的脑子里,人与人之间的选择以利益为上,商人之间和团体内部,利益成了最后的砝码。
05
市场经济政策占据主流之后,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中国人的勤劳世人皆知,劳动力自由的结果是个体经济的野蛮生长,邓小平的“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把整个中国的生产力都搅得沸腾起来,向来创造奇迹的中国人,再一次缔造了一个一个传奇。
但反面的暗流涌动,欺诈和无信从没有消失过,它在经济的大洪流中裹挟而来。
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类似担忧,好的一面是:中国的父母很重视孩子的教育,言传身教,鼓励孩子们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大量的家庭作业,孩子们作业做到晚上12点可能都无法完成,第二天6点半又要起床准备吃饭、上学。
担心的一面是:有些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存在隐忧,家长生怕孩子吃亏,指使孩子受到欺负时要以暴制暴地打回去,不能受气回家;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要抢“先”,抢“机会”,别让优势都给别人占了,如此种种。
06
世事向来都有两面性,什么都想占有,什么都不放过,最终是乌烟瘴气一团糟。这种风气,不仅自己不会得到满意的结果,还会打乱整体社会秩序和公正。
那些移民的中国人,据说是不满意国内的食品卫生、环境卫生、教育模式,还有少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不良办事作风令人失望。
但是,他们真的很想出国吗?我看未必,大凡不爱自己国家的人,就像不爱自己的母亲一样,这是令人费解的行为,在国内,语言沟通没有障碍,生活习惯同类,同族同宗,倍感亲切,还有从小到大的朋友亲人,这是情感的需要。
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可以预见,往前冲的势头是不可阻挡的,超越前方一个个暂时的领先者,最终成为世界第一的经济体不会太久。这不是预言,中国的民族性和历史的表现可以证明,它将是必然的结果。
07
说到这里,我要重提那句话,不要拿“这里是中国”说事,为什么我会发出这样的质疑?因为我相信,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古国,有历史的种子藏在国人的身体里,从现实上来讲,比如交通规则的禁酒令之下的良好秩序,国外旅游的中国人风貌的进步,以及科技的进步,华为的5G技术世界领先,这些成就并非是建立在长期扎实的基础之上得来的,而是异乎寻常的神速。
中国人的学习能力举世瞩目,有人戏谑的称之为“仿造能力”,不管如何评判,事实就是我们的发展速度像跨栏运动-跳跃式增长,这股潮流开始之后再也无法停止。
所以,我可以毫不夸张的预言:中国无需漫长等待,任何先进的科技和理念,还有人们的素质和观念,行为习惯进步,方方面面都不必担忧,也不必推迟,做好以下几方面,毫无障碍。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97209/810ae186b2ac399e.jpg)
一、来自民意调查出台的有效实施方案
二、严格有力的罚则广泛公示
三、给与制度合适的过渡时间
四、全面而且多种形式的宣传
五、对遵守制度的人进行奖励
六、必要的教育方式让制度深入民心
七、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管理方面融入制度思维
八、建立与制度配套的组织和体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