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本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刘言 | 非语”,是老刘每周偶得的商业思维碎片记录。原公众号每期15条,每周6晚更新。这里每期摘取10条,更多内容详见微信公众号liuyanbrand。
✎1.互联网新匠人:“匠人”这个词这两年又重新回暖,但是今天的行业匠人,不应该是简单的匠人重出江湖,就像新实体店不是重新开店一样。老匠人可能只懂生产,不懂销售和技术,新匠人应该有新的含义,应该懂得用互联网作为工具,再度考虑市场需求。
✎2.一家实现自我管理的企业:全世界最大的西红柿加工厂是美国的“晨星西红柿”公司。公司创始人Chris Rufer在1990年时刚进入加工行业,他把员工召集起来,商讨“我们想要成为怎样的公司?”最后,他们确立了三条原则:第一,人在能自己控制自己的生活时最幸福;第二,人能思考、充满活力、发挥创意、表达关怀;第三,最好的人类组织应该像志愿团体,没有外人管理,而是由参与者相互协调管理。晨星西红柿公司发展到现在,有400名专职员工和3000名兼职员工,公司利润增长很快,员工流失率非常低,创新能力还很高。这家公司到目前没有管理层、没有CEO,所有人都没有头衔,也无所谓升职。无论是生物学家、农场工人还是公司会计,所有人都对公司同样负责。员工的职责、绩效指标和工资都是自己和同事商量的,预算也是靠员工商量出来的,没有涉及金钱和地位的政治斗争,员工更加感到是对同事负责,而不是对老板负责。
✎3.授权管理不是把权力交给下属:尽管很多管理者主观上非常乐意授权,但最后还是发现行不通,授权了做不好事情,还得自己来。为什么呢?一个根本原因是这些管理者没有真正理解授权是授什么。授权一定要以完成特定任务为前提,被授权方一定由此要承担特定的责任。如果授权不是权力和责任一起给到下面,就会出现权力的泛滥和失控。事实上,很多人感受到授权之后的失控,不是授权造成的,而是没有责任造成的。
✎4.流失率太高和太低都不是好事:流失率太高意味着公司巨大的业绩损失。不断招聘新人花费十分巨大,招聘的过程花费大概是这名员工年薪的50%。另外,离职也会带来业绩的损失,其损失大概是这名员工年薪的30%到400%。而一个公司如果流失率太低,则代表公司对低绩效的容忍,允许绩效差的员工留在团队,损失的不仅是工资,还有本来应该获得的业绩。绩效差的员工通常更不愿离开,因为他可能找不到另一份工作。为了安全,他会想办法挤走绩效好的人,这样团队会越来越没有战斗力。
✎5.延伸目标:企业制定一些超过当前水平、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在商业上被叫做“延伸目标”。延伸目标一般会特别困难,也会特别新颖,需要颠覆,比如西南航空早期制定过一个延伸目标:把登机口的周转时间降到10分钟。由于当时普遍的标准是一个小时,所以这就是个特别困难的目标。如果想要让各个登机口的周转时间降到10分钟,西南航空的工作人员就要彻底改变工作方法。在这种压力下,西南航空的员工最终找到了方法,实现了目标。

✎6.公司的北极星指标:北极星指标一旦确立,就像北极星在天上的位置一样,不会变化,公司上下都要朝这个方向前进。这个指标要能体现出用户从你的产品或者服务中得到的真实价值。比如,公司把收益作为他们的北极星指标就不一定行,那是短期的效果,但如果活跃用户数作为北极星指标就会好一些。
✎7.复兴式颠覆:复兴式颠覆简单来说就是把曾经流行的老产品改进。比如说有轨电车,上世纪60到70年代的时候,很多城市都不再用它了,但是在现在的很多城市里,比如巴黎,又开始出现了有轨电车,因为大家发现它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绿色方案。 复兴式创新的一个典型商业案例,就是苹果的手机屏革命。当年乔布斯要推出iPhone和iPad两个产品时,需要为它们安装抗刮擦的玻璃,但是怎么都找不到。直到他们去了生产特殊玻璃和陶瓷材料的康宁公司,这才找到了他们想要的玻璃。而实际上呢,这种玻璃其实是康宁公司在半个世纪前发明的。当时康宁的工程师唐纳德·斯图基发明的微晶玻璃,是第一种具有超强抗冲击性和抗刮擦能力的陶瓷玻璃。之后的10年,康宁公司最后研制出了强度比其他品种高出15倍的玻璃。然而当时并没有人想要这种玻璃,所以康宁只好在1991年就停产了。
✎8.现在的线上与线下成本:线上的流量越来越贵,绑架了整个销售产业链的利润。现在一个电商的投放广告,如果有效点击成本是七八百元,那客单价可能才五六百元,每卖一单亏一单。淘宝上有800万个商家,赚钱的不到30万个,还不到4%。你这就能理解链家地产花了好几个亿做线上交易平台,但是还要雇人去站街。链家做了一个测算,他们在互联网上的每个有效点击成本大概是两百多块钱,而他们雇人站街发传单,有效进店成本只有几十块钱,是互联网的三分之一。
✎9.维持尽可能短的产品线:乔布斯复出之后,所做的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砍产品,让苹果的产品只需要一张桌子就摆得下。现在虽然苹果也适度扩张了产品线,但仍然很精简,一张大点的桌子也放得下。与之对比,大多数公司都无法摆脱通过扩张产品品类来增加收益的诱惑。
✎10.厌恶损失的一个应用:这一行为经济学的原理的意思是,一旦拥有了某样东西,你就非常不想失去。免费试用、限时免费之类的营销手段,都是利用这一点。商家往往是先给一些免费的甜头,等正式收费时,一部分免费用户就会因为厌恶损失,变成付费用户,为它们继续买单。
本文由“刘言非语”发布 2015年5月16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