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一本书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作者: 江涛99 | 来源:发表于2018-09-03 00:53 被阅读4次

    (这是5月31日做的1-1拆书过级,迟来的拆书内容现在发出来)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江涛,名字比较偏男性化,所以大家可以叫我涛姐,也可以叫我的英文名Nancy。这样显得我比较有女人味。非常开心能在拆书帮认识大家。首先,请允许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我自己。第一个标签:财经畅销书策划出版人。刚刚在中信出版社策划出版的《时间的玫瑰:但斌投资札记》正在京东网预售,现在已经是投资类畅销书榜单第一名。第二个标签:新媒体创业者。主要是财经投资教育领域,在微信公众号、腾讯视频、喜马拉雅电台等平台都有“乐趣投资”的账号,希望让投资的乐趣更多一点。第三个标签:一个15岁女孩的妈妈。女儿今年就要中考,明天就是她的最后一个儿童节,下周一就要正式入团了。

    接下来,我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拆书和拆书帮。“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拆”不是“拆散”,而是“拆解”,将知识进行转化和内化,强调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强调将知识与学习者的经验关联,并规划出具体的运用,最终能够“拆为己用”,通过拆书来提升自己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拆书法按照不同的应用场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个人学习的便签读书法,一种是组织学习的现场学习法。

    拆书法的核心方法是RIA,也叫便签读书法,这是三个英文首字母的简称。R是reading阅读环节,要阅读原文拆页;I是Interpretation讲解引导环节,拆书家对原文片段的理解,以及现场对学习者的引导;A是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环节,有三种做法:A1激活学习者经验,指向历史、A2催化学习者应用,指向未来、A3促动学习者现场演练,强调当下演练。

    现场学习法就是像我们今天这样的学习形式,有一位拆书家进行现场引导,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在拆书学习活动中,拆书家并不一定是特别权威的专家,他只是一个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拆书帮是赵周老师基于拆书法创立的一个公益组织,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在全国各地已经有60多个分舵,包括南宁。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接下来让我现场演示如何来拆书这个过程,如何将学习到的知识学以致用。请小伙伴用两分钟时间一起来阅读今天的拆页,阅读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我一下。

    说到读书,其实是存在若干标准的,有时走马观花就算读过了,有时则会读得很出神,记住每句话每个字。关键在于从中吸收了多少内容,这些内容又是什么样的。

    是否能把书的内容向别人说清楚,是衡量标准之一。比如针对一本书,就能像大学讲义那样花一个多小时解说,就证明吸收程度非常高。

    然而,要读到这种程度,需要相应的花费大量时间,而且只要不是大学老师发表成果的机会就很少。在这种情况下,标准不妨设定的再宽松些,比如是否能把书的内容用一两分钟时间向别人说清楚。总之应该围绕要旨来说明。

    或许内容能在脑中积淀下来,但若找不到机会将其调取出来,那就跟塞在书架里最里面从没有读过没什么区别。这样一来,阅读所用的时间和劳力就白白浪费了。既然如此,倒不如从一开始就以一两分钟讲清楚其内容为前提,然后再开始阅读。

    此外,还可以从一开始就假定好要诉说的对象,例如,“我要把这段话讲给某某听”、“我们肯定会对这段话深感共鸣”、“这部分应该建议某某读一读”,像这样想象具体场景,读书的兴致就会愈发高涨。我在读到搞笑的地方,就会标记我原创的爆笑符号,再特意把这部分推荐给别人。

    哪怕身边没有合适的工具,也不妨碍输出,只要在博客、twitter等社交工具上稍微写写就行了。

    《深阅读:“输出”使书成为自身血肉》P110

    我一直属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者类型,虽然家有藏书近千册,可是对于大多数的图书要么束之高阁,要么随手翻阅之后,又放回原处。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次拿起的时候,依然“仿若初见”。

    今年年初,认识到自己需要加强输出能力之后,开始有意识地要求自己读过一本书后,一定要写下对这本书的总结,哪怕只有一段文字也好,至少也证明这本书被自己“读过”。

    前不久,为了系统地提升自己对青少年财商教育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来到书架前,一本由中信出版社出版、黄色封面、书名为《孩子啊,你将会是有钱人》的图书吸引了我。亮黄色的封面上写着“风靡欧洲,青少年和父母争相阅读的理财畅销书”、“关于金钱与人生的首部亲子理财图书!”,宣传语非常诱惑人。

    这本2009年出版的书,很早就被我翻阅过,但我除了知道这是一个法国金融投资家写给儿子的书之外,里面的内容几乎没有印象。于是重新拿起来,163页的书很快被我看完,并写下了一段评论:

    法国金融家为儿子规划未来道路的一本书,2005年在法国出版,2009年在中国出版。书中讲述的事实距离现在都比较久远,包括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在书中还是将来时。

    整本书基本上以父子之间的对话为主,可以沉淀下来的内容不多,对于国内的读者来说参考价值不大。书中提到的成功人士具备的特质:努力、专注、热情、终身学习也没有特别多的新意,随手翻一遍就好,不值得作为藏书。

    然后发在豆瓣上,这也成为我发表在豆瓣上的第一条书评,并给这本书打了三星。我又在豆瓣上看了一下这本书的打分,果然评价不高,总体只有7分。

    这虽然是一次小小的输出,却让我体会到,阅读一本书之前就将自己定位为“输出者”“分享者”的角色,而且读完之后再加以总结到底有多重要。至少以后再次见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证明自己“读”过,而且这本书还被我“打入冷宫”。

    不过,对照斋藤孝的《深阅读》中的片段,我发现自己虽然初步有了输出的意识,但是在输出方法上还是有改进之处,比如“一开始就假定好要诉说的对象”,在很短的时间内讲清楚“书中的哪些内容值得吸收”等。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计划这样去行动:

    1、在3天之内,以一两分钟将《孩子啊,你将是有钱人》的内容讲清楚为前提,想象我即将参加一个亲子财商交流沙龙,面对的是一群希望提升孩子财商能力、更好地掌握未来财富的父母,告诉他们在这本书中,父子对话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有什么内容值得吸收,并且如何可以应用到孩子财商的教育上。

    2、重新写下对这本书的书评后发在豆瓣上,至少内容比当前的评论信息更丰富、评价更可客观。

    3、以后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一开始就将自己定位为“老师”、“分享者”这类输出者的角色,抱着“教是最好的学”的态度,以是否能用一两分钟将书中的内容向别人说清楚为标准,让自己被证明真正“读”过的书越来越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懂一本书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bv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