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时候,老师向我们反映过一个问题――卜儿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我原先是这样想的,那是因为他聪明。脑子好的人一般学习快,在比别人短的时间内学会,之后的反复练习,他觉得没意思,当然就不愿意再炼,因为每次回家问他学过的内容,他都能流利地回答上来,这说明上课时他还是在听讲的。
孩子还小,我们并不提倡把孩子逼得太严,毕竟玩耍才是他这个年纪最应该做的事。于是我们只是建议老师严格要求就行了,并没有过多担心。
今年是他幼儿园的最后一年,明年就要上小学了,每天留的作业并不多,也很简单,但我们也开始重视起来,每天陪他把当天的作业写完。这时才发现,情况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
他主要的表现,就是在写作业的时候坐不住,假如汉字需要写两行,写完一行他必定要先喝个水、吃个东西或者要上厕所,完了再写剩下的一行,几乎不会一次性写完。给他只报了一个兴趣班――钢琴,钢琴练习的时候也是一样,一首简短的曲子弹一遍,就要跑去摸一把玩具,喊叫她几遍,才回来再练习,或者练着练着就开始玩,乱弹琴。也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
也曾想过他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首先考虑遗传,也就是先天因素。年龄越小的孩子,越能发现遗传基因的强大。其实我跟他是一样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在一个地方,尤其是不太感兴趣的地方,一个微小的变化都能分散我的注意力,过于简单的事情和过于难得事情,我都会在心理上产生拒绝,不愿持续钻研。我的孩子,自然随我。
其次考虑学习环境。环境是后天因素中最重要的,学习就要有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这是大家所共识。他的学习环境比我小时候强多了,要独立空间有独立空间,要桌子有登子,要凳子有桌子,太亮有窗帘,太暗有灯,只要说学习、写作业,立马关掉一切声源。只是有一个问题,学习场所不固定,要么在客厅的小桌子上、要么在沙发帮子上、要么在小卧室的书桌上,想在哪儿写字就在哪儿写。这或许是另外一个问题所在,没有固定的学习场所,让本身严肃的一件事显得很随意,孩子当然重视不起来。
再次考虑他的学习习惯,当然也包括他周围的人在他学习的时候的习惯。一方面媳妇工作比我忙,根本没时间管,我的下班时间也基本不固定,啥时候下班吃完饭,啥时候才叫他过来写作业。所以,他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来完成当天的作业,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练习弹钢琴,有时候等我回家,就该哄他睡觉了,时间过晚,孩子困了,注意力自然难以集中。另一方面,总觉得忙了工作,给她陪伴和关心不够,于是在写作业、练习钢琴,他妈妈总会建议给他喝点水、给他把鞋穿上、给他吃个水果,其实这样,让他不分心都难。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就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知识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
一个人的注意力在哪儿,他的世界就在哪儿,注意力是所有学习的第一步,是一切能力的基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学习强度的增大,注意力势必会成为影响学习的重大因素。
昨天,我刻意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关于注意力的问题,心理学认为,大脑工作是一个区域兴奋,其他区域休息,如果控制无序,其他区域也兴奋,学习、工作时就会走神、浮躁。上课不能注意听讲,写作业慢,做事不专心等等情况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引起的。如果孩子逐渐养成了这种不良习惯,长期下去要想再扭转,会越来越困难。
心理学还说,14岁以前是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关键时段,年龄越小,习惯越容易养成。先天的东西咱左右不了,后天发生什么,主要看今天。
蒙特梭利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注意力都是被大人分散的,过于噪杂的环境,突然以正当理由打断孩子,强迫而不是引导孩子做一些我们认为好,孩子却不喜欢的事,等等。
首先,当孩子专心做某件事的时候,除非是涉及安全,不要自做聪明地以任何理由打断他。比如喝水、吃水果,早一会儿、晚一会儿,并不会对他的健康产生丝毫影响。正如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的那样:“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
其次是养成好习惯。孩子毕竟是孩子,缺乏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就要求大人参与,给予一个好的引导和规范。比如规定了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那么这个规矩就不要因为大人的一些琐事而轻易更改。习惯成自然,孩子在这个时段自然就进入了状态。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全情陪伴,尤其是孩子还在幼儿阶段,父母的陪伴更有安全感,孩子心情更愉悦,在安全愉悦的环境里,学习、玩耍,自然更加情愿和投入。
网上还有很多锻炼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和游戏,其实都不必,只要你愿意花更多的时间陪着他,愿意用更多的心思引导他,你就会发现,这时你能做的,只是静静地看着他,默默欣赏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