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历史

作者: 祎祎者 | 来源:发表于2020-05-25 20:06 被阅读0次

这几天在读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我好像从新认识了历史一般,历史课本中的人物、事件在先生笔下都变得生动有趣。

林则徐家喻户晓的英雄,在当时的年代主张剿夷,那时的他是多么自信,他虽然以前没有办过“夷务”,但他对外国人说:“本大臣家居闽海,于外夷一切伎俩,早皆深悉其详。”

在其初上任之时,英国只当是想是一个普通的官僚,只要价钱谈好那么一切好说。殊不知林则徐并非此类人。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到了二月初十,外人尚不肯交烟,林则徐就下命令,断绝广州出海的交通,派兵把十三行围起来,把行里的中国人都撤出,然后禁止一切的出入。换句话说,林则徐把十三行作了外国人的监牢,并且不许人卖粮食给他们。

这次禁烟也给了英国人攻打清王朝的借口,他们早就看不惯这个固步自封的王朝,林则徐在战争之初是非常有信心的他在给道光的奏折中写到:“已到的鸦片,既已销毁,但是以后还可以来。他要彻底禁绝,方法就是要外商人人出具甘结,以后不做鸦片买卖。这个义律不答应,于是双方又起冲突了。林自觉极有把握,他说,英国的战斗力亦不过如此,英国人“腿足缠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

这是一个为了国家利益主张剿夷的林则徐,但这并不是真实的他。

到了广州以后,他买洋炮,翻译外国刊物,把材料整理以后给魏源,最后由魏源整理在《海国图志》里面。他意识到了清王朝的落后,他知道应该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但是在当时他并没有发声。

正如书中最后写到的:

他总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林文忠无疑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他尚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别人更不必说了。士大夫阶级既不服输,他们当然不主张改革。

如果之前说对林则徐的认识那么只能是虎门销烟、是民族的英雄,对他的认识是片面的,那么如今更加全面的了解林则徐以后,他依然是我心中那个英雄。

我看到有很多人说,心中的林则徐破灭了,我并不能认同,他并没有和琦善等人一样卖国,他爱着自己的国家,并且保护着自己的国家。

相关文章

  • 再读历史

    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这些话语时刻提醒着我们历史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读历史呢?一方面是让自己懂得更多,了解更多,...

  • 再读历史

    这几天在读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我好像从新认识了历史一般,历史课本中的人物、事件在先生笔下都变得生动有趣。 ...

  • 再读《历史的面孔》

    在几周前,我便读完了这本书,当时只分散地写了两篇小记,今天再读一遍,把整本书梳理下(选择其中几位)。 略去我们熟悉...

  • 那梅,那莲,那光阴

    那梅,那莲,那光阴 ——再读《西洲曲》 南北朝,一部战乱纷纷的神秘历史,...

  • 从《天问》中知道的很少有人知道的事

    请问从题目上看,是屈原对天之问,包含宇宙的生成,有很多神话传说,但里面也有很多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今天再读此文,发...

  • 《人类简史》:人类命运的归宿是哲学

    《人类简史》并不是一部通俗意义上的历史书,在其大火的风潮过后再读这本书,发现其能风行于全球的原因实质是: 借着历史...

  • 读《中国大历史》

    “学书未成先习剑,用剑无功再读书”。黄仁宇先生这样说,由这两句话来看,历史有何实用之处,或者说历史为何重要;读史而...

  • 读历史的好处

    常常读历史可以让我们对生活有另一番理解。比如明朝那些事儿,再读一遍感受不同。

  • 12/09先秦小记·群星璀璨

    关于春秋时期的历史已经写过两篇小记了。 一篇是关于春秋五霸的争议,今天再读春秋历史故事,发现搭配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地...

  • 秦孝公与卫鞅之间的信任,何人能及

    每次读完一本书,再读下一本的时候,都会选择关于历史的一些书籍,总觉得自己对历史一无所知,又或者读过的书知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历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eu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