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选自施耐庵《水浒传》的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本篇写了杨志一行人押送生辰纲,晁盖为首的梁山好汉智取生辰纲。本文用了明、暗两条线索,两条线索交织展开故事情节,揭示了护送和智取双方的矛盾冲突,也为人物性格塑造和发展服务,更好地表现了主题。
本册的名著阅读是《水浒传》,学生也正读有关杨志的情节,有助于对本课的理解。如何设计这一课,把这两条线索串起来呢?
我反复读本篇小说,希望能找出些设计灵感。最后,我决定用“智”展开,就是“一字立骨”法。
一、感知文章,梳理情节
我从题目入手“智取生辰纲”,让学生概括“智取生辰纲”的情节,用“人物十内容”的方法概括。本小说有“智取生辰纲”的情节,还有什么情节,学生会概括出“杨志押送生辰纲,并产生内部矛盾”的情节。本篇小说有两大情节,这两个情节也是本篇小说的两条线索。一条明线,一条暗线。
二、探求“智”
我们再看“智取生辰纲”的情节,关键体现在哪个字上,“智”,那晁盖、吴用等人的智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们在文中找,他们会找出时间选的好,地点选的妙还有他们之间的互相配合,还会找出他们利用杨志等人的矛盾,还有他们的计谋高,这些引导学生在文中慢慢找出来。在分析计谋高时学生会说到“吴用巧放蒙汗药”的句子,让学生分析吴用的人物形象,还有卖酒的白胜,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白胜的演技高。梁山好汉用天时、地利、人和劫取了生辰纲。
那押送生辰纲的杨志有“智”吗?这个问题一出就会引起学生的争议,有的说:“有智。”有的说:“没有智。”“谁说的对呢,在文中找答案。”学生在文中找出杨志在押送时进行了乔装打扮,还改了行路的时间,精心选了路线,这都说明杨志有“智”,杨志的“智”也体现了他的精明。
三、分析杨志的内部矛盾
如此精明的杨志怎么就失败了呢?学生会答出杨志打军士,学生把问题引向了内部矛盾。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杨志打军士的句子,从杨志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中可以看出他暴躁蛮横、急功近利。从他打军士句子和军士们的态度,学生可以分析出他们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
“杨志为何急功近利呢?”引导学生联系杨志的身世与失陷花石岗和杨志卖刀等情节理解。“杨志是杨家将后代,一心想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但失陷花石岗被高俅赶出,流落在汴京城。没有盘缠,只好将祖传宝刀拿到集市上去卖,遇到泼皮牛二,要杨志验宝刀如何杀人不见血,实想抢夺宝刀。在争执中,杨志怒杀泼皮牛二,并去官府自首。杨志被刺配到北京大名府。在大名府被梁中书看中,让杨志与军中副将比武,杨志获胜,升做提辖。梁中书就派杨志押送生辰纲。”让几名学生说有关杨志的情节,学生理解了自然就明白了杨志的急功近利,因为能成功押送生辰纲就可以封得一官半职。
“押送队伍中还有两个虞候和老都管,他们对杨志的做法是什么态度?”让学生找出有关虞候和老都管的句子,通过分析得知在梁中书的府上他们都比杨志的地位高,他们对杨志的做法也是不满。
可见杨志与军士和虞候、老都管都有矛盾,导致人心不和,这些矛盾也促使了押送生辰纲的失败。
四、探究主题
“内部矛盾是导致生辰纲押送失败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原因了吗?”
经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回答出几种原因。1、不善于沟通,不听取旁人的意见,2、老都管在军中威信高,不借用老都管在军中的威信。3、不团结。
“还有原因吗?”有学生就答出:“生辰纲是搜刮百姓的不义之财”。“这才是生辰纲失劫的根本原因。搜刮百姓的终归要回到百姓身上,不义之财要受到正义的评判。这就叫?”“官逼民反。”
五、结构设计巧妙
“在说杨志押送生辰纲时,杨志一行乔装打扮,有名学生就提出了“梁山好汉如何识破了?”这个问题。”“在写杨志押送生辰纲时,为什么没写梁山好汉如何识破、跟踪、密谋的呢?”经过学生思考。
有学生就回答:“是设置悬念,如果说出来就没意思了。”
“答案在哪?”
“在最后。”
“最后一段揭示真相,叫补叙。”“可见施耐庵对于情节的结构设计巧妙,层层悬念吸引着读者的阅读兴趣。”
《智取生辰纲》一文较长,学习本文需让学生先梳理《水浒传》里有关杨志的情节,了解了杨志的人生经历,再读此篇就容易理解了。学名著单篇,学单篇应串起整部名著,而不能管中窥豹。
这篇小说,我领着学生学得意趣盎然,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大开,提出了意想不到的有意思的问题,有惊喜、有争论、有思索、有流畅的情节复述。学生学习了知识,我提高了教学设计能力。在课堂中,我们都有不同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