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陶不言~
今天是我持续写作的第74/100天,
记录时间日志的第5/21天!
为什么总是觉得还没做什么事一天就结束了?
这是因为我们的时间都被黑洞吞噬了。
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时间黑洞呢?
当然是记录时间日志。
通过时间日志,我们可以提升对时间的掌控力,让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更高。
可是如果想要做好时间管理,仅仅记录时间日志是不够的。
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说时间管理有3个步骤:
记录时间;
管理时间;
统一安排时间。
记录时间日志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要管理时间。
就像做菜。
要想把菜做好,我们首先要梳理一下家里有哪些菜,然后确定菜谱,再根据菜谱对蔬菜进行筛选,最后才是做菜。
时间日志就是原料。
接下来,我们要根据这些原料找到时间黑洞,也就是被我们浪费掉的时间。
这些被浪费的时间有2种:一是自己的时间;二是别人的时间。
四象限法则把事情分为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四个部分。
自己的时间被浪费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我们把时间用在不重要但紧急和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上了。
而我们浪费别人的时间是因为我们错误地判断了一件事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把对自己重要的事情安排给别人做,然而对别人来说,这件事可能没那么重要。
所以,我们可以把时间日志上记录的每一件事问问自己它属于四象限的哪个象限?
这些事情是不是一定要做?做的话对我们有没有什么意义?如果不做的话对我们有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呢?
如果不做这件事,我们也没啥损失的话,那就及时止损。
连续记录4天时间日志之后,我找到了自己浪费时间的活动:追剧和刷视频。这是我之前没有意识到的。我一直觉得,自己只是在空闲时间追剧,没想到一天的追剧时间超过3个小时。
现在,当我追剧的时候,我会给自己定一个停止追剧的时间。比如,40min后必须放下手机。
总之,时间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践行各个步骤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时间利用率会偷偷提高了。
这是我0707的时间日志;
![](https://img.haomeiwen.com/i8752475/a64054bc59c38252.jpg)
激情退去了不少,不像一开始的时候记录的那么频繁。但是因为工作内容比较简单,没有多线程的工作,所以时候补记的时候难度不是很大。如果是做的事情比较琐碎,可能我就会放弃记录了。一个习惯的养成真的比较难。现在可能正处在倦怠期,希望能有一个正反馈激励自己坚持下去。
以上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都看到这儿了,还不关注一下嘛,我每天都更新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