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精进
(一)心理学学习
知识点1:
强迫性重复指人们会主动重复过去一些情景,不断体验其中的一些感受。
我们会强迫性重复一些坏的体验,也会重复好的体验。每当重复这些体验时,一个相关的神经回路就会被加深。
在强迫性重复的过程中,我们获得新的可能,可以疗愈原初的创伤。这就是轮回的意义。
有了对过去经验的觉知,重复才有意义。
【感悟】
上节课讲到了人生的脚本,和这节课说到的轮回。人生的脚本可以通过有意义的轮回来实现。
我们现在的一切都烙印着我们过去的痕迹,我们不断重复自己过去的体验,这种体验就是一种轮回。我们常常说原生家庭对个人的影响,长大后的我们就是对小时候的轮回。如果你得到了幸福,就是重复幸福;如果你学会信任,你就重复信任;如果你得到痛苦,你就重复痛苦。这种轮回也是自我实现预言的作用。我们需要觉知自己过去的经验,通过有意义的重复实现自己的人生脚本。
知识点2:
1、我们的人生就是在给自己写自传,怎么样认识并改变自己的自传?
第一,设想自己的墓志铭。
第二,认识你记忆中最早、最深的事件或细节。关注你的情绪情感,以及在这件事中发出的心念,这些都是你生命的隐喻。
第三,完整地观察对你来说重要的一段生命事件,可以是一段关系或事业,回想它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尾,尾声,以及你在其中的感受和心念。
第四,意识和头脑层面构不成心念,心念是由潜意识和身体层面引起的,它是图像式的。
【感悟】
第一点:设想自己的墓志铭,这一项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以终为始是一样的。这是一种极限的想法,把自己的生活推至极限,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在周日的小组效能会议中,cc也提到了“如何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的做法:给自己一段超过两小时的时间,挑一个密闭空间,准备多张A4纸和一支笔,在密闭无干扰的连续时间里,写出“我想做什么”的答案,想到什么写什么,不停地写,写到最后你能找到那个最能触动你心灵的事,那个让你泪流满面的事。
第二点:回想自己记忆最深刻的三件事,自己回顾事件的具体细节以及当时的情绪感受,我们能看到这件事情中观察到心念,和我们现在的处事行为和想法息息相关。
第三点:完整地观察一段生命事件,比如一段恋情,如果不去觉知这段恋情的始终,我们的下一段恋情就是上一段的轮回。在觉知中,看看我们是如何被吸引的,中间的相处过程,矛盾点,以及为何分手,关注自己当时的感受,我们就能看到自己在恋情中的之前忽略的点,觉知到了才能做出改变,才能真正改变人生的脚本,而不是一直轮回陷入死循环。
第四点:心念是潜意识层面的,所以不易察觉,需要自己努力去解读。
2、生命的隐喻需要自己去解读,解读方法:
“四念柱”的方法。精细地觉察自己的身、念和心的变化,以中正、不带评判的态度,如实如是地观察。
知识点3:
对心理学第一章进行总结梳理:
关于“命运”
(1)自我实现的预言:命运常常是我们内在力量演化的结果。由于人类的自恋机制,为了证明我是对的,我们会朝着这句话所表达的方向推进,最后这句话就变成了现实。
(2)权威期待:本来你认为命运是外在因素的结果,现在知道命运是自我期待的结果,而自我期待常常是内化了“权威期待”以后的结果。而最大的权威期待是父母。
(3)打赢你的内在比赛:用身体和潜意识的自我去放松地专注一件事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最好是,我们对自己既没有积极期待,也没有消极期待,即不表扬也不批评,头脑只是分析认识事物,而不去评价好坏对错。
前几节课的逻辑:不断破掉前一层概念的结果。
外在命运概念被破掉,看到内在力量决定命运;自我期待被破掉,看到权威期待的力量;积极期待和消极期待被破掉,看到放空头脑,身心合一的力量……
自恋尽管生出各种问题,但它却是推动我们变卓越的根本动力。
人类并非一定要用高峰体验去获得成就,而是就凭着“我是对”、“我比你强”的这种自恋和竞争,就可以变得出类拔萃。
(4)读懂你的人生脚本:自我期待,权威期待,自恋性竞争,身心合一的体验……这些复杂的人性力量,形成了你的人生脚本。
我们以为自己是一往无前的,其实我们是按照一个人人生脚本去不断轮回,不断“强迫性重复”。
(二)股票学习
利用筹码理论,查看主力是否在场,主力逐渐撤离时要小心。
股票课程落下了2节课,需要快点补上,下周将这门课程列为第一重要事项。
(三)晨读私塾《少有人走的路》
1.问题和痛苦
人生苦难重重
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
自律的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2.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
3.子不教,谁之过
没有自律原则作为后盾的管教,不会起到任何积极作用。
要让孩子养成推迟满足感的习惯,就必须让他们学会自律。要让他们学会自律,对安全感产生信任,不仅需要父母真心投入,还需要父母表里如一的爱和持之以恒的照顾。
3.解决问题的时机:
许多人都没有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知识、社交、心理方面的问题,不愿花时间来应对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虽然解决问题能给他带来满足感,不想推迟满足感。
另一种人:希望问题自行消失,同样是不愿推迟满足感的心理。
问题拖得越久,越是积重难返,解决起来更加艰难。
4.承担责任
逃避责任的人认为问题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别人或者其它外界因素造成,指望别人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承担责任才会使心智获得成熟。
5.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症
神经官能症为自己强加责任,认为错在自己。
人格失调症则不愿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归咎于旁人。
6.逃避自由:为了躲开责任带来的痛苦,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权利,实则是在逃避自由。
7.忠于事实
8.移情:过时的地图
抱着残缺的人生地图不放,与现实时间处处脱节。
9.迎接挑战:只有接受挑战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慰,心灵才能获得治愈和成长。
人们不仅对别人撒谎,也会对自己撒谎。由于对别人撒谎违背自己的良知,会遭到良心的谴责,这会是我们感到痛苦,所以为了逃避痛苦,人们便会对自己撒谎。
10.隐瞒真相
黑色谎言:彻头彻尾地撒谎。
白色谎言:本身或许能反映事实,却有意隐瞒大部分真相。
怎么做不违背忠于事实的自律精神呢?
首先,不要说假话,避免黑色谎言。
其次,除非是迫不得已,或者出于重大道德因素的考虑,否则,不说出全部真相等于撒谎。
第三,不因个人自私自利的欲望,将部分真相隐瞒下来。
第四,只有在对对方确有好处的情况下,才有选择地隐瞒部分真相。
第五,尽可能忠实地评估对方的需求。只有以爱为出发点,才能做出恰当的评判和选择。
第六,评估的要领在于,对方能否借助我们提供的事实获得心灵成长。
最后,我们通常会低估而不是高估别人运用事实使心灵获得成长的能力。
11.保持平衡
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
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是“放弃”。
12.抑郁的价值:需要放弃“我是正常的”这一自我认知。
13.放弃与新生
“兼容并包”意味着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稳定,又要放弃自我以腾出空间,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实现自我平衡。
二、日常碎碎念
1、上周日晚上和玉姐一起去海宝市场吃海鲜,吃这件事真是要适可而止,由于当天晚上吃太多海鲜,居然过敏了。简直不敢相信我这种从小吃海鲜长大的居然会过敏,看来就算是自己平时习以为常的事也不可掉以轻心,吃饭、做事情要讲究平衡,不可过于贪多。
2、自从开始政策申报之后,我的电话就经常响个不停,一开始的几个电话我的态度还是很友善,但是接多了之后就开始不耐烦,到后面一听到电话响就不想接。这种易怒烦躁的情绪持续了一段时间,我被情绪所操控。
这周在读《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的“承担责任”这一部分,里面说到:“我们必须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相当多的人在逃避问题,认为问题的出现不是我的错,而是别人的缘故。
我烦躁接电话这个状态,也是认为别人打电话给我是错的,而没有想到自己的问题。后面静心想想,其实我身在此岗,就是要做服务企业的工作,这是我的职责,我凭什么烦躁企业的咨询呢?除非我是要离职了,但是就算是要离职,在这岗位上呆一天也要做好一天的工作。
心态改变之后,我后面对企业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不再抱怨,而能心平气和地和他们交流。
三、下周计划
1.股票课程4课
2.心理学课程5课
3.晨读私塾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