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加入了精读营
收到精读营通知的时候就开始期待,说实话,我并不相信自己不能完成打卡任务,不过对于能把任务完成得多漂亮,我心里是没底的。
我给自己的挑战是拿行动力爆棚勋章,如今十天的打卡结束,虽然输出的内容质量一般,我还是可以傲娇的说,我每天都在中午十二点前完成了当天的打卡。
我到现在还是坚信,我是因为选了一本优秀的书所以才进了一个优秀的班级。虽说是专业潜水,一排一班的神话却是早有耳闻了。
自己吹下的牛,打脸总不好看。硬着头皮,我坚决不能让自己拖后腿。
5月13日第一天打卡,起床,码字,录音,一气呵成。不久前还发着高烧昏睡了两天的人,终于又打上鸡血了。
5月16日上海看展,脑子里一直在思考录音怎么办。不得已在展会上找了厕所录的音,我自己根本没有勇气重新听。
5月18日,前一天晚上玩嗨了,醒来已经八点多,妥妥的做了一上午的焦虑症患者。
5月20日到杭州考试,如果不能在早上七点前完成打卡,我绝对没有可能在十二点前完成任务。打卡成了起床之后最紧急的事。
早起的习惯已经维持了三个月,虽然闹钟是六点的,生物钟却总能在五点左右唤醒自己。过去是这样,如果醒来想想没什么事就睡回笼觉,这几天不一样,醒了立马起床,直到完成当天的打卡才如释重负。
二、我的收获
前不久,我意识到自己偏执地钻了差不多十年的牛角尖。当我终于发现这一点时,我遇见了《优秀到不能被忽视》。
看到书名的时候,我是不屑的。优秀不应该以别人的眼光作为衡量标准,这才是我的观点。
没有因为书名而拒绝阅读这本书可以算是我今年到目前为止做的比较明智的一个决定,书的内容给了我很多启发。当我处于现阶段的迷惑中时,这本书正好是我所需要的。
我偏执地跟我的短板对抗了将近十年,最近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都忽视了长板。我知道所谓的命中注定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我也会顺其自然,而在顺其自然的过程中,我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执念,我称之为坚持。
事实上,坚持是我为数不多的优点之一。有些人会因为坚持了却看不到成效转而放弃坚持,我对于坚持所能带来的改变却是一直都深信不疑。坚持做任何事,我相信改变一定在未来的不远处等着我,它也许会与我的期待不符,但它绝对不会告诉我一直以来所做的努力是无效的。
就像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这个优点的弊端在于一旦我认准了什么,我是会一条道走到黑的。某一天当我突然停下来回顾之前所走的路,愕然发现,我可能在某一个自己都没注意到的三叉路口,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方向。
我并不会太纠结于现在转向是否还来的及,对我而言,现阶段更重要的是慎重的考虑方向,而一旦方向确定,接下去就只剩坚持。
总结一下,其实这一点既是收获,也是我日后需要不断提醒自己的,埋头走路的时候,别忘了抬头看看方向,当然,停下来欣赏沿途的风景也很有必要。
三、刻意练习
我曾经一度以为自己有受虐倾向,因为我实在太喜欢去尝试做一些自己或别人认为很难做到的事。
我的脑袋里经常会有两种声音,一旦其中一个声音认为做成某件事太难了,另一个声音就会带着一股子倔劲认为这件事非做成不可。
完成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其过程必然是要自己和自己作斗争的。尽管这个过程有时会让人不适,但每一次触及自己极限时的疼痛感和每一次有所突破后的喜悦感,两者都会让人上瘾。
好在我的精神状态还算健康,没有将这种尝试用于自残。美剧里有时能看到一些受过精神创伤的人,自残的时候会露出诡异的笑容,事实上我能理解那种感觉,所以才一度怀疑自己有受虐倾向。
看到关于刻意练习的章节时,我释怀了,哈哈哈,原来我没病。
结语
以往我很少会看像《优秀到不能被忽视》这样的书,可能是我自己在跌跌撞撞的过程中也总结了一些技巧,对于这类书一开始我会有点抗拒。
针对目前越来越多的网络课程,尤其是那种牛人帮你看书,告诉你书中精华的课,我也有类似的抗拒心理。我会觉得那始终是别人的解读,自己看或许会有别的理解和感悟。
如今我还是会排斥类似的网课,哪怕自己的速度像蜗牛一样,一直爬,会有爬到金字塔顶的一天,哪怕终其一生也无法到达塔顶,至少还能回首看到自己的轨迹。
书不一样,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书里的内容有些可以用来实践,有些则可以用来完善自己原来略显蹩脚的方法论。
善用像刻意练习这样的方法,既能让自己少走弯路,也能让走过的每一步更加踏实。
网友评论
加油↖(^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