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减压管理篇之二:不花钱动起来

减压管理篇之二:不花钱动起来

作者: Melety | 来源:发表于2019-06-28 15:41 被阅读0次

    减压管理在生理上自然是建议大家动起来,这里会先澄清一个关于动起来的误区,再给出更有效的动起来建议。

    一、自然地动,比运动更减压

    一说动起来,很多人可能马上想到的是运动,跑马拉松、上健身房,全世界都在跟你说要运动减压。

    这话对,也不对。

    为什么对?

    运动对你的健康,对你的脑力发挥、发展,你的身材,你的自信,你的行动的敏捷性,甚至人际关系,的确都有莫大的帮助,运动使男士能更阳刚,令女生身材更苗条精神更饱满。

    现代神经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运动促进大脑分泌 “内啡肽”,这是一种镇静、止痛的氨基酸,它能调节体温、心血管功能和呼吸。

    “内啡肽”也常常被称作“feel-good”,是一种促进“幸福感”的氨基酸。

    运动也被现代科学称为“动态的冥想、打坐”,运动期间你的脑子常常会忘掉焦虑、不快、紧张的事情,之后脑子可以更好地启动、专注、信心十足地工作。

    对于现代男女,运动应该都是不可缺少的,这是一个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的事情。

    但怎么又不对呢?

    你可能也注意到了,现代社会,运动正在变得越来越仪式感和专门化、专业化,甚至精英化。

    一说运动,很多人马上就想到,要买运动服,要买跑步机,要办健身卡,要请教练。把运动搞得跟追求业绩一样,一定要如何的高达标,一定要专业器材,一定要在微信运动排行榜名列前茅,一定要集齐多少个马拉松。

    只是,这样子的“高标准”“高层次”,“完美巅峰”式的追求运动,或许你的运动水平是很高了,但是你可能还会因此需要一个单独的压力管理教练, 你的压力管理也会需要另找门路。

    这样的运动,不是减压,而是办公室奋斗、搏击的延续。很多人因此只能持续说三五天,也就不奇怪了。

    想要减轻压力感,这个动,需要另外两种类型的动,一个是天然的动,另一个“动”,是动手做事情。

    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各种设施越来越发达,已经到了几乎所有的需求都可以被提供的程度。

    不单单是可以以车代步,甚至在很多大城市,服务不仅能送上门来,还有服务完毕,再给你送回来的。

    就连吃饭,这种以前一定要自己走出去的事情,也正在大面积被外卖代替,给你直接送上门来了。但人,却因此失去了很大一块减压的机会。

    现代的人,越是工作繁忙,工作重要,时间紧,尤其是做高科技的人,不要说运动,连起码的动,起码的起身、走动都越来越少!

    很多上班族的实际生活,很多的人是不运动的,连最自然的、最基本的走动都没有。现代办公室的椅子,大多数都是有轮子的。一个办公室的同事,需要交流一个什么事情,大家都是滑来滑去,或者在微信上说,连起身都不起。

    工作有业绩,有的公司给你加薪、升值,或者搬一个更高级的办公室。甚至有的所谓高级,就是奖励给你,一个个人的卫生间,就套在你的办公室里头,你连走到过道的另外一头上洗手间的机会都没有了!

    我们现在有这么一说:坐着不动,就是另一种吸烟。苹果的老总Tim Cook刚刚说过,坐着是另一种癌症。

    我们有工作就一定会有压力。不动的话,压力就会沉淀、积累在身体之内,运动的一个作用就是出汗,而汗可以把压力激素给排除出去。顺便说一下,哭也可以。

    在你雄心勃勃去运动之前,其实如果可以走一点回头路,多走动,利用这个动,来达到管理压力的目的,其实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甚至不需要额外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

    二、5个行动方案,帮你动起来

    我们可以这样尝试动起来:

    1. 少坐车,多走路。

    在可能的时候,不赶时间,不刮大风,不下大雨,不下大雪,不是热得要让你融化的时候,就少坐车,多走路。

    遇到交通拥挤,那就试试提前一公里、半公里下车。走路的时候,走得急一点,好像你要迟到了一样,这样才能达到运动心血管的效果。

    2. 多走楼梯少坐电梯。

    你的办公室在21层?那每天先提前两层下来走如何?慢慢发展到走六层?每天爬六层楼非常好。

    3. 能站起来做的事情,就不要坐着做。

    跟同事沟通,可以去会议室,也可以去咖啡厅拿杯咖啡,走过去,走回来。或者不喝咖啡,就在走廊里兜圈子,大楼之间安静的空地上边走边谈。

    4. 能就远,不就近。

    在办公室,在家里,走动要就远,不要就近。去洗手间都可以换一个楼,换一层楼,拿一杯水,可以去别的部门,这里具体做法因人而异,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脑洞大开的去做。

    这样不但动了,还可以多一点见别人的机会,打个招呼,聊两句,休息一下大脑,人际关系好,也能减轻你的压力感。

    5. 把智能手表之类的可穿戴设备,哪怕就是微信里的运动记录功能打开。

    让自己看到每天单单是走路的积累,都有成就感,这些正面反馈会鼓励你自然地多活动。

    这几种方案,一不用上健身房,二不用请教练,很简单,很容易,不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投入,只要你有意识地动,自然地动起来就好了。

    补充分享一个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动起来方式:跑步、行禅。

    无论身体或者心理觉得疲惫,我都用这招,屡试不爽。我遵守的几个注意点:1、尽量不在室内运动,多数去到室外,空气更新鲜,动作更舒展自由,附近的公园、河边,实在不济小区内部也可以。2、跑步时不是为了逃避身体的感受而去听有情节的故事,甚至也不必听音乐,只是用自己的五感(眼耳鼻舌身)去感受,尤其是关注身体各个部位的酸、痛、紧、疲劳等,和这些感觉在一起,不排斥,看着这些感受来来去去,这既是一种禅意内观,也是一种对身体的陪伴。3、注意呼吸,保持呼吸的节奏,不要放纵急促的呼吸,深长的呼吸对身体的供氧更有利,也更加不容易疲劳。4、坚持。坚持带给自己的不单单是身体健康的回报,更有自我肯定的心理激励。

    三、日常生活多动手,用成果获得缓压奖励

    说完了多活动,多走动,我再来说说第二个动,多动手。

    在中国生活日趋便捷,打扫卫生有小时工,带孩子有保姆,吃饭可以叫外卖,你只需要动动手指通过手机付账就好了。

    我们中国文化中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一旦经济情况好转,就恨不得马上把所有要动手的事交给别人。好像这是成功的标志。

    这样的生活方式,很舒服,但也因此,使你失掉很多可以自然地缓解压力的机会。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己动手的乐趣和重要性。自己动手做美食,整理房间,种植花草,培养一点需要动手的爱好,往往这些乐意动手的人不是没钱,而是感受到了自己动手的好处。

    人的压力,其中一个来源,就是辛苦工作了而收效不高,所以觉得“两手空空”。

    为什么动手做事能解压?

    1. 因为动手,会产生成果。

    做过家务的人,做过菜的人都知道,这些劳动一定是会有成果的。我们做这些事的时候,大脑会很忠实地发放多巴胺给我们,以示奖励。多巴胺之所以可以缓解压力,就是因为它的奖励功能。

    多巴胺很公平,你创了一百万的利润你有多巴胺得,你做了一顿好吃又好看的饭,也照得不误。所以,一个人没有拿到一百万的压力,很可以被做出一顿好饭好菜的多巴胺给缓解一下。

    2. 这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好办法。

    在生活中出现大问题的时候,人不可避免地一个心理上的反应是“无力、无助”,甚至是束手无策。

    科学家普查身陷困境中的人,无论男女都报告说动手做点什么,比方做手工,不单单给了他们“目的感”,也让他们减低了“无能为力”,减低只能“坐等”的焦虑和抑郁的感觉。

    3. 这是另一种禅修方式

    如今已经有相当多的认知科学的研究表明,做手工,比如织毛衣、拼拼图、做木工、手工叠纸、画画、烘焙糕点等等,自己专心致志地动手做事情的时候,脑电波的模式,甚至是类似于瑜伽和禅修的。

    你也不用花钱专门跑到印度去禅修,在你家的厨房里、院子里一样能禅修。所以,具体做什么不重要,随便选个你喜欢的 ,但一定要真实地动手。

    但是,我要提醒你,敲字、打键盘可不能算“动手”。

    如果你是在跟好友写信,或许能算,但如果这个时候敲键盘,跟你工作有关,认知联想太近,多半达不到休息、散心的目的。

    那么打游戏呢?不好意思,我得告诉你,不算。

    打电脑游戏虽然因为可以升级也会有“成就感”,但因为你是被聪明的游戏设计者 “牵着鼻子跑”,组团以战胜对手为目标,抢城夺地,虽然英雄神武, 但跟动手来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来什么东西不一样,你无法蒙蔽你聪明的大脑。

    话说回来,这一点上,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琴棋书画”是多么的超前啊!

    古人说这些东西怡情养性,翻译成我的话就是动手做事情,做东西,创造,缓解压力。古人压力没我们现在大,可他们缓解压力的手段比我们好多了!

    我们要破除那种一说运动就想着进健身房,一起身就要做多少分钟有氧运动的执念,尽量多走动,多活动,多动手,这是更自然,更容易坚持的解压办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减压管理篇之二:不花钱动起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qe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