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盗不止,残贼公行

作者: 图图1513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08:21 被阅读23次

清代学者袁枚在他的笔记小品《子不语》里记述了一个关于盗贼的故事。有个小偷,大白天去一大户人家偷画,卷画正要出门,遇到主人回家。小偷赶紧举起手中的画轴磕头行礼,还说这是家传的宝贝,想拿到老爷这里换米吃。主人一看他那个穷酸样,手一挥让他赶紧滚,结果回到堂屋才发现,挂在中堂的那副名画不见了。

不得不说,这小偷够机灵的。不过想想,但凡小偷,非得机灵不可,否则没得饭吃。就是说骗子群体的日益发展壮大,得益于我们这些善良的普通人的贪欲泛滥。现在人们常常抱怨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事实是骗子就是抖机灵,玩小聪明,就是要抓住人们贪占便宜的心理,故意设置情景,让人上套。

先给你点好处,有时甚至是强行给你点好处,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在于给人好处的人从中获取了更大的好处。这一点我们善良的普通人并不知道,也懒得去想,只会被眼前的这点蝇头小利所诱引,只知道眼前有免费的午餐,天上掉下来一个大馅饼。于是奔走呼号,蜂拥而上。骗子的机会就在这热闹非凡中诞生了。

街头经常有这样的场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有一个人站在高处,手里拿着几样东西挥舞着,嘴里不停地吆喝,他的身边围着一群人,都在争抢他手里的东西。抢的人在想不抢白不抢,兜售东西的人想总有一些人上钩。哈哈,各有各的如意算盘。骗子就在这如意全盘的噼里啪啦声中如鱼得水,生生不息。

今天人们知道骗子不仅存活于生活的犄角旮旯,他甚至已经堂而皇之,登堂入室了。骗子如果是民间野生的,他还在单打独斗,其危害不至于太大,倘若这骗子是官府专门豢养的,组团出场,其迷惑性更大,危害也会无穷大。骗子如果成立托拉斯,开连锁店,垄断一切营生,还有我们普通人的活路吗?

为什么会出现“大盗不止,残贼公行”的场面?不能怨别人,只能怨我们自己格局不够,眼界不够!自我管控的能力不强,眼里只有便宜可占,心里只有不劳而获,满脑子是坐享其成。就是这样的心理才促生了盗贼的野蛮生长。个人贪小便宜,损失的只是个人,官府贪便宜,那这坑就挖大了。

如果人人都不想占便宜,不想走捷径,不想不劳而获,那么无论这骗子是野生的还是官养的,其生活都会难以为继。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我相信,这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美丽幻想,因为人类进化到今天,无论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贪婪这个梗从来没有在人这个物种里消泯过,有时它甚至会愈加蓬勃发展,不可遏抑。

相关文章

  • 大盗不止,残贼公行

    清代学者袁枚在他的笔记小品《子不语》里记述了一个关于盗贼的故事。有个小偷,大白天去一大户人家偷画,卷画正要出门,遇...

  • 故事·大盗不止

    村子里的人都得了一种怪病 生病的人皮肤会奇痒无比,让人忍不住去抓挠,就算皮开肉绽也不会停止,最终因流血过多而死。 ...

  • 庄子

    1.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出自庄子《胠箧》。原文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原意指,为善之果反而可能方便恶人行恶。 2...

  • 一位才女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一位年轻才女在视频中引用“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吐槽现如今的人心世道,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出...

  •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不到十岁的时候,就接触了先秦诸子,有幸在那个只注重“教育”而不注重“素质”的时代抛开世俗的偏见进行广泛的阅读是一...

  •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落在孔孟之地圣人之乡,晚风习习,凉意绵绵,入秋的天格外触目惊心,是一粒绽破的豌豆荚儿,裸露给人们的是神奇和喜悦,它...

  •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最近,公司10位同事因为“不诚信”而被开除公司,是怎样的不诚信行为呢?是这样的,他们的工作本质上是推广运营某款AP...

  •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社会契约论

  •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中午去超市买东西,排在前面的是一个戴着耳机、头发很整齐的男人。收银员接过他要的东西,然后说:“19块8,先生”。那...

  •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一) 把拥有分辨能力的成年人变成白痴,像机器一样接受指令,这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听过训狗术吗?再凶恶的狗,经过训...

网友评论

  • 图图1513:老人被骗,骗子手段无比高明,老人被骗得心服口服,这就是残贼公行的最好注角。
  • 娟娟新月:好文👍👍👍

本文标题:大盗不止,残贼公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yw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