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小红书上看采耳视频,那种观看时的满满治愈感席卷全身。
这几天耳朵实在是痒痒得不行,中午休息时,找了一家点评还不错的采耳馆。
一身汉服的95后菇凉接待了我。
她来自四川成都一旁的小城市,我好奇为何千里迢迢来到上海,而不是去成都?
如今有个梗,中国最适合生活养老的城市就是成都。
她说:我不喜欢,节奏太慢了,上海节奏快,收入也高。
我好奇:那消费也高呀!
服务性行业多的是流动人口,和他们交谈,是很容易捕捉到城市发展信息,而这些信息,作为居住地人是无法感受和体会的。
她说:做我们这一行是包住宿的,伙食费一天25元,所以只要不胡吃海喝,是很容易存下钱的。
我做的项目是采耳+头部按摩,70分钟268元,通常的行情是服务员30%的提成,那么一担生意就是近80元。
她知道我是本土上海人后,问了很多关于老上海的奇闻异事。
话题又转到她,我问她有啥打算,她说要买房子。
我原先以为她会回老家,结果她说了个城市让我吃一惊,她选择去镇江,原因是行情没有那么高,同时没有对外来人员购房的限制。
她是独女,我又好奇父母是否会自助。
她一口回绝,我不要他们的钱,不然就要被他们的意见左右了,我要靠自己的力量。
那一刻,我很佩服这个95后菇凉,很简单的人生目标,就是想去发达城市看看,就想留在这片土地上,那怕有点距离都可以,最起码离我的梦想近了一步。
只要留意,身边那些看上去不起眼的人们,反而有着简单而执着的人生目标。
或许,这就是上海能成为上海的理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