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现在的家长特别容易“教育焦虑”。
比如说,你看到同事家的女儿去学跳舞了。于是,你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也把孩子送去学跳舞。
事实上,女儿并不喜欢舞蹈,但是你听别人说,跳舞的人有气质偏要女儿去学。
相信此类现象生活中并不少见,盲目跟风是很多家长的通病。
安妮特在《不平等的童年》中提到,中产阶级的孩子斯泰西从小学就开始练体操,12岁时由于身高惊人,不适应体操的训练。
继而转向了篮球运动,之前的体能训练更让他的篮球技术突飞猛进。最终,斯泰西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州冠军。
另外,妈妈也一直监督着他的学习情况,斯泰西也争气成绩都是保持在中上游。哥伦比亚大学的篮球教练向斯泰西发出邀请,最终他被歌伦比亚大学录取。
毋庸置疑,优秀的斯泰西的未来必然是前程似锦。可见,因材施教,才是适合孩子最好的教育方法。
但是生活中,却有很多人中途干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坚持下来。
比如说,表姐家的儿子小明从小文科特别好,但是他的理科不太好。高二分科的时候,小明想选择文科。
但表姐夫的理念是,学好数理化,出来才能找到好工作,一个男孩子学文科没前途。
就这样,没什么主见的小明听从了父母的安排选择了理科。哪知道他越学越吃力,最终考上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
讲真,人有的时候总是被外界的一些言论裹挟着往前走,导致自己丢失了初心干着自己并不欢喜的工作。
由此可见,教育孩子,切忌“剑走偏锋”,“因材施教”,才是遵循自然规律的不二法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