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意恩仇的李敖先生走了,关心的人仿佛并不多。相较于前几天霍金离世的刷屏,甚至可以说是落寞了。我想,假使李敖还能说话,他该要跳起脚来骂那些看不懂《时间简史》却假装和霍金“很熟”,但不肯读一读李敖著作的所谓文学青年们!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2651/6785f15c9faa0157.jpg)
朋友问,你少年时代读了许多李敖的书,他辞世,你竟然连条说说也不发吗?我说,作为读者,李敖的离开,不过意味着我们再也读不到他那些计划著述而来不及问世的书了。然而,当音乐响起,由李敖填词,刘文正演唱的这首《忘了我是谁》萦绕耳边时。我终于还是决定放下手中的其它工作,记两笔。
读李敖已是十年前的旧事了,彼时所寓目之文史书籍,无非温良恭俭让。完全不知道还有一种李敖哲学叫做——我就是要骂回去。初读李敖,限于阅历与学力,并不尽理解他的金刚怒目。不明白为什么古今中外他想骂的人和事那样多?可是,竟也从他书中的字里行间懵懂地领会到了自由之精神与独立之人格。
“鲁迅很厉害吗?我觉得他的《中国小说史略》还不错,若论白话文写作,他根本不如我!梁实秋、余光中这些文学家,和我没有可比性!古今中外多少经典都是臭狗屎,英雄名流实多沽名钓誉之徒……”
如果单单只是擅长骂战,也就和今天的“网络喷子”无两异了。李敖的厉害之处在于读书之多,知识之广博。臧否人物,他从来有所依据。换言之,李敖骂人一向是有理有据的。所以,被骂者虽然恨他,也不得不点头称是。
不过真正脱离了观摩骂人的“低级阅读趣味”,开始认真读李敖,还是在发现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之后。岳飞精忠报国而被秦桧等奸人所害的一段历史,为人熟知。各类史书对秦桧陷害忠良的记载也如出一辙,说旁人问秦桧岳飞何罪之有?答曰:“莫须有。”历史书上对“莫须有”的解释是:秦桧只手遮天,尽管找不出岳飞的什么罪名,仍然将其处死。我们都确信无疑,而李敖不信。为什么不信呢?因为,秦桧是状元出身,说不出如此莽撞无理没大脑的话。因为,岳飞战功赫赫,无罪处死,不可塞天下悠悠之口。所以,李敖查阅相关史料,论证出“莫须有”其实原本是宋元时期的一句口语,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等一等”。还原出当时的真实情状应该是:旁人问秦桧岳飞他犯了什么罪?秦桧回答说,你等一等。以此推断,等一等之后必定还有一些话来历数岳飞的罪过。唯其如此,这一段历史才合情合理。李敖书中,诸如此类考证往往令人叹服。
文人的可爱一是文采风流,一是敢说敢做。李敖二者兼而有之。有人对李敖的文采风流持怀疑态度,那他一定没有读过《北京法源寺》,这部早在2000年就曾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顺便提一句,《北京法源寺》写于李敖坐牢期间,但小说读来文采开阔、气节壮丽。可以想见作者身陷囹圄的无畏精神。
正是这种无畏养成了那个两度因言获罪,坐了六年零二个月牢,甫一出狱,随即召开记者招待会,发表《天下没有白坐的牢》的李敖。正是这种无畏让我们记住了那个穿着红夹克、戴着黑墨镜、举着催泪瓦斯,演绎嬉笑怒骂的李敖。
战士谢幕,江湖已远。李敖永远是充满争议的,有人爱他,有人恨他。有人捧他为大师,有人骂他是毒瘤。如果你要问我十年前为何读李敖,我也说不清为什么,就是喜欢!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2651/7f10954607ffd2f6.jpg)
网友评论